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前几天,行车视线推送的都是些轻松愉快的内容。主编看了后就有些不高兴了,说我推送的东西没营养。所以今天行车视线编辑要给大家讲一件严肃的正经事!
依法定责的警察帅叔叔
前几天,浙江金华一位高大帅气的交警叔叔依法公正严明的对一起事故进行了责任划分。事情过后,全国各地的司机朋友们纷纷为这位交警点赞,同时还认为如此公正的判决应该在全国各地推广。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当天徐先生像往常一样驾车上班。当行驶到一个路口时,突然发现前方窜出一辆电动两轮车,他立刻采取制动措施并向左打方向盘。
可是,由于电动两轮车时速太快,两辆车还是发生了碰撞,驾驶电动车的女子摔倒在地。徐先生并未听取受伤女子朋友的建议进行私了,而是选择拨打报警电话报警。
由于电动车闯红灯行驶,因此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在电动车一方。但电动车认为自己受伤很委屈,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在受伤女子朋友不停的追问下,交警叔叔給他们来了个华丽的三连击:
1.“他有什么过错你告诉我”。
2.“正常直行通过路口的车子,你为什么一定要给他定个责任呢?因为他是机动车?那我觉得不对的,这个事故你闯红灯啊。”
3.我们不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只讲事故。我们不考虑你在这个事故中受伤,记得责任就轻。我们只针对事实说话。
这华丽的三段话,说出了多少司机多年来憋在心里又不能合理表达的心声;说出了多少苦与泪;让多少车主想起因为警察和稀泥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你们的末日到了
不管你是行人、司机还是骑行者,大家对电动自行车都有一个看法——太恐怖!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近5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8431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年均上升8.6%和13.5%。其中,多数事故都是由驾驶员在道路中违法,或驾驶超规电动车造成的。
今年,国家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的规范中对电动自行车的规格进行了严格规范,至此疯狂的电动自行车将回归理性,超规电动自行车将被打入历史舞台。
电动自行车新规格:
现款不符合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将被定义为超规自行车,这些已经被购买的自行车要怎么处理?还能骑吗?
编辑询问专家后得到这样的答复:现在的超标车还可以继续用,只是不能被视为电动自行车,是以机动车性能享受非机动车权限。今后,已购买超规自行车将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在几年内化解。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省份开始整治超规电动自行车。在整治范围内的驾驶员们,轻则接受教育,重则行政拘留。在发生事故后,如果超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出现酒后驾驶、违法驾驶等情况,则会被视为与机动车同责进行处理。
小心使得万年船,大家骑车出行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小心谨慎的行驶。
真撞上了,我该怎么办?
行车视线真的不想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过真的发生事故后,大家都不要慌。
以下是重点,是干货
1.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保护现场,穿上反光背心、摆放三角警示牌,拨打122报警,联系保险公司。如果对方伤势较重的话,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抢救伤员。
2.保存行车记录仪资料,客观条件允许时,可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像、拍照。同时要注意保护现场。
3.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要私了,一定要到交警出现后向交警说明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护现场!
4.粗略查看对方电动自行车规格,如遇超规电动自行车。根据《公安部令第104号》第37的规定,交警有权委托第三方对事故车进行鉴定。因此,可以向交警提出申请,要求对该电动车进行车辆属性鉴定。
5.如对方鉴定为超规电动自行车,那么这起事故就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事故,而是机动车与超规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在某些省份或地区还有可能被认定为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事故。
有以下几点必须牢记,全程保护现场、不要私了、第一时间采集证据。
其实电动自行车是一种非常便捷和环保的交通工具,只要我们能够按规矩驾驶、按规矩生产、按规矩销售的话,它就是造福全国人民的小福星。
行车视线认为,改善交通环境需要多方努力:
1.驾驶者遵纪守法,不逆行、不超速、不乱钻。
2.执法者出了秉公执法外,要加大宣传教育。
3.生产者对产业进行升级,不产超规电动自行车。
4.销售者不销售超规电动自行车,且工商局要针对此类商品进行全方位监察。
希望我们的交通环境越来越好,事故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