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凉州文化
河西武威,在历史上是一个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这里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马文化历史。在一场场开疆拓土的战争中,一匹匹矫健的天马成为强大王朝精神的象征。而凉州大马,更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天马从西域踏风而来,定格下了凉州大马千年腾冲的雄姿。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诗词,名耀千古。古往今来,无论是亲历战火的将士,还是走过凉州的墨客,都怀着真诚的家国情怀,品味凉州,解读凉州,畅想凉州,挥毫泼墨,留下了一篇篇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走进大型电视文化栏目《凉州文化》,让我们探究凉州身份,传播凉州话语,讲述凉州故事,共铸凉州品牌。
影像凉州
千古传颂凉州词,销尽词人鬓上霜。
《凉州词》是千年历史陶冶下的不朽遗存,是汉风唐韵洗礼过的文字精粹,是古城凉州悠久灿烂的文化见证。一阕《凉州词》,让我们看到了苍劲壮阔、威武豪迈的凉州,感怀着一个悠远壮美、胸禁豪健的凉州。从本期节目开始,我们将在《凉州文化》《影像武威》版块中推出《千古传颂凉州词》系列节目,为您解读凉州诗词,传承经典文化。今天为您播出第一篇《凉州大马千古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阙词,一座城,点亮了诗唐的灯光,映红了凉州的长空。
凉州大马千古情
天马歌
刘彻(汉)
天马来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武威具有悠久的马文化历史。汉武大帝的一首《天马歌》,为西来的天马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定格下了凉州大马千年腾冲的雄姿。一匹匹矫健的天马成为强大王朝精神的象征,而凉州大马,更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天马从西域踏风而来,在武威定格成了永恒的瞬间。汉武大帝在获得来自西方的宝马时欣喜不已,一首豪迈大气的《天马歌》由此而生。
一场场开疆拓土、扫除匈奴的战争,也是一场场为马而发动的战争。如今,大汉的刀光剑影早已不在,历史的天空扑朔迷离,今天的人们探究风云。
凉州词
张恒(明)
垆头酒熟葡萄香,
马足春深苜蓿长。
醉听古来横吹曲,
雄心一片在西凉。
春深时节,凉州大地苜蓿青青,紫花淡淡。战马在悠闲地吃草,茂盛的苜蓿掩没了马蹄。踏春回到凉州城,酒楼里飘散出的葡萄酒香,沁人心脾。畅饮一杯葡萄美酒吧,醉意朦胧中,听到远方传来的千古绝唱《横吹曲》。笛声悠悠,心潮澎湃。西凉啊,真是我建功立业、实现报国之志的一方热土。
这,是明代诗人张恒的《凉州词》。
大诗人王维说:“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苜蓿、葡萄,这是西凉大地上独特的两大景观,也是历代诗人畅想凉州必不可少的意象。但是,将古凉州特有的葡萄、苜蓿、天马、横吹曲有机结合,一并入诗而留给后人的,也许就只有这首《凉州词》。
张恒的《凉州词》,带着凉州深深的烙印,彰显着感天动地的西凉雄心。一曲千古绝唱,让一代一代的凉州人找到了重振雄风的依托和理由,也让更多的人们魂牵梦萦着大凉州。
武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凉州马文化的繁荣,曾有过“凉州畜牧甲天下”“牛马布野”的富饶景象。特别是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以其写实的风格,塑造出一匹横空出世、风驰电掣般飞速前进的“天马”形象。这件千年的艺术精品,以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武威人民的浪漫情怀,以蓬勃昂扬的生命张力和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表达着武威人民的胸襟和情怀,成为悠远浩博、气象恢宏的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名片。
“凉州畜牧天下饶”,征战杀伐,战马嘶鸣成为昨天的故事;进入新时代,武威大地依旧是骏马的疆场,是骏马向往的家园,这里的人们在牧马生涯中放飞着生活的希望。
祁连山下是我家,雪域高原马儿跑。天祝藏族自治县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成为马产业发展的一片沃土。近年来,天祝县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发展“特别特”的岔口驿马产业,县上从抓好岔口驿马保种和选育工作入手,重点谋划建设松山国际赛马场和岔口驿、抓喜秀龙岔口驿马体能检测中心,制定出台了《天祝县加快推进马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马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打造集马术赛事、休闲骑乘、马匹交易、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马产业培育和马文化传播基地,让凉州大马以崭新的方式在武威大地上驰骋。村民们在“走马”养殖道路上跃马扬鞭,发家致富,通过发展马产业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凉州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进程中,马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凉州大马,在凉州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千百年来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延续在武威人民的精神生活之中。
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从历史深处走来,《凉州词》,作为凉州文化的一个精髓,是中国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首千古绝唱,为中华文明的源渊流长提供了弥足可贵的底色和本质。底蕴深厚的凉州文化,给武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更为我们“弘扬凉州文化 传承丝路精神”树立了坚强的文化自信。
来源:武威市新闻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