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经历过新中国初创时期苦难生活的人,我的妈妈,70多岁了,借着这个母亲节,想写写我那可怜的母亲的一生。
妈妈的出生
妈妈生于1951年,今年70多岁了,一生养育5子一女,现在孙子辈也有7个。一生四分之三的时间在老家度过,现在在深圳帮最小的哥哥带孩子,七八十了还要忙乎子孙辈的事,不知道是幸福还是无奈,或者两者均有之吧。
说起妈妈的童年生活,不得不提到我的外公外婆。
外公的父母去世得早,外公小小年纪,就靠帮别人放牛养活自己,稍微大一点就跟着裁缝师傅学手艺。因为出身不好,被评为地主,40多岁了都没有讨到老婆,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他,都嫌弃他臭老九的身份。一直是他们村里年纪最大的光棍。
外婆原是一个潮汕女人,因为躲日本人,逃命来到了我们客家地区。初来到同样是穷乡僻壤的山区,语言不通,只能以乞讨为生。从家乡带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可因为举目无亲,没有安身之处,后来儿子也被别人拐走了。那个时候真是非常的无助,没有人可以帮忙,也没有谁能帮忙。真无法想像,外婆这样一个娇小的女人失去儿子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她可能想过求人帮忙,可这个避难的地方并无相识的人,走在马路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回,人生最惨的莫过于如此吧。(换成是自己,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直接去死掉)
后来,外婆认识了个潮汕老乡,这老乡家里是卖东西的,外婆就留在她那帮忙洗衣卖货,充当一个佣工。大概在我们小山村待了有2年的时间,经这个潮汕老乡的介绍,两个苦命的人凑在了一起,外婆嫁给了外公,外公年近45岁终于成家了。
小两口成家了,依然是家徒四壁。后来,外公外婆有了3个孩子,一个大姨,一个是我妈妈,最后小的是舅舅。据说,舅舅出生的时候,外公已经快50岁了,五十得子,外公欢喜得不得了,可家里实在太穷了,还是请不起乡里乡亲为添新丁而庆祝一番。
可妈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听妈妈说,她出生没有几天,或者是因为又生了女儿的原因,外婆一度想把她扼杀在摇篮里,甚至真的拿起了烧柴灭掉的火灰,直接塞进妈妈嘴里,想让她窒息而亡。最后,可能还是于心不忍,也可能是妈妈命大,命不该绝,外婆在最后时刻还是赶紧给洗掉,留下了妈妈。但妈妈因此也就一直是体弱多病,弱不禁风。
每每说起这段痛苦的往事,妈妈总是忍不住落泪,虽然妈妈只是讲事,从来没有表达对她父母的怨恨,但看得出来,妈妈是真的不怨恨父母,她的内心其实是特别能理解她的父母的,那个年代,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能活下来都是老天保佑了,父母做出此举,也是迫不得已。
童年的妈妈不知道过得怎么样。妈妈常说的就是她小时候每逢下雨,外公就能从水沟沟里抓回来好多鱼虾,还有就是她小时候经常长大大的瘤子,又痒又痛,每到痛痒到没办法的时候,外公外婆就会拿火柴去烧她那个部位,疼得她哇哇大叫,那瘤子经火一烧,就会流出浓浓的血水,这样之后,瘤子才慢慢消下去,皮肤再慢慢好起来。或许这两件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事,一个代表着快乐,一个代表着痛苦。就这样,不知不觉这个小姑娘也就长大了。
妈妈的婚姻
妈妈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爸爸的,那个年代的人,大多都逃不掉媒人婆介绍的命运。当时媒人婆介绍爸爸读过高中,是个知识份子,家里还有兄弟在外面当大官,家公是杀猪的,是吃公家饭的。。。大概的意思就是给妈妈找了个好人家。
贫困的家庭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就这样,年仅十六七岁的妈妈就嫁过去给了爸爸。十八岁的时候生下了我大哥。后面每隔两年生一个娃,一连生了五个儿子。妈妈说一直都盼着生个女儿,总想着下一个就是女儿了,生个女儿就不生了,可偏偏就一直都是生的儿子,中间还有做掉了的。别人家都是为了生儿子而拼命生,而我妈也是为了有个女儿而生了那么多儿子。妈妈也经常说,要是老四是个女儿,后面的就没生了,也就不会买来我这个女儿。妈妈说这都是命,命里有的,你不要都会有,命里没有的,你想有也不给。
说到这里,我要介绍下我这个女儿了。我是出生四十天的时候给妈妈抱养来的,三十多年前,那个时候抱养孩子是很常有的事,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农村里面抱养的孩子多了去了。
决定要抱养一个女娃娃的时候,有征询过爸爸和阿公的意见,爸爸没有表态,好像是件可有可无的事,阿公开始是不太同意的,担心抱养来的养不牢,将来又会跑回原生家庭去。可妈妈终究还是没有抵住女儿的诱惑,机缘巧合之下,我就来到了这个家。
那个时候的我,跟最小的哥哥都相差着8岁,也就是说这个家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这么小的娃娃了。妈妈一边辛勤劳作,一边带着我,出门干活了就把我放在家里给奶奶照看。好在我很好生养,吃了就睡,醒了就吃,也没多闹腾大人。稍微长大了些会说话了,嘴巴还特甜,见人就叫,特别是爷爷,更是对我疼爱有加。那时候的爷爷已经七十好几快八十岁了,天天跟在爷爷后面,跟着他去看朋友去吃肉丸汤,爷爷逢人就夸奖我这个小孙女。跟爷爷相处的那几年是我有印象中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就像被上帝特别钦点的宠儿,让我有幸陪着我那和蔼可亲的爷爷,享受着他老人家对我点点滴滴关爱。可惜这样的日子没有多长久,爷爷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就过世了。现在的爷爷在我脑海中的形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每次看到爷爷的相片,都会留下想念的眼泪,特别特别的怀念爷爷,真希望爷爷能长命百岁,此时此刻的我仍能在爷爷怀里撒娇。每每说起爷爷,妈妈也是会掉眼泪,妈妈非常敬重爷爷,总说要不是有爷爷在,可能她早就离开了这个家了。
妈妈对她的婚姻可能不是很满意。爸爸虽然能读书识字,但却不擅言辞,一生老实本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当了几年的村长。可那时候的村长并不好当,要挨家挨户去收税,还要抓计划生育,妈妈说爸爸当村长几年非但没有让家里致富,反而还贴进去不少钱。老实死板妈妈还能忍受,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她觉得爸爸还蠢到被别人骗。其中的过程我并不清楚,妈妈说但凡她要是能多读几年书,多认几个字,她都能比爸爸强。或许妈妈内心多少有些看不起爸爸吧。妈妈还觉得爸爸特别没有良心,生病躺床上不动弹了都没来靠近问候一句,从来没有在爸爸身上感受过爱情。
但妈妈其实也很依赖爸爸,依赖爸爸这个劳动力,什么粗活重活爸爸是从来没有推诿过;也依赖爸爸做决定,哥哥们读书的事上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妈妈都是让爸爸来跟进。
爸爸妈妈这一辈子也就这么磕磕碰碰过来了,因为妈妈当年没有狠心离开,所以才有了我们完整的家,爸爸妈妈虽然没有什么很大的出息,但也没有让我们成为留守儿童,我们并不缺乏父母的陪伴,可能他们教育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但他们对我们的爱确实实实在在的,一心为这个家,一心盼着子女平安喜乐幸福安康。
说起妈妈的婚姻,我是最小的,其实能说的并不多,在我的印象里并没有爸妈很恩爱的场景,唯一印象深刻的还是爸妈有一次因为公家的事吵架的时刻,可能是因为那时爸爸还动手打了妈妈一巴掌吧,所以我才那么刻骨铭心。现在的妈妈也很依赖爸爸,她已经习惯了有他在身边,有他就不孤单,尽管爸爸已经耳聋到无法正常交流,尽管还是得妈妈照顾爸爸的一日三餐,妈妈还是希望爸爸在身边,跟她一起有个伴。
写在最后
常年遭受病痛折磨的妈妈,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身体健康,不再有疼痛。妈妈常说人生来一副臭皮囊,要是没病没痛自然死亡多好,死了就死了。另外就是希望尽快把手上两个孙子孙女带大,然后回老家养老,要是还能走动,就让我带着他们去周游世界去。我们长大了,妈妈就老了,时光追逐着我们,我们追逐着父母,我希望时光能在父母身上手下留情,让他们慢点变老,让他们陪伴我们再久一点,再久一点。
亲爱的妈妈,我爱您。感谢您养育我,教导我,对我无私的关爱。很荣幸这辈子您是我妈妈,我是您女儿,如有来世,我祈愿我们还是母女。我祝您身体健康,没病没痛,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