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no.1
2月7日,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导演崔嵬去世42周年的日子,借这个机会,娱文娱视向崔嵬老艺术家致敬!
对于崔嵬,现在的人已经很少提及了,但他却是新中国一位公认的电影艺术领军人物。著名电影大师赵丹就曾这样评价他:“崔嵬的气质厚实,热情奔放,豪迈粗犷,真可谓气势磅礴又不乏细腻,是不可多得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是吗?作为电影演员,崔嵬曾经主演过《宋景诗》中的宋景诗、《海魂》中的窦二鹏、《红旗谱》中的朱老巩、《北大荒人》中的黄老清等。
也因此,崔嵬在电影表演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1962年《大众电影》创办的第一届“百花奖”评选活动中,他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以最高票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影帝”。在授奖大会上,老舍先生赠予了他一联条幅:“贞如翠竹明于雪,静似苍松矫若龙。”同样在这一年,崔嵬被评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
后来,崔嵬转型为电影导演。即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依然成就斐然。他的导演代表作有《小兵张嘎》《青春之歌》《杨门女将》《北大荒人》《平原作战》等。
崔嵬表演、执导的作品,曾影响、感动了几代人。当年,在中国电影界,赵丹与崔嵬有“南赵北崔”之称。
no.2
崔嵬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微晖、崔浚、疯子,1912年10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今诸城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家乡遭灾,他跟随父母逃荒到青岛叔父处谋生,并进入青岛四方小学读书。
20岁左右,崔嵬开始在青岛参加“左联”戏剧活动,宣传抗日。1936年,曾在沈西苓执导,赵丹、白杨、沙蒙等主演的《十字街头》中,客串了一个卖糖者角色,这是他第一次登上大银幕。
1938年2月,崔嵬奔赴延安,曾任延安鲁艺教员、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主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等。1948年,随大军南下,先后任中南艺术学院院长、中南文联副主席、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南艺术剧院院长等职。
1954年,崔嵬在上影厂电影《宋景诗》中,主演了起义军首领宋景诗,自此,“崔大帅”名号迅速传播开去。
1956年,崔嵬辞去相关领导职务,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先后主演、参演过《黄花岭》《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北大荒人》等电影。特别是1962年饰演了《红旗谱》男一号朱老忠后,他声誉日隆。
no.3
在主演《红旗谱》之前的1959年,崔嵬就开始执导电影。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是谢芳、康泰、于洋、秦怡等主演的《青春之歌》。让人佩服的是,当年他力排众议,放弃年龄偏大的著名演员白杨等人,而是选择了没有电影表演经验的新人谢芳来演林道静,十分明智。
之后的十几年,崔嵬又先后执导了《杨门女将》《北大荒人》《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平原作战》《红雨》《山花》《风雨里程》等电影或戏曲片。
同《青春之歌》一样,崔嵬执导的《小兵张嘎》,成为中国电影的最为经典之作。
但六七十年代那场大运动中,赵丹与崔嵬都受到了批判,赵丹被蔑为“南霸天”,崔嵬被蔑为“北霸天”。1972年,崔嵬获得“解放”。
崔嵬的妻子何延曾是一名演员,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担任教师。夫妇有一个儿子名叫崔智,一个女儿名叫崔敏。
让崔嵬夫妇晚年悲苦的是,1973年元旦,崔智和几个朋友在爬北京香山时,不幸从山顶跌落而早早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从那时起,刚刚进入花甲之年的崔嵬常常如祥林嫂般自责:外面风那么大,我为什么要放他去爬山啊……
1979年2月7日,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导演崔嵬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7岁。
崔嵬老艺术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