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3月12日赵春光结婚,赵春雷提前两天就回家了,赵春光在平远组织好车队,到12日当天接着谢楠回去。
在农村,结婚是一桩大事。说它是大事,不仅因为是结婚的对个人的重大意义,还有整个的结婚过程对整个家庭来说特别是对父母来讲是特别操心的。
整个结婚过程连准备到结束起码得半个多月的时间。
首先要早早定下做菜的厨师和结婚时的主副理事,然后根据自己的亲戚人数确定酒席的数量,根据酒席的数量确定买多少肉、鸡、蛋、鱼、菜等,光是采购这些东西就得好几天,还有要买烟酒糖茶招待客人和帮忙的邻居。
准备好了这些基本材料,在结婚的前两天,自己这一大家子的兄弟爷们和邻居就要陆续来帮忙,盘锅支灶,从周围邻居家借够桌椅板凳,盅碟碗筷;贴喜联,扎花灯,记录人情往来以及一切和当地风俗有关的准备工作。
这些必不可少,等结婚当天厨房里帮厨的,端盘子的,服务的,人手少了根本运转不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结婚是一个家庭人缘好坏的大检验。
身为弟弟,哥哥结婚,必须跑在前面,干在前面。
这两天下来,赵春雷忙得不轻。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起得早。也不知心理作用还是确实累了,赵春雷觉得自己左胸口隐隐作痛,他想看来心脏是真有问题。
11号晚上,赵春雷接到了陈静璇的电话,得知赵春雷现在在老家,她有点不高兴:“不是说好一起回去吗?你怎么自己先回来了!”
“我得先回来和家里忙活啊!再说了,你能提前回来吗!这样吧,你要真想来感受一下,明天早上7点跟着车队一块来吧!”赵春雷无奈解释,又告诉了她车队集合的地址。
“想甩开我,没门。”陈静璇哼了一声。
放了电话,赵春雷心想自己要做手术的事情千万不能让她知道,更不能让陈老知道。
第二天上午,是结婚的重头戏。
赵春雷随时和车队保持联系,以确定什么时候到村口,然后这边派车敲锣打鼓地去接,中间遇到拐弯或者桥的时候还得放鞭炮,具体什么讲究他也不清楚。10点钟的时候接到了电话,说已经到了镇政府所在地,马上就要到村口了。
然后这边派出一辆130货车,拉着乡村乐队还有几个专门放鞭炮的年轻人到了村口。接上头以后,燃放礼花鞭炮,乐队吹吹打打缓慢引路,后面一排长长的车队迤逦而行。
赵春雷站在货车上,看着车队,连上前面的花车一共有10辆,全是一水的奥迪,最后面还有一辆红色的轿车,看不清是什么牌子,赵春雷估计是陈静璇的宝马。再后面是一辆大客车,全是赵春光和谢楠的同事、同学或者朋友。
车队刚到了街口几乎就寸步难行了,到处是看热闹的人群。人们在议论着,羡慕着,坐在货车上的赵春雷一时也觉得很风光,也忘记了自己要做手术的不幸,尽情享受着现场的气氛。
花车还没到门口,就被几个小伙子给截住了,他们七手八脚把里面的新娘和新郎拖了出来,要新郎背着新娘进门。
谢楠穿着漂亮的婚纱,一脸娇羞。双方讨价还价,最后赵春光还是把新娘抱了起来。周围的小伙子们起哄喊着,不时地推着赵春光转圈,几十米的路程走了半天,簇拥着的全是人。
赵春雷咧着嘴坐在车上看着笑。
陈静璇开着车在后面缓慢地跟着,车里还有三个女的,都是谢楠同事。临来的时候,坐不开了,赵春雷小叔看着这辆宝马车一直在旁边停着,问了问也是跟着回去的,就安排这三个女同事上了这车。
谢楠的女同事对漂亮的女司机很感兴趣,试探着问这问那。
女人们聊着天,很快也熟悉起来了。
到了街口,三个女人下车看热闹了。
陈静璇把车开到一边,下车的时候,就听见旁边几个小孩惊呼:“这是宝马车!电视里就有!”
陈静璇笑了笑,心想赵春雷这小子还说农村没人认识,这不连小孩都知道。旁边的几个男人不仅看车,更是盯着她啧啧赞叹,听那意思是说这个女的这么漂亮。
陈静璇心里得意,为了参加今天的婚礼,她专门做了头发,把原先的娃娃头改成了一种看起来又大方又显女人味的发型,小碎花领的羊毛衫,浅蓝色外套,短裙长靴,绝对青春靓丽,就连姐姐也忍不住地惊叹说:“你要给赵春雷长脸吗,别把人家嫂子的风头抢了去!”
陈静璇得意地笑着说:“要不你也去,咱们姐妹镇挺赵家村!”
陈静瑄笑着说公司太忙了,我想去也去不了。
陈静璇知道她也不会去,也就没再多说。她其实不知道,陈静瑄真的很想去,但是女人的矜持告诉她绝对不能去。
陈静璇对自己引起的轰动效应很满意,现在就等着某个人的反应了。她站在旁边用dv拍着热闹的迎亲场面,不时留意赵春雷的踪迹,自己哥哥的婚礼现场怎么能少得了他呢!
寻摸了半天,陈静璇才发现赵春雷坐在一辆货车上正咧着嘴傻笑,她不禁掩嘴乐了。
这小子穿着一件脏兮兮的校服,估计是高中或者大学时的校服,头发乱七八糟,坐在周围的农村男人堆里毫不起眼,要不是他咧着嘴笑得特别有特点,陈静璇也不会注意到他。
陈静璇悄悄走过去,把镜头对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