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别看世界那么大,其实也就是一个村!190多户人家住在小小的地球村里,为了宅基地你的多我的少,分得地他的好我的差,甚至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大打出手的情况不在少数。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美国和伊朗这两家如何从“为爱鼓掌”的情人,成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仇人。
伊朗:我家里有矿!还想从“老村长”和“流氓”的霸占中解放!
伊朗属于地球村最早的住户,距今大概有5000年的历史,石油储量全村第四。古代在中国称为波斯(对,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发源地),老祖宗比较牛x,当时属于全村的狠角色,打服了周围很多邻居,还曾经建立过波斯帝国,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三个村小组。辉煌的历史让全家人都无比自豪,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拥有强大的家族精神和大国意识,不过近代就混得比较惨了。
自19世纪开始,伊朗的恺加王朝(1779年—1921年)和大清国这个败家子一个衰样,虽然家里有矿富得流油(人家可是真流油),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的伊朗如同娇滴滴的大姑娘一样,免不了被村里的恶霸流氓霸占,割地赔款一个都不少,实际上处于地球村“老村长”英国和“流氓头子”俄国半殖民的状态。
可谓乱世出英雄,1921年的时候,突然间伊朗横空出世一位踩着七彩祥云的英雄,这就是礼萨·汗。
这位英雄大体类似当时中国东北军的张作霖,同样都是当时国内的高级军官,同样的能力出众,也同样都是列强选择的代理人。结果不同的是张作霖明里暗里反对日本殖民中国的计划,被日本暗杀,而礼萨·汗则利用英国影响力,成功发动军事政变,武装夺取了政权,又通过系列战斗搞定了各地军阀,最终推翻了恺加王朝,建立了带领伊朗走向光明的巴列维王朝。
后来礼萨·汗上台以后,通过利用国际矛盾,在英国和苏俄之间玩起了平衡之术,使得英国在伊朗的势力逐步退出,又在政治、经济、法律、土地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伊朗国力,一度恢复伊朗往日的荣光。
其实,介绍这段历史主要有三个意思。
一是当时的英国、俄国(后期的苏联)一直控制着伊朗经济、社会、政治各个方面,对伊朗影响巨大,也同时留给伊朗巨大的心理阴影;
二是伊朗的领导人脑子非常活络的,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自身孱弱的国力,不存在啥完全自力更生的想法,对有靠山找靠山,有大腿抱大腿的行为没有丝毫心理压力,毕竟当时的伊朗领导人就是这么上台的;
三是长期处于半殖民的状态下,非常渴望完全独立,同时想利用丰富的石油储备去做中东那嘎达的老大,完全恢复波斯帝国往日的荣光。(想想咱们天天心心念的不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件事的)
这些想法就为了伊美之间勾勾搭搭打下了基础,不过又想抱大腿借东风,又想独立自主、地区称霸,这种矛盾思想也是“美伊”联姻破裂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我们一会再进行分析。
伊朗:豺狼没赶走,又来了虎豹,想要独立自主咋就这么难?
独立自主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伊朗来说更是如此。时间再拉回1925年礼萨·汗建立伊朗巴列维王朝初期。这位当时伊朗的领导人拥有非常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非常想谋求伊朗的独立的,不过现实不允许啊!
伊朗家里有矿,可也真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石油既让伊朗家富得流油,也让村里的个个狠人觊觎。而礼萨·汗上台这个时间点非常巧,正在处于全村第一次群架和第二次群架之间,“老村长”英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美国当时虽然家里的工业比重超过了英国,可是“老村长”威望仍在啊,全村的还是英国最有钱,拳头最硬。另一方面,俄国他们家,不对,那时候应该叫做苏联,本来因为家里后院起火已经停止欺负伊朗了,没想到人家把家务事搞定后,摇身一变成为苏联,再一次卷土重来,重新返回伊朗家里作威作福。
一个仍然是全村的“老村长”一个是改头换面的“老流氓”,俩人在伊朗家里斗得厉害,都想要霸占伊朗家里的石油资源。礼萨·汗这个郁闷啊,怎么才能让这两家不那么的肆意妄为呢?
反正不能反抗就我就享受吧!伊朗琢磨着:俩人也是造,三人也是来,我再主动找一家服务服务,和英苏之间搞一下大国平衡。你们三个人一起霸占我,新来的怎么也得客气客气,英苏两家肯定不如以前玩得那么辣手摧花了。
礼萨·汗看上了全村一战后的强势崛起的精神小伙德国,抛下橄榄枝,主动和德国交好,并从德国家学了不少技术也借了不少钱,19世纪30年代德国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
不过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德国这个精神小伙实在太精神了,竟然想武力“制霸”全村,结果被美苏英法中组成的“boys”团队按在地上摩擦,伊朗也顺便吃了挂捞。
1939年9月,村里第二次群架开始后,伊朗既不敢招惹英苏,也不想得最好的朋友德国,就说:我保持中立,你们打你们的,我谁也不管,谁也不帮。
可是,想要在那场全村性级别的群架保持中立也得有实力啊,英苏一琢磨,你说中立就中立啊,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谁知道哪天你就偷偷钻进德国的被窝去了。
于是1941年,英苏两家直接闯入伊朗家里,直接把伊朗家里给控制住了,还逼着早就看着不顺眼的礼萨·汗退位、流放,这下感觉多踏实。
而美国看着眼热啊,然后在1942年以和英苏同是“boys”组合盟友的身份,同样“做客”伊朗家中,住下也就不走了。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个村委决定在伊朗家中的德黑兰召开一次村委会,史称“德黑兰会议”。在这个可以成为全村历史上最重要之一的村委会上,虽然是在伊朗家里开的,不过作为东道主的伊朗,只能乖乖在门外站着,当好服务员,踏踏实实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关于自己的家独立的事,可没有半个村委关心。
当“高富帅”遇见“白富美”,美伊之间开始你侬我侬的“蜜月期”
第二次全村群架结束后,很多和伊朗一样被殖民的邻居都独立了,可伊朗家里还是有着英、苏、美三家“客人”霸占着,这可怎么办呢?
第一条道路,完全独立自主,把家里的豺狼虎豹全都赶出去。这条路其实伊朗还真付诸实践过,不过失败得很彻底。
1951年,伊朗家庭首次通过投票选出了一个首相摩萨台。这位家主上后来直接就宣布伊朗境内所有的石油归为伊朗家自己所有。意思就是……英、苏、美都滚蛋吧!!我们家的石油我们自己说了算,自己赚钱自己花。别人家一毛钱便宜都别想占了。
可是,霸占伊朗的“客人”们哪能同意,英美两家的“保安大队”cia和中情六处直接在伊朗搞政变,把伊朗家当时的一把手摩萨台直接干下去了,再次扶植了巴列维重新上台。
剩下的问题就是伊朗打算在英美苏三家中抱哪条大腿的问题了。
苏联第一个被排除了,苏联这位老大哥当时热衷于推销自己家里的管理模式,想在伊朗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对有着强烈宗教信仰的伊朗绝对不能接受。
而在英美两家中,伊朗最终选择“新村长”候选人之一的美国。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伊朗重新上台的巴列维家主十分感激美国在1953年背后搞的政变,也希望美国能继续帮助自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第二,美国对石油利益分别比英国好太多,卖石油得到的利润,英国只给伊朗15%左右的利润,而美国给到50%;
第三,美国当时逐渐成为“自由世界”派的老大,谁不愿意和老大一起干啊。
而从美国来说根本不关心伊朗家是怎么想的,一方面美国希望源源不断从在伊朗家里获得利益;另外一方面,美国需要在西亚找个利益代言人,抵抗苏联“红色世界版图”的扩张,控制中亚地区,甚至将影响力扩张到整个阿拉伯世界,而与苏联有过节,且边界接壤的伊朗绝对是个最佳人选。
就这样,郎有情、妾有意,美国给了丰厚的彩礼,大量资金技术流入伊朗,让伊朗一夜暴富,而伊朗对美国也没得说,随意在自己家里进出,而且给予美国人在伊朗超国民待遇,这“两口子”蜜月期的时候甜蜜得都让人肉麻……
变了“心”的两人,因为真心爱过,分了手也就再也不能变朋友
如此甜蜜的两个人怎么又变成仇人了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人变了心。
美国变心说起来很简单,美国在60、70年代渐渐坐稳了村里“自由世界”派的老大以后,管的事也多了,能力也大了,能“勾搭”的人家更多了。慢慢对伊朗这个“小妾”也没那么重视了。
而且1977年美国新家主民主党派,与国际事务相比更加关心国内经济,也更讨厌伊朗这种家长专制的国内制度。说白了,我能自己能勾搭的妞多了,我还那么在乎伊朗干啥,再说我是老大了,伊朗这小妞,你还能咋滴!
而伊朗的变心可就猛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直接被干翻了,死对头当上了家主。
为啥巴列维王朝被干翻了呢?
第一,巴列维王朝在美国的支持下垄断家里的石油买卖,变得极度腐败,马车都镶钻,马桶都是纯金的,修个坟墓都用10亿美金,被家里其他人,特别深劳苦大众极度仇恨;
第二,巴列维王朝向“自由世界”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整个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结构变得极度不稳定。
第三,被宗教信仰的大“头头”不断攻击。巴列维王朝在伊朗家里推行就是世俗化,大概意思就是过着世界上大部分人,不被宗教教义束缚的生活,家里人都还俗,女人该露脸露脸,该露大腿露大腿,所以当时伊朗十分开放。
然而伊朗毕竟是个伊斯兰国家,大阿亚图拉霍梅尼相当于一个中国寺庙中的主持,德高望重,教众甚多,希望整个伊朗仍然保持“出家”状态,每天“吃素念经”,所以在15年流亡期间针对巴列维王朝不断攻击,最后利用伊朗境内8万清真寺传教和18万教徒于1979年推翻巴列维王朝,回到伊朗掌权。
伊美“变心”以后为何没有和平分手,而是成为仇人了呢?这个和伊朗的新家主有很大关系。当然美国还是美国,你懂的!
1979年回到伊朗掌权的霍梅尼对美国没有任何好感,因为巴列维王朝逼迫他流亡15年,而巴列维王朝就是美国支持的。而且作为宗教头目的霍梅尼认为当时伊朗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都是由于美国文化入侵导致的,美国就是“万恶之源”。
1979年,巴列维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小巴列维,看到霍梅尼回到伊朗后,连忙逃往美国家里,并且想要治疗自己的癌症。就因为小巴列维在伊朗太不得人心了,所以伊朗的学生冲进美驻伊朗大使馆扣押66名使领馆人员逼迫美国交出小巴列维。
美国当时基本上可以说是“新村长”了,在国外使领馆人员被扣留,我不要面子了啊!不过还是找当时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说说情,让他帮忙说句话,赶紧放了在领事馆的伊朗人。结果,人家霍梅尼回句话直接说,伊朗这帮孩子干得漂亮!!
美国简直就无语了,啪啪啪被打脸啊,直接和伊朗关系就崩了。1980年直接断交,还顺手就扶植了伊拉克的萨达姆对抗伊朗,基本上美伊之间从蜜月到打脸的过程也就介绍完了。
总结
为什么伊美之间会从蜜月到翻脸?
伊朗抱大腿的行为和“大国情结”心态上的矛盾是重要原因。伊朗想发展,走的不是独立自主的道路,而是依靠美国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又想在地区称霸,不得不又和美国硬干起来。
如果一开始就和外来势力硬干,根本就不会存在与其他国家过于密切的关系,而安于现状也就会不断讨好美国,不会采取硬干的态度。而伊朗如果没有石油,也难以发展成为地区大国,美国的列强也不会多看伊朗一眼。所以,国际关系中,只看利益而没有什么道德,只有强弱没有什么正义。
从伊朗和美国这一段历史,已经成为地球村村委的中国,又能学到什么,选择什么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