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曾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弗兰西斯卡和罗伯特的爱情固然没有到为对方而死的地步,但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到相爱,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而分别后的两人更是演绎出了“死者可以生”一般的挚爱情缘。
01
早在一九六七年,也就是离开弗朗西斯卡的第二年,罗伯特就立下遗嘱,明确指示在他逝世后,将他的一些物件寄给弗朗西斯卡,如果找不到她,就予销毁。
离开弗朗西斯卡以后的十年时间,罗伯特几乎常年在大路上,他谋求海外派遣,就为了抵抗对弗朗西斯卡无尽的思念和想要去找她的渴望,因为他要尊重她的选择。
一九七五年,罗伯特离开《国家地理》,此后的摄影就完全遵从他自己的内心了。后来他还养了一只狗,取名叫“大路”,他曾对弗朗西斯卡说自己是大路,是远游客,是所有下海的船。
一九七八年,罗伯特把给弗朗西斯卡写了一封亲笔信,将这封信和那些要寄给她的物件放在了一起。直到那个时候,罗伯特心里还在担心自己寄去的东西会不会打扰到弗兰西斯卡的生活。可是正如他自己所说,那些相机除了到弗朗西斯卡那里,别无归属,就像他和弗朗西斯卡的爱情一样。
一九八零年,罗伯特在西雅图,受圈内人的推荐,他去给一位叫卡明斯的高音萨克斯管吹奏手拍摄一张黑白相片做广告。
在为卡明斯拍摄期间,他向他讲述了自己和弗朗西斯卡的故事。他很少跟别人讲他自己的生活,但是那天他像是打开了水龙头,整整讲了一下午加一晚上。他一边说一边哭,大滴大滴眼泪往下掉。
听了他的故事,卡明斯才明白为什么罗伯特老是请求他为他吹奏《秋叶》。《秋叶》是一九六五年八月那个星期二的晚上,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在一起时听的曲子,那天晚上,他们完全拥有了彼此,进入了彼此的生命。
卡明斯对罗伯特这样一个钟情的人有了好感。他想把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的爱情和那其中的力量演奏出来。
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写了一个名为《弗朗西斯卡》的曲子,并在一个晚上演奏了那曲子。后来的每个礼拜二,罗伯特都会静静地坐在听众席,全神贯注地听这个曲子。
为了报答卡明斯写这个曲子,罗伯特把当年在麦迪逊县拍摄的罗斯曼桥照片装好镜框送给了他。
直到一九八二年的一个礼拜二,罗伯特没有来,卡明斯担心他出什么事了,他就去找他,最后在罗伯特居住的岛上听他的邻居说,罗伯特十天前已经死了。
卡明斯对这样的消息感到很难过。罗伯特有很多不寻常的地方,他知道平常人所不知道的很多东西。
02
罗伯特逝世后,弗朗西斯卡仍然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怀念着他挚爱的男人。
她小心翼翼保存好曾经和罗伯特一起共进晚餐的黄色旧餐桌,尽管家里所有人都很不解。
她在理查德死后去寻找罗伯特,没有找到。从此她开始用笔详细记录下她和罗伯特恋爱的故事和对他的思念。一共写了三大本,她才感到完成任务。
她常常会一个人站在罗斯曼桥边,有时在杉树桥边,想念着罗伯特。
自一九八二年收到罗伯特委托寄来的包裹后,翻看里面的东西已经成了她每年的生日仪式。
她把相机、手镯和带圆牌的项链放在一个特质匣子中,这是一个经过她自己就精心设计、请当地木匠制作的匣子,胡桃木加防尘封口,里面用软垫隔开,非常考究和精致。
最后一步,和当年收到包裹时一样,读罗伯特写的文稿《从零度空间坠落》。她总是在一天结束时在烛光下读。她点上一年一支的骆驼牌香烟,啜一口白兰地,然后再开始读。
她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怀念着那个叫罗伯特的男人,回味着属于他们的点滴温情。
03
一九八九年一月,弗朗西斯卡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她在一九八二年的遗嘱中要求死后火化遗体,骨灰撒在罗斯曼桥。
她的儿子迈克尔和女儿卡罗琳对母亲的这个遗愿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母亲不依照惯例要求葬在父亲的墓旁?
后来,两个孩子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包括罗伯特当年寄来的包裹。
卡罗琳读了罗伯特在一九六五年和一九七八年写给母亲的两封信,再读了西雅图的律师一九八二年的信。最后还仔细看了杂志剪页。
这一下,她全明白了,也有些吃惊。
卡罗琳含着泪水,声音有些发抖,她和迈克尔慢慢回忆起了那个叫罗伯特的摄影师。
接着,迈克尔在母亲的卧室里搜到了那个木匣子,里面有罗伯特的相机和母亲写的关于她和罗伯特恋爱的详情和对他的思念的三大本笔记,还有母亲写给他们的一封信。
他们的母亲——弗朗西斯卡在信中详细讲述了她写这封信的目的和心境,以及她与罗伯特的相识、相知和相爱。
卡罗琳和迈克尔被母亲的信震惊了,也被母亲与罗伯特的爱情震撼了。
卡罗琳这才明白,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两人深爱着对方,母亲为了家庭的责任放弃了和罗伯特在一起,而罗伯特则完全尊重了母亲的选择。这是一种多么深切而真挚的爱。
卡罗琳拿着母亲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母亲是那么的美丽,那种美不是单纯的外表的美,也不是相机拍出来的美,而是一种放荡不羁、自由自在的美,生动而活泼,这都是因为罗伯特给她带来的快乐啊。
兄妹俩喝光了母亲剩下的最后一瓶白兰地,卡罗琳默默地读母亲写的第一册笔记本:“罗伯特·金凯德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六日一个星期一来到这里。他正设法找罗斯曼桥。那是下午近黄昏时分,太很热,他开着一辆小型卡车,他给它取名叫哈里……”
《廊桥遗梦》到这里就结束了,整个故事并没有特别波澜壮阔,作者却用最少的笔墨写出了最动人的情感。
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只在一起度过了四天,这短暂的四天,却组成了两人毕生最幸福的记忆,支撑起了余生所有的孤独和寂寞。
在这份爱情面前,弗朗西斯卡找回了女儿身,又有了翩翩起舞的天地,罗伯特说:“在你之前有过几个女人,在你之后一个也没有,我并没有发誓要保持独身,只是不感兴趣。”
如果要问这样的爱源自哪里?何以如此刻骨铭心?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细数本书的字里行间,或许我们不难发现,爱其实源自两颗心灵的碰撞,源自精神上的共鸣所产生的灵魂共振。
对弗朗西斯卡来说,罗伯特就是他的知己,而对罗伯特来说,弗朗西斯卡也是。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
爱不是占有,有时甚至连爱的时间都对不上,但相爱的人一定如彩虹般绚丽,足以给你一生的慰藉和温暖。
作者:鸟语书香,热爱阅读、写作,想要以一本书、一支笔,建造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