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万里高空,蓝天白云,是我的生活。和你于街边饭店,痴心说笑,慢慢吃喝才是我的梦。
——安东尼
一个好朋友是肖战的铁粉,我对他的了解,全是来自她在我耳边不停歇地赞美。一次,收到她发来的肖战照片——肤白、笑甜、腼腆、谦和,是我当时对他的第一印象。
看到他,让我不自觉联想到另一个男生,写《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安东尼。
一直以为,安东尼很小众,知道他的人并不多,直到我在网上查找有关他的资料,才发现,他竟然是,2012年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第八名。
前边是少年得志的韩寒,后边是《盗墓笔记》的南派三叔,虽然时代有些久远,但是也证明,他确实被很多人喜欢过。
安东尼和肖战身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那么得帅气、温暖、细腻、温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被很多女性喜欢着。
有一个词叫做“男性凝视”,抛开该词含义里的局限性而言,可以解释为,在男性审美下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是“床前明月光”般的白玫瑰,一个是心口上朱砂痣般的红玫瑰。要不贤妻良母,要不风韵动人。
与之相对应,女性也应该有符合她们审美的男性,只是自古以来,由于女性在社会上更多地是处于屈从地位,所以很少被提及罢了。
香港才女李碧华曾写过一部小说,《青蛇》,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这个神话传说进行了重构,其中的法海和许仙,就可视为女性审美下的男性形象。法海专一,却冷面掩藏,拒女人于千里之外;许仙温柔,却多情花心,让女人沉醉到地老天荒。
而在这两者中,显然女性是更倾向于许仙般的伴侣,心仪体贴、温柔,含情脉脉仿佛是女人的天性。
在网上看过安东尼签售会上的场景,清一色的全是女孩,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恰恰好好地应了女性对男性的美好幻想,整个身体,承载着女孩想要的深情、温柔、细腻、善良和情调。
01
爱情——深切细腻,酸甜苦辣,总不会忽视的一笔
在墨尔本定居多年的安东尼,决定搬到伦敦住一段时间,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有大师说,他会在伦敦会遇到命中注定的恋人。
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可看得出来,爱情于他,是考量生活时,权重很大的一个因素。
看到沉浸在爱情中的朋友,一脸的幸福时,他也掏出了自己的甜蜜炸弹,说自己周末也有一个约会,对方很美。说着便羞涩地把照片翻出来给朋友看。朋友说,真美,像明星一样。
我们仿佛能看到这个男人此时脸上的得意笑容,像日本电影里的纯情少女被爱情击中的笑颜一样。
醉心于在爱情中找乐子的人,也容易为爱失落。
搬到伦敦都两个月了,大师口中的恋人,还是迟迟未到,这让安东尼在伦敦的日子黯淡了起来。
酒喝多了,又想起了她,找到她的名字编了短信却没有发出去。他说自己都被吓到了,不曾想竟然还这么在乎。
安东尼为爱痴迷的样子,直让我感叹,也太女孩了吧!原来男人在爱情里也是,小小确幸便是惊喜,对于爱人,总是小心翼翼。
这不就是很多为爱而生的女孩的人生状态吗?视爱情为生命。
李少红说周迅:用两个方式认识世界,一个是演戏,一个是恋爱;
凭借《踏雪寻梅》成为金马奖最年轻的影后,春夏,热闹之后,选择沉寂,她说生活里,不能只有工作,她还要恋爱。
郑爽一直活跃在各大热搜榜上,很多次都是因为她大胆示爱,始终恋爱的人生观。
安东尼说:“喜欢当我直勾勾地看着你的时候,你也直勾勾地看着我,不转头,我只是特意地含蓄地笑,什么也不说。”
当一个女孩,倾注生命去爱的时候,最幸运的事莫过于有一个同样视爱情为人生重要课题的男子出现,对她说上面那一番话。
对爱情的看重让他记住各种与爱情有关的桥段,无论自己或他人,都会被打动。
他喜欢看天,因为在电影《心动》中,金城武扮演的男主在梁咏琪扮演的女主要离开的时候,送给她一个礼物——一张纸天空的照片,里边还附了一张纸条:这是我想你的日子,我把它们都还给你。
在伦敦,一位读者带他爬山,他想起那时电影《一天》里,男女主在毕业典礼结束后,男主和女主来到这里,他们互相认识了彼此。
多少女孩心里,白马王子并不需要是英雄般的男子,只要他含情脉脉地看着她,像她一样珍重爱情就够了。
02
生活——蔬菜加肉,呼朋唤友,抛开名利的一枕
来墨尔本,起初他学的并不是做饭,后来出于对食物的兴趣,换专业学习厨师。于是买菜做饭对他来说既是工作也是生活。
“做肉酱面的时候,我喜欢用三分之一的猪肉,剩下的用牛肉,因为我发现放一些猪肉的话肉酱会更香,但是猪肉的话口感就没那么好。”
这是他书中的句子,就像是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我们知道,自己与实物之间还差着八丈远的距离,只不过这并不妨碍去享受那种看一眼就感到高兴的状态。
食物是自然,人与食物相配,是融于自然,扎根于生活的滋味。这是很多女人心里的精神家园。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些高级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男律师。但是,工作几年后,有一些女律师会选择辞职,很多人给出的原因是,她们认为,自己在加班熬夜努力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很强烈的幸福感。
所以,她们想要将一些精力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是受到限制或者压迫,完全出于自己的主动选择。
尽管当今社会在反复倡导女性,要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却不能就此抛弃日常生活带给她们的幸福和安定。
在安东尼这里,食物,做饭,只是其中一项,生活里色彩缤纷,包罗万象,数不胜数。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他生活中的善良与温暖,软弱与可爱。再一次,映照出了女孩心仪的样子。
在墨尔本,为他家打扫卫生的阿姨,已经做了好几个年头,在要搬到伦敦的时候,收拾东西到崩溃,他像一个不懂事的大男孩一样,向阿姨求助。
习惯在生活里穿着铠甲的我们,看到这里多少会觉得有些矫情。可是,谁说成年人就一定要坚强,万事不求人呢!是否,也是我们把自己逼得太坚硬了呢!
收拾完后,他说自己马上就要走了,所以要请阿姨吃饭。吃饭期间,阿姨颇为动情地回忆起了第一次来他家打扫时,临走的时候,本来说好是15块的,安东尼偏要多给他20块,他说自己新家太脏了。
他知道阿姨家还远着,她肯定又舍不得打车,吃完饭后骗阿姨自己有优惠卡,给阿姨打车送回了家。
善良、温暖,软弱这三个词,可以组成一个,讨女孩子喜欢的男人形象。那些容易心软的女孩,见不得这么好的人不被人喜欢珍爱。
三毛讲自己追星的故事。一次被幸运砸到,她有机会去见自己的偶像。但是在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她退缩了,选择了回避。
她担心,一旦见到,万一没有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或者对方并不如她所想的那样,那比没有见面,在脑海里幻想可要糟糕多了。
习惯于在自己喜欢的东西面前患得患失,你可以说她优柔寡断,也可以说她是格外看重,女孩的细腻心思,被显露。
安东尼也很幸运,自己的书要被改变成电影,合作者竟然是偶像周迅。当周迅和团队的人要来他家做客时,他既兴奋又紧张,只是没有像三毛一样,可以逃走的机会。
作为专业学过做饭的人,他自然要露一手,可是他却说自己的那顿晚餐做得很失败,“沙拉汁有些苦,还嫌不够入味。”言语中透出无尽的自责和遗憾。
是不是真的不好吃,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面对偶像,他也有无处安放的小手,也有没有做到最好的失落,毫无顾忌地表现他的笨拙和软弱,与三毛的逃走如出一辙。
这里没有戚戚于琐事和汲汲于功名,所以它不够现实,并且理想化,但是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对它的渴望。
愿意与这样的男孩子沉沦,不是一定要谈场恋爱,而是,你同我如此相像,你同我喜欢的样子如此相像,所以请让我一直喜欢你吧。
03
情调——精致生活,异国风情,醉在芬芳的花下
和朋友组织周末在公园里野餐,定的主题是“黄色”,所以必须带一些黄色的东西过来。没有合适季节的黄色外衣,安东尼选择“戴”一条黄色手帕,“串在白色衬衣左边的扣子口上,绕了一圈,在穿过另外一个扣子口,看起来像一条领巾。”
一点心思,精致美丽。
安东尼很爱穿白衬衣,他也很适合,即便现在三十好几的人了,穿上也会让人浮想联翩。
生活中的安东尼,做饭、善良、软弱、温暖,让我们觉得平易近人,然而在他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优雅情调,又给了很多女生一定的距离感。
人在审美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审美距离”,这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来的。
他指的是人在意识上把自己与外物分离开来形成一定的间隔。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审美时,如果距离太远,事物会显得与我们毫不相关,距离太近,则会出现功利因素来干扰我们的情绪。
与对象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重要前提。
我们在大荧幕上看“泰坦尼克号”倾覆,虽然也是紧张万分,但是知道自己并不会受到伤害,故而可以感受到强大的冲击力带给你心理上的快感,但如果,你是一名亲历者,那么这样的场景注定是一场噩梦。
如果安东尼是一位单单在厨房里忙碌的厨师,女孩们恐怕也不会那么迷恋他身上的生活气息,但偏偏,他帅气,精致,很有品味,生活富足又不过分奢侈,“若即若离”中,平添了许多的好感。
其实,安东尼身上的气质,不仅使他与粉丝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审美距离,其本身就是使令女人着迷的东西。精致、情调、美,是女人本能想去追求的。
张爱玲可谓是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她的小说中,除了情啊爱爱,写得最多的,可谓就是服饰了,曾有人说,她的笔下是服饰的盛宴。
如果单单把它理解成是作者对服饰的痴迷,多少有些浅薄,我认为,更多的是抒发一种女性对美的动心而不忍性般的追求。
匡威的负责人与安东尼谈合作,问他,有什么愿望,他们可以帮着实现。安东尼说,他想去伦敦学插花。负责人很诧异,笑着说,你换一个吧。
后来他去了伦敦,真的报了一个花艺班,开始学习插花。
我们说女人如花,花如女人,可是当安东尼游走在一丛丛的鲜花之间,并肩于一位位女学员时却并不显得违和,他看起来很美。
女人爱美,爱花,所以会欣赏一个插花的安东尼。
当然他不仅在伦敦学插画,还在纽约沉浸于互动艺术剧,在意大利看雕塑,当然在墨尔本有自己的房子,也让人心生无尽羡慕。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改编于香港女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说,这位作者,也是有着一众的女粉丝,其中很多人都是被她笔下的异国情调所吸引,在伦敦留学的女学生在异国经历自己的爱恨情仇。
下雨天的伦敦街道,意大利不起眼的街头书店,优雅的法国女人拿着咖啡,迷住女人的情调,在安东尼身上被看到。
结尾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一个男子给太平公主梳头,旁边的宫女不解地问,你怎么女了女气,难道是太监。男子说:我不是太监,我给别人梳头是因为我喜欢,谁规定男人不可以给别人梳头呢?男人就应该整天舞刀弄棍,说话粗声粗气吗?
没有谁这样规定,只是我们一直这样认为。就像很多男生不理解,为什么女孩会喜欢这样一个,在他们眼里有些娘,有些矫情的安东尼。我想那是因为他们一直被要求要坚强,要有男子气概,于是不敢认同自己内心的娇弱应该被呵护的一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在谈到女性主义时说:我说女性的力量不单纯是社会性别意义上的女性、生理性别上的女性,也是指所有人生命中的情感的、感性的、孕育的,抚养的、帮助的,这样的力量。
所以,其实我们这里说的女性审美,并不单单地局限于女性身上,它其实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大家对温柔,善良,优雅,美丽的向往,这是很多女性所喜欢的,同样,也可以为男性所追求。
但是这种力量,天生感性,很难用实体呈现,故而经常为人忽视。
同安东尼合作拍电影的钱小蕙女士,坚持要去墨尔本,亲自确认一下安东尼是否真的人如其文。
无法用成绩、名利,等看得见的东西来证明,所以用亲身感觉的方式,在被感染的时候,得以确认。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陪你度过漫长岁月》,并没有文字那么打动人的原因,因为一种细腻如文字般的感觉没有被表现出来。
在此,安东尼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是,男人和女人在生理构造上的不同,是各自永远迈不过去的鸿沟,它们限制了我们在自己的性别圈子里,但是我们不用就此止步。
社会的标签只是标签,男女在各个领域的分类只是分类,一些我们约定俗成的的规矩本身并没有真理可言,所喜欢的,没有理由,只要喜欢就好。攀到自己想要的枝条上,只管去生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