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在读一本历史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作者是高阳。这本书有130万字,我连续看了几个月,每天有时间就看几页,到现在看了一半左右。
我原来是顶惧怕长篇历史小说的,字多人名多,一口气看不完,要看很久,看到后面就没了耐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尽管后面还有很多页等着我,但是我一点也不着急,一个字也不想错过。这本书博大精深,任何人在阅读的时候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指和官府勾结,获得好处的商人。胡雪岩对左宗棠军务的支持引起了慈禧的注意,御封其为四省税务代理总管,后又御赐黄马褂,封为一品顶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这本《红顶商人》,讲述了年幼家贫的胡雪岩得到浙江巡抚王有龄赏识,成为浙江巨富,后来王有龄兵败自杀,改投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成为富甲天下的富商巨贾。由于政治斗争,左宗棠失利,在三天之内胡雪岩的巨额财富分崩离析,没出两年,一代名商胡雪岩就郁郁而终了。
01事件脉络清晰
《红顶商人》,全书围绕着胡雪岩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几十件事情,一件件一桩桩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看胡雪岩如何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跨过难关,闯过美人关,辅助王有龄、左宗棠等官员破解难题,在晚清萧条的市场环境下,开药房、丝店,办钱庄,并把一群智谋人士拉拢到自己身边。
一个庞大的智囊团甘为胡雪岩所用,因为胡雪岩懂人性,识人心。贪钱的送钱,爱色的送女人,重情义的真心对待。针对不同的人,胡雪岩都有法子将他收拢,大家也真心敬佩胡雪岩。
02人物刻画鲜明
作者高阳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对于外貌描写着墨不多,但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一章中对初登场的胡雪岩是这样描写的: “小胡生得一双四面八方都照顾得到的眼睛,加上一张常开的笑口,而且为人"四海",所以人缘极好。”这句话中的“四面八方都照顾得到的眼睛”和“一张常开的笑口”,就把胡雪岩灵活热情豪爽的性格展露无疑。
文中对未入仕途的王有龄是这样描写的:“三十岁的人,潦倒落拓,无精打采,叫人看了起反感。”一句话,就把王有龄穷困潦倒失意的形态描述得一清二楚。简单不琐碎,精炼而值得反复玩味。这些都和作者深厚的文字造诣分不开。
03道理讲解透彻
胡雪岩凭什么在萧条败落的晚清,在太平天国、小刀会、洋人轮番闹事的晚清,能够打通层层关节,办成一件又一件难事,还是因为他深谙人性,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作者高阳通过事件叙述、心理描写深度剖析了胡雪岩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简单总结了胡雪岩成事的10点思想,列出如下。
001寻靠山
先后寻了浙江巡抚王有龄和闽浙巡抚左宗棠作为靠山,开创遍及全国的事业。
002宁早勿迟
凡事做在前面,想到前面,赶早不赶迟。
003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
尤老五控制漕帮,对于舟船运粮送货利益攸关,所以胡雪岩倾心结交。此外还结交了郁四、稽鹤龄等人,他们在钱庄、生丝、官场等方面可以极大地帮助胡雪岩。
004吃亏就是便宜
在钱粮方面,胡雪岩从不斤斤计较。天下的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存心厚道,才能后福方长。
005人以役物,不可为物所役
“人以役物,不可为物所役。”这句话出自胡雪岩在和阿珠谈恋爱的时候。胡雪岩买了礼物送给阿珠,阿珠觉得很珍贵,舍不得拿出来用,于是胡雪岩劝慰阿珠:心爱之物固然要当心被窃,但为了怕被窃,不敢拿出来用,甚至忧虑,处处分心,这就是为物所役,倒不如无此一物。
这句话让你想起了什么?反正我想起了我和手机的关系。
006事缓则圆
在大事面前千万别冲动激进,给自己回缓的余地,就有可能看清脉络,事情也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心太急反倒生出意外的障碍。
007无所事事,坐享清福,绝不是善策
满足于现状,坐吃等死,并不是一个好计策,要未雨绸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008 创牌子最要紧
清朝末年,世间不太平,到处官匪争斗。胡雪岩想要开药房,怎样把药房的牌子一炮打响?胡雪岩采用了送“诸葛行军散”的方法。胡雪岩说:“我想做生意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创牌子最要紧,我说送药,就是为了创牌子的。”
009要事为先
胡雪岩在官场商场和江湖里都是极其重要的人物,经手的事非常多,得分清轻重缓急,把事情一样一样来办好。厉害的人都是自律的人,也都是时间利用的高手。
010眼光放远
胡雪岩认为: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关注点只在自己身上?
常听人谈起一句话:做事要学胡雪岩。胡雪岩凭借着智慧权谋之术,从一个寂寂无名的钱庄伙计,通过借力借势借名气,赤手空拳在商场上搏击,最后成就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代巨贾。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就,是因为他有做人做事的绝学,使他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这些做人做事的绝学,就体现在作家高阳所写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书中。看《红顶商人》,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始终积极主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