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突突兔too秃
201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小青柑的选购, 当时还有不少值友提问,我回答的诚惶诚恐。一来是自己所学浅薄,基本上就是买口粮茶的水平,说不上指教;二来,茶也是很容易被玄学化的东西,我怕谈着谈着,就瞎说了。
所以,痛改前非,我也在b站积极学习茶文化。以下是我的个人推荐。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有人说,这是一部故事占比太多,知识太浅的纪录片。但我觉得,既然是面向初学者,也无可厚非。只是有时候受不了里面的知音体金句,比如: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这就有了茶。
我相信,茶是人类人工选择的结果,不是树叶掉到水里的偶然。
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启发,一是对有关知识的梳理。
比如关于正山小种,实际上是源于明末清初的动乱。
“明末清初的时候,从江西桐木关来了一支部队,山里人没见过世面,茶叶就不管了。等第二天一看,茶青没办法及时处理,已经发生变化了,就是发酵了。很急,马上放到锅里去炒,炒完了就焙,焙完了颜色黑黑的,泡起来汤红红的,就不像原来的绿茶了。心里想这家伙坏了。但总是茶,总是心血,送到星村。星村当时有很多闽南的商人,交给他们托看看怎么卖掉。闽南商人就找到我们家说你去年那个查我卖了,是原来茶价格翻了一倍。这个茶出去了,比绿茶好卖,口味欧洲人更适应。”今天,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茶叶市场属于红茶。红茶传到西方之后,英文称为“black tea”。
二是关于他者的观点。
本来想着既然是央视,自然只说中国自己的茶,没想到编导放眼世界,讲述了不同国家的茶和茶文化,包容之心十分可贵。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日本,亦或是英国、印度等,人们都对这一片树叶饱含浓浓的情感,茶承载了我们的生计、文化、历史,人们对生活的那些苦楚和骄傲更是都浓缩在这茶叶里了。
茶叶之路
茶叶之路,同样来自央视的出品。不过,这一次是从中、俄、蒙三国选取了三名体验者,以他们的参与和视角寻访茶叶之路的遗址遗迹、茶叶贸易的形式以及与茶叶有关的故事和民俗,带领观众们重走这趟茶叶之旅。
“茶叶之路”起源于中国南方,横贯中国的八个省区,经由蒙古国直抵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中俄两国之间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茶叶贸易为主要内容的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茶叶之路”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也增进了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
在第一集关于历史的介绍中,我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已经不仅仅是俄罗斯与当时的清政府的一次停火协议,而是俄罗斯彼得二世与康熙之间的一种选择,俄罗斯亟需贸易来增加财富,中国便成为了他的目标。
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江西人定居武夷山的邹氏,晋商,俄罗斯的恰克图也都牵连在了一起,你看完之后会发现原来历史是这么的丰富,这么的神奇。
和西蒙·里夫一起寻茶
西蒙.里夫,是英国著名冒险家,纪录片主持人和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西蒙已游历超过120个国家, 制作了包括南回归线,北回归线等将近二十个系列纪录片。而这部纪录片,则讲述他去东非寻找茶叶的故事。
为什么是东非?
西蒙一开始就说了,虽然印度种了很多茶,中国是茶叶故乡,但是英国的茶叶基本来自这里。
而随着西蒙的旅行展开,你会发现,所谓的茶叶之路,更是充满了各种社会问题。
在肯尼亚最大的茶园,这里虽然工作的都是非洲人民,但老板则是联合利华。
虽然联合利华声称自己给工人的工资是基本工资的两倍,但还是有人告诉西蒙,那些工人的工资仅仅是维持生存。
记得《血钻》宣传时说,没有一颗从非洲出产的钻石不含鲜血,那些茶叶,也大抵如是。
茶界中国
难得江苏卫视这样的地方频道会来挑战茶叶这样的纪录片题材,也难得现在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喜欢喝茶、茶文化。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地方台给予的资金不够充足,虽然纪录片需要赞助商支持可以理解,但搞得一半都是广告,甚至最后一集更是直接金主广告,就有点过分了。
但是,这一些不完美,都挡不住被采访的人们叙述那片有茶的土地和与茶的日子时的真情流露,那是纪录片的精华所在。让更多的人知道一口茶汤来之不易,中华茶文明源远流长,以茶传世,以茶传家。在这一点面前,一切制作的不完美,皆可原谅...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
我学的第一句英文俚语应该就是:it's my cup of tea(印象中是痞子蔡的科普,这是我的菜)。英文很英格兰,中文也很中国。英国人甚至觉得没有比一杯茶更能让人有英格兰范儿的。
而这次的主讲人,维多利亚·伍德,则是英国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主要作品有《绅士的启示联盟》、《芭蕾舞鞋》、《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等。
不过,当别人说茶是英国范的时候,她知道,茶是中国的。可惜的是,等她跑到上海来时,小年轻都在星巴克。最搞笑的是,跑到人家菜馆吃菜,服务员介绍了这道菜的典故,这里以前是御花园,巴拉巴拉。
然后,维多利亚·伍德对着镜头说,“她说蔬菜通心粉汤卖完了”。exo me!
看到她尝茶叶蛋,我在想,吃不起的茶叶蛋是不是从茶叶泡在大红袍里开始误传的?
比起西蒙在东非的遭遇,维多利亚总是用冷幽默解说呆萌英国人与茶的恩怨情仇,时不时能让你开怀大笑。
徽茶
中国十大名茶中,来自安徽地产的就占了四个,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不过注意的是,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再翻译过来就成了安徽茶,而徽州与安徽,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徽茶总共2集,第一集讲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第二集讲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对比《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拍的一般,不过要是想对安徽四大名茶有所了解的不妨一看。比如黄山毛峰,就讲了谢正安怎么创造这一品牌,和如何研制复烘等工序的。
最后,以上内容可能有所重复,比如谈论英国茶的时候肯定绕不开“饮茶皇后”凯瑟琳。
但对于喜欢茶叶的人来说,夏天晚上,泡一杯茶,看一会纪录片,也是不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