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前两天课上看了一部老电影,《复制娇妻》
我觉得可以叫做《男人们的梦想庄园》
电影里讲的是在一个叫做斯戴福的小镇上,每一个家庭主妇都堪称完美,她们金发碧眼,肤白貌美,妆容精致,穿着光鲜,身材更是一流。
她们总是用微笑面对别人,好像永远不会生气。对自己的丈夫,更是不遗余力的夸奖和赞美。
她们娴静温柔,永远不会抱怨男人没钱没时间,只会甜甜说一句“你真的太棒了!”或是“你就是king!”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打扫煮饭,还是照顾丈夫,甚至在床上。这些娇妻们的表现,都完美到无可挑剔。
她们有一个名字,叫做 “斯戴福女孩儿” 。
这是不是男人心目中的完美娇妻呢?我一个女孩儿,都觉得这样的女性形象简直完美契合了传统价值观念所要求的贤良淑德啊!
当然有这样的伴侣,男人们的生活自然很快活。后勤有了保障,他们的重心就放在了家庭之外——一个属于男士们的休闲会所。
丈夫们的日常,就是聚集在这里抽烟,喝酒,打牌,讨论女人。
仿佛是一个两性世界内的桃花源,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男性世界的桃花源。
传统观念教给我们的是,似乎做一个合格的“斯戴福女孩儿”,就是一个“好女孩儿”,好女孩儿就要比“不正经的女孩儿”更值得有人爱。
可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斯戴福女孩儿们”,并没有得到伴侣们的怜爱,而是赤裸裸的控制和占有。
这些女孩儿们并不是立志做贤妻良母的家庭型姑娘,恰恰相反,原本她们都是事业有成锐意进取的女强人。
猛然转变为花瓶般的洋娃娃,都要拜自己身边的伴侣所赐。
这些妇人在来到斯戴福之前,都是社会各界的翘楚,总裁,法官,高管…而在女强人的光辉下笼罩着的,是枕边人的自卑与险恶。其实丈夫们也算事业有成,名利双收,但无论是薪水、身体素质还是各方面,他们都比自己的妻子要矮一截。
想想也确实是挺憋屈的。
于是,他们带着她们,来到了斯戴福小镇,或欺骗或逼迫着,给她们植入了“斯戴福芯片”——小镇上的主妇们,都是经过改造的机器人。
其实还挺好笑的,枕边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这些丈夫们所做的不是奋起直追,而是抹杀了妻子的人性,将 她们 变成了只会按照程序设定夸奖自己、在床上狂叫“you are king”赞美自己,甚至插卡就能取款的 它们 。
更好笑的是,倘若这些妇人不比男人更优秀,真的是一个家庭主妇依靠于男人,或许又要受到“吃我的,喝我的”的谩骂。
要么怪女人太low
要么怪女人太强
难道一定要分毫不差,才能满足这些男人们可怜的自尊心吗?
难怪美国那边有种说法叫
“你选择的伴侣,其实是最有可能杀掉你的人。”
剧中妮可饰演的女主乔安娜,原本是风光无限的电视节目策划人,一度被称为天才、巨星。由于真人秀节目出了点意外,乔安娜被公司开除并患上了严重抑郁。
为了让乔安娜尽快恢复,丈夫沃尔特带着全家人搬到了斯戴福这个一切都美好得不像话的小镇上。这里有豪华的小别墅,整齐的草坪,新鲜的空气,更有一群永远都友好的像空姐一样的太太和永远快乐的丈夫们。
看剧的时候,一度担心女主也被亲爱的丈夫给改成机器人, 不过幸好,男女主没有丧心病狂地加入,而且携手打破了这个笑话。
记得之前不断地有人跟我讲“最好的状态,是女性的能力略逊色于男性,这样才能够维持最好的平衡。”
当初我的觉得这句话确实是挺正确的,男人好面子,是要比女孩能力强一些,但是女孩儿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也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可现在想想,正确的,不一定是合适的,男人好面子,女人就不好面子了吗?
或许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里,女性的能力略逊色于男性是最容易和睦相处的状态,因为它不会损伤到男性的所谓尊严,也不会让女性完全依附于男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算想要使这个不等式成立,也应该是男性努力稍强于女性,而不是女性刻意稍弱于男性。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做一个“斯戴福女孩儿”,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暂时得到一些赞美和认可,但是这样的赞美是虚假的,认可也是暂时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中国社会上女性的地位已经够高了。
可事实上,如果女性的地位真的已经够高了,就不应该再出现进产房前偷偷递给医生的“如果有意外,一定要保大”的纸条;
不应该再出现小小年纪经历着奇奇怪怪的性关系,还要因为种种细枝末节反转再反转的新闻;
更不应该出现“当你强大了,就能赢得尊重,就没有人敢歧视你,不要总拿性别说事,不找自己的原因。”的呼声。
强大才能换来的尊重,不是尊重,是势利。如果女性要足够强大才能得到男的天然就享有的权利,那就是歧视。
希望早一天,丢掉性别的傲慢与偏见。
希望有斯戴福女孩儿,但不是被斯戴福女孩儿。
百万文案 | 乖乖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