陆毅

最新好看的“陆毅”的搜索结果推荐

已完结

唐山大地震

主演: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陈瑾,陆毅,王子文,杨立新,张国强,张子枫,张家俊
简介: "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如敢洗稿,势必全网追究到底) 文|诸神的恩宠 提起《唐山大地震》,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冯小刚的那部电影。但其实,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冯小刚版《唐山大地震》只是其中之一。 在众多的该题材作品中,纪实文学作品《唐山大地震》最为特别。这本书的作者钱钢,曾亲自参与大地震的救灾工作。震后第八年后,他以记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写出了这本书。 " 俗话说眼见为实,相比其他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作品,这本书更真实记录大地震事件的始末。书中,钱钢通过对数十位幸存者的采访,把读者拉回到灾区现场,还原了地震前前后后的真相。更可贵的是,书中,钱钢还从全人类的角度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做了深刻反思。这些反思,即便放到今天,也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发。 《唐山大地震》最早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连载。1986年,钱钢将文字汇集成书出版发行,该书曾荣获1986年全国十大畅销书奖、1987年金钥匙奖。 " 01直击唐山大地震现场,23秒可以彻底摧毁一座城市 20世纪70年代,唐山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产值占全国总gdp的1%。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唐山有三宝:开滦煤矿、火力发电站和唐山瓷器。然而谁也没料到,一夜之间,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就成为一片废墟了。 "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在短短23秒内,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整个华北都在剧烈震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唐山,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睁眼,就已经被埋进了地下。 当时,23岁的钱钢参与了救援工作,他用手里的笔,真实记录下了当时的一切。地震幸存者中,有农民、工人、护士、干部等,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谈了让他们永生难忘的惊魂时刻。 地震发生时,火车调度员宋宝根正在值夜班。他亲眼看到地面下陷,火车卡在铁轨里,车厢东摇西晃;锅炉工张俊清也在值夜班,他看到所有仪表上的数字都不对了,报警器开始鸣响,锅炉里沸水向外喷涌。 " 一时间,所有人都呆住了!短短23秒后,整个唐山的学校、医院、职工宿舍楼、马路……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死尸遍布大街小巷,惨状不忍直视。 7月28日,北京救援人员乘飞机率先抵达唐山。十几个小时后,河北省领导干部也先后到达唐山。下午4点,搭载矿山救护队的五架飞机顺利抵达唐山。 众所周知,地震是由地壳剧烈运动引起的。地震过后,有3600万立方米储水量的陡河水库被严重毁坏,随时有决堤危险。在水库附近驻扎的士兵们,昼夜不停地抢险,终于保住了大坝。 " 开滦煤矿有数万名钻井工被困井下,震后的24小时内,大部分工人都被安全营救出来。上世纪70年代,科技水平并不发达,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这么快完成救援任务,真是个奇迹! 地震是名副其实的群灾之首。权威数据表明,仅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就高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致死总人数的58%,每次地震的平均经济损失达几十亿美元。 唐山大地震中,有24万人死亡,16万伤残,数百万人不同程度受伤。有经济学家评估,这场地震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有100亿。 " 02大灾面前见人品,人性的美与丑对比鲜明 灾难是考验人性的镜子。地震发生后,有人暴露出人性之丑,有人尽显人性之美。 震后一周内,由于各类物资短缺,唐山发生了多起疯抢事件。救灾物资刚送到,灾民们就一拥而上疯抢。有人还涌入半塌的百货商店,见什么,抢什么。 " 8月3日,唐山抢劫风潮达到了顶点。人们撬保险柜,抢粮油店,无所不作。有个人专扒死人手腕上的表,一共扒了37块。当他准备再次扒表时,被人当场抓住,大家围起来,暴揍了他一顿。 短短几天,公安局抓获的犯罪分子多达1800人。显然,抢劫风潮再不遏制,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恐慌。随后,唐山市发出《第一号通令》,严禁抢劫,违者法办,还规定所有哄抢物资,必须原物归还。后来,大多数参与抢劫的人,都退回了物资。 疯抢物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然而在灾害面前,大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是团结和奉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地震发生后,全国迅速展开了救援工作。这其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抢险的士兵们日夜兼程赶往唐山救援,连饭都顾不上吃,有三个士兵饿晕在途中;唐山派一辆卡车载着伤员去玉田县医治,等到达玉田县时,人们才发现,那位卡车司机是个重伤员。当时,他满头是血,肠子外翻。刚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死在了方向盘上。 " 全国有200多个医疗队,1万多名医护人员奔赴唐山救援。由于唐山本地医院已经饱和,没法再接收更多伤员,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大批伤员被送往全国各地救治。与此同时,粮食、蔬菜、肉等各种物资,也从四面八方不断输送到唐山。 大灾面前,就连唐山看守所里的犯人们也主动请缨,请求去救人。教官当众宣布纪律,告诉他们到外面只许救人,不许逃跑。随后,犯人们被编成了三组,奔赴前线救人。黑夜降临时,所有犯人全部归队,没有一个人逃跑。 地震过后,有人丑态百出,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坚守善良。当生存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人性之善终将战胜人性之恶。 " 03幸存者的诉说,珍惜当下才不负生命 作为救援队的成员,钱钢有机会采访了数十位幸存者,拿到了大量一手资料。 地震过后,陈俊华夫妇被埋在地下。陈俊华折腾了两天三夜,也没找到出口。就在他们恹恹一息之际,7月30号下午6点钟,营救人员发现了他们,并成功将他们救出。 " 医学研究表明,在断水断食的情况下,人的生命极限是七天。46岁的卢桂兰却打破了这个记录。在无水无粮的情况下,卢桂兰在地下活了13天,创造了人类生命史上的奇迹。卢桂兰说,刚被埋到地下的时候,她被压得透不过气来,直喊救命。后来,渴了她就喝尿。饿了她就吃土。8月9日下午,当被营救出来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祖国万岁! 地震发生后,整个唐山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大地震摧毁了3000多个家庭,遗留下大批孤儿。这些孤儿纷纷被他们父母的单位、邻居和福利机构收养。 书中,钱钢讲了张家五姐弟的故事。五姐弟的父母在地震中双双遇难,五姐弟中,年龄最大的是16岁的张凤敏,最小的是8岁的孪生姐弟张凤琪和张学军。地震后第二天,五姐弟都住上了简易房,吃上了救济粮,。 地震八年后,钱钢去唐山再度看望这五姐弟。此时,老大张凤敏刚从部队复原;老二、老三和老四都成为工人;五弟张学军成了军人。尽管小时候那段悲惨经历让姐弟五人遭受了不少磨难,但五姐弟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且都各有所成,实属难得。 " 张家五姐弟是唐山大地震孤儿的一个缩影。普通人在经历大地震后,都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典型的特征为:情绪沮丧、过度敏感,失眠焦虑等。唐山大地震发生在七十年代,当时我们的心理健康知识还不够普及,所以心理疏导工作基本被忽略了。不过,也许正是这种混沌的状态,反而让许多人来不及悲伤,就赶紧重返生活的正轨了。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地震所带来的伤痛被渐渐抚平。经历过这场生死劫难后,每一位幸存者都学会了珍惜当下。他们知道世事无常,唯有活在当下,才不负生命的给予。 " 04地震工作者,满腹委屈却无怨无悔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压力最大的是地震局的工作者。短短的23秒,让他们从神坛跌入谷底,还成了民族的罪人。 唐山大地震之前,地震局备受老百姓爱戴。原因是,1975年2月4日,地震局预报辽宁海城即将发生地震,一百多万人紧急撤离。两个半小时之后,海城果然发生了7.3级大地震。这次地震后,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地震专家纷纷来到中国学习经验。美国记者还将这次预报称为“科学的奇迹”。 " 从那以后,地震工作者被老百姓捧上了天。他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热烈欢迎。然而,唐山大地震成了一道分水岭,地震过后,地震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遭受到许多攻击和谩骂。 唐山人把满腔怨愤,都发泄在地震工作者身上。领救济粮时,一听是地震局的,售货员立刻拉长脸说没粮;地震局预报组组长受了重伤,被抬到医院。伤员们一听他是地震局的,都骂他还有脸活着。当时,唐山地震局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众矢之的。 大地震带来的恐慌情绪迅速在各地蔓延开来,各省地震局频频发出地震预报。为躲避地震,有17个省市的4亿人露宿户外。讽刺的是,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地震却并没有发生。 " 1986年,钱钢拜访了国家地震局前局长刘英勇。这位70多岁老人告诉钱钢,地震后这十年来,他每一天都在愧疚中度过,每晚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客观地说,唐山大地震的发生,不能全怪地震工作者。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唐山大地震前,人们巴不得地震局明天就能掌握预测地震的方法。可是直到21世纪,人类尚且不能完全预测地震,更何况是四十多年前呢。事实证明,不尊重科学,一味冒进蛮干,最终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05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要有敬畏之心 唐山大地震是全人类的悲剧,它提醒我们: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哪怕科技再先进,我们也要尊重地球母亲。 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科技水平实现了突飞猛进:1969年,美国人成功登月;2012年,中国“蛟龙”号潜水器深潜7020米,刷新了世界记录。诸如此类的科技成果还有许多,然而,我们对地震的认知却少之又少。 " 书中,钱钢抛给我们一个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科技与大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从洪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在和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搏斗。多数情况下,人类看似获得了胜利,而实际上,我们却输得一败涂地。 比如,我们胡乱开垦,导致土地沙化;砍伐森林,引发温室效应;大力发展工业,却不做防污处理,致使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种下的所有恶因,最后,大自然都加倍返还到了人类身上。 人类和大自然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和谐共处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学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必修课。 到了21世纪,人类看似已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可实际上,人类不过是宇宙间的微尘。有人说:“一个人的死亡是悲剧,100万人的死亡,只是个数据。”然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唯有保持高度警觉,提高防灾意识,增强救灾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 每一场灾难,都是一次考验,每一场灾难,都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唯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同胞。 《唐山大地震》写于三十多年前,但现在来看,仍能感受那种悲痛之情。今年疫情期间,能读到这本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短短两个月里,我国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程度地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目前,全国各行业都在逐渐恢复生产,一切正在回归正轨。不仅如此,我国还给其他国家提供救援人员,帮助别国抗击疫情。中国的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大国的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赞扬。 " 从1976年到2020年,44年间,我国的防灾抗灾抗疫能力已经获得巨大的进步,这是国家之幸,更是人民之幸。目前,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失,但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中国,加油!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资深互联网人,多平台签约作者。热爱读书、思考、写作,被朋友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郑重申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陈瑾,..
已完结

线人

主演:谢霆锋,张家辉,桂纶镁,廖启智,陆毅
简介: " 彼得叶茨的1973年的这部作为百大经典悬疑片的《线人》一点也不刺激和诡异。相反,整个的调性居然是带有些深重的禅意,你会觉得这是个发生在深秋的故事,当然有悬而未知的谜团,但总体上情节的推进是平铺直叙的,主要人物两两的对话,为叙事的发展埋下线索。最后主人公艾迪的被杀,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却也是在情理之内。 影片的英文名字直译过来应该是“艾迪科伊的朋友们”,但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老混混艾迪做黑道牵线搭桥生意的上下游人脉以及和他常打交道的警察而已,所以称作是“线人”其实更加独到,一边艾迪为了给自己脱罪卖情报给警察,一边又不能断了自己的财路,而他能够交心的那位酒保朋友实际又是警察的线人。 " " 整部影片的结构布局和人物表现实际上是一个从安排精密的、自信的、有把握的基调逐渐下滑到不知所措的、慌张的、松散的状态,同时带动黑白势力角逐的力量转变。导演用平行剪辑表现上游的买卖枪支到下游抢劫银行的几桩不法事件,前期艾迪在其中作为中间人还带有游刃有余的傲慢,一直持续到艾迪跟警察的第一次对话。这个对话的场景非常经典,导演首先用长镜头表现两人的汇合,寒暄后移位换为景深镜头,并同时保持三分法构图。进而是两人的半身近景镜头,表明双方的谈话开始切入正题,然后是对切镜头展示警匪之间的讨价还价,最后镜头伴随人物移动,并在后期保持在平行构图的状态下,这时彼此尚有利可图。因为将被检察长起诉,艾迪需要卖给警察点情报来让他在检察长面前美言几句,但这警察可并不满足于艾迪“朝阳群众”似的消息,艾迪倒是跟抢劫银行案有关,但是他不能说,只能把倒卖枪支的小混混给卖了。 警察当然抓了倒卖枪支的小混混,但是“作为对等”,他也只是给检察长打了个电话,简单地说明艾迪有提供线索的用处,根本没有艾迪期待的“挽救”式的保护。他们第二次的对话后,艾迪开始表现出失望和慌张,第三次的对话则是在警察抓了抢劫团伙之后,这也正是艾迪准备供出的最大筹码,但显然已经无济于事。 最后酒吧的定调,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艾迪接下来的被害,从平稳克制、成竹在胸到底线逐渐失守,与其说这是一部悬疑警匪片,倒不如说是一个遭遇中年危机混子的哀歌。 影片中并没有直接表现到底是谁出卖了艾迪,也没有交代警察是怎么抓到抢劫团伙的,除了艾迪,谁都有嫌疑,但也有可能是艾迪自己在前往头目家中领钱的路上遭到了跟踪。艾迪用皮毛小利作为交换让警察为他美言是错误的一棋,之后暴露行踪也很草率,一个中年混混老套又不带有诚意的做事方式让警察们早就不耐烦了吧。抢劫团伙被抓捕,艾迪也自然免不了危险。 不得不说,《线人》中抢劫团伙的打扮应该算是电影史上最整洁考究的了吧,包括他们指导人质配合抢劫银行的设计,和精心地把监控器贴上封条,算是高度精细化流程。案发时候的特写镜头也没有什么面部表情,只能通过整体氛围感受到隐匿的克制和紧张感。其实警匪悬疑片并非都得是粗野和热血的,也可以聪明、体面、含蓄的表现,《线人》就是这样的一部好片。 " "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掠影简记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谢霆锋,张家辉,桂纶镁,廖启智,陆..
已完结

少年包青天2

主演:陆毅,任泉,释小龙,范冰冰
简介:在第二部里,包拯(陆毅 饰)已经褪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涩和冲动,而成了稳重有担待的县城父母官,偏安一隅为民请命。这天收到皇上急召回京,查办收受贿赂贪污的官员接连连续死亡的案件。少年包青天再次出动,而沿路上在各个案件里遇见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日后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大名鼎鼎的包公身边的护卫人物。公孙策(任泉 饰)已然拜服在包拯的聪明才智下,甘愿辅佐他办案。这次遇见的姑娘的是惯偷小蜻蜓(范冰冰 饰),活泼捣蛋的她一直身份神秘,直到案件去到大画家冯止水事件,大家才明白小蜻蜓的身世悲惨:收养她的义父自小视他如己出,为她亲笔作画《牡丹亭上的少女》,内藏一秘密。后来失踪于江湖再无音信,多年来小蜻蜓用尽办法找寻义父下落皆无消息,这次唯有希望包拯能查出事情真相。
陆毅,任泉,释小龙,范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