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精神的力量》已经播到第十二期,节目借助影视剧中先行者们在百年党史中的经典故事,打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收获观众众多好评。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10部建党百年重大主题重点剧目之一,节目多角度透视建党百年历史,无数的细节令人感动,更催人奋进。回望燃情岁月,重温苦难辉煌,在好看感动中学习党史,《精神的力量》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
节目播出第三周,cms63城市组节目收视持续领跑,最高达1.232%,#精神的力量#相关话题阅读量超6亿,#宋亚轩刘耀文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宋亚轩刘耀文寻访两弹一星基地#话题登陆微博热搜榜,点燃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心。节目以创新方法,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深化历史场景,成为“活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本周节目中,从“两弹一星精神”的东方巨响到“特区精神”的敢闯敢试,从“抗洪精神”的风雨同舟到“抗震救灾精神”的众志成城。宋亚轩、刘耀文、印小天、于毅、张歆艺带领观众重返历史场景、聆听动人故事,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共情力、感染力,解读精神内涵,感悟精神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中寻访人宋亚轩刘耀文来到平均海拔3100米的青藏高原,来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跨越六十年的时光,一起重温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等先辈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奉献了自己青春和生命的燃情故事。他们舍生忘死无惧牺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牺牲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终生。国际小行星中心以王淦昌、杨家墀、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赵九章、郭永怀、钱三强、彭桓武、钱学森、孙家栋、陈芳允等12位科学家的名字为小行星命名。每当我们仰望星空,那些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科学家之星在夜空中熠熠生辉,仰望他们,就是仰望一个时代。
“特区精神”中讲述人印小天回望特区建设的前世今生,感悟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生生不息的关系。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短短40年,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常住人口超过1300多万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从gdp不到2亿元到成为超过新加坡、香港的经济中心城市……千千万万个特区建设者们用“拓荒牛”的精神埋头苦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圳奇迹”!
“抗洪精神”中于毅重温“人在堤在!”的铮铮誓言。深情讲述98抗洪抢险中的动人事迹,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抗洪军民共抢修加固堤坝10000多公里,封堵决口和排除险情14000余处,救出遇险群众300多万人。高建成、李向群、杨德胜等26名官兵光荣牺牲。他们用坚不可摧的信念力挽狂澜,铸就“抗洪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中讲述人张歆艺带领观众一起重回13年前的汶川。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块被大山围合的西南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有武警总队某师参谋长王毅22个小时90公里强行军挺进灾区;有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经大忠地震那句“党员干部留下,让学生先走”的坚定温暖;有21岁的什邡龙居小学英语老师向倩,四川东汽中学老师谭千秋,地震发生时用身体保护学生的令人动容……他们不畏艰险,舍生取义,用自己的力量托举起明天的希望,他们的爱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间。
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在内容上回答好“讲什么”、“向谁讲”、“怎么讲”,更要力求在传播上做到“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借助经典影视素材在大众化传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将大量历史场景与影视场面交相呼应,让真实的冲击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彼此赋能,打开宽阔的情感空间。
有笑有泪的人物、有声有色的故事、有理有据的解读,持续丰满着这部党史教育的“可视化活教材”。在百年的浩瀚历史中,如何通过节目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命题宏大,但通过有情有理的叙述,唤起了更多观众的强烈共鸣。
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精神的力量》播出至今将英雄风采逐渐鲜活,让热血记忆再度澎湃,下周节目将迎来收官,6月16日至17日,陈数、尤勇智两位实力演员将相继带来“生命至上:抗疫精神”“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