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凌晨四点,万籁寂静,莘松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忽然亮起了灯,民警李金忠早早到了单位,打开灯的他拿起一叠材料翻了起来,今早他和组员就准备动手去抓捕嫌疑人,几分钟后,组员陆续到达。
今年48岁的李金忠已经自觉养成了每周两到三天的“加早班”。被同事们称为“老黄牛”的他从警至今抓获的嫌疑人已经成百上千,“只要在公共视频中出现过的,肯定跑不了。”他的徒弟陆恩翔说,这份自信来自老李的“底气”。
闵行公安分局莘松派出所民警 李金忠
同事口中的“老黄牛”
老李说这个“雅号”真是谬赞,自己没有100%必破的能力,只能做到无限接近全破。虽然没有机会天天参与惊天动地的大案,但是老李热衷于此,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会觉得累的,因为就是喜欢。”
多年前的一天晚上,辖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件,老李第一时间到了案发现场查看公共视频。那是一家旅馆的前台,一名男子戴着口罩在前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拔出藏匿的凶器,翻入前台抵住收银女子胸口,挟持着她抢走了保险箱里5000余元现金,随后逃离了现场。
老李判断这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立即一路通过公共视频追踪嫌疑人去向,直到嫌疑人进入小区,由于当时的小区安防设施还不够完善,线索至此便中断了。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老李又返回旅馆仔细查看起作案视频,他坚信嫌疑人一定留下了什么痕迹。
一遍又一遍地快进、慢放,无数的画面在老李的眼中闪过,忽然画面停住了,老李凑近屏幕仔细观察,那是一双有明显特点的运动鞋,鞋子侧面模糊的“√”形图案在视频放大后格外显眼,老李立即拍下照片发到小区的联络群,询问是否有见过穿着这双鞋的男子,不到十分钟就传来了好消息,有人刚在附近浴室见过此男子,老李将线索报告专案组时,大家还都不敢相信,最终成功在浴室抓获嫌疑人。
老李表示,“侦查工作是门技术活,每天反反复复地看,一个场景来来回回地看,可能关键的画面就那么一帧,没有过人的耐性和执着,就抓不住那些蛛丝马迹。”
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离高考只剩一个月的小沈没想到,装有整套复习资料的手机在丢失当晚就回到了自己手里;76岁的朱老伯没想到,陪爱人看病时被扒走的百元诊费被追了回来;被偷蔬菜的小商户更没想到,就那么一兜土豆,李警官竟然真的当案子做,循迹追踪找到了毛贼。
群众说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认真记住,再小的求助都认真解决,这句“贴心人”不是自诩,而来自于群众“赠送”。
2021年5月29日,余女士神色焦急跑至派出所求助,称其有轻生念头的父亲4小时前离家至今未归。老李迅速走访排摸,扶着发抖的家属到疑似走失区域的街道和小区一个一个搜寻。
在沁春路355弄河边发现老人时,十步开外的他神色仓皇,正紧紧抓住河边的护栏,见人走近,竟一只脚跨出护栏外……这一瞬间,余女士赶紧向父亲跑去,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老李警官竟比自己这个亲女儿反应还要迅速,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抢先一把抱住了她父亲。仿佛“劫后余生”的余女士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激“李警官,哪能谢谢侬好,送钞票好哇”,老李哭笑不得。
三天后,一副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派出所,“李金忠警官急百姓之所急的工作态度,以及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家感谢之情无以言表,仅仅能借一寸方纸表达。”
他称自己“不服输”
平均每天至少要看4个小时“无剧情电影”,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场景切换,更没有特写镜头。但老李凭着敏锐的职业嗅觉和异乎寻常的专注力,总能捕捉常人无法觉察的“蛛丝马迹”。
今年11月,报案人因挡风玻璃被砸来所,希望能尽快找到索赔对象。而“作案元凶”,赫然是一枚钢珠。这一杀伤力巨大的隐患让老李心头一紧。事发凌晨,钢珠又是从远处击发。正当毫无头绪的时候,他从现有资料中逐帧逐秒回看,在没有任何人影的情况下,凭着转瞬即逝的两秒钟、一双手,迅速确认了击发对象。
他不断在十几年工作中总结经验,通过逆向思维自创黄金48小时内“一定,二核,三追”的快侦快破技战法,上半年辖区的一起盗窃案,他所在的队伍熟练利用该技法仅40多分钟便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报案人刚做完笔录还没踏出派出所,老李已经把失物送到了他手里,“这么快!”,报案人简直不敢相信。
报案人收到失物
老李知道,靠走捷径“攒”不来群众的安全感,只有踏踏实实办案、用心用情工作,才能换来群众的安心和妥帖。小案连着民生,破案关乎民心。老李自己的微信名叫“精忠报国”,也许这就是他内心深处朴实和简单的真实想法。
作者:区公安分局 吴文婷
编辑:汪婷婷 杨昊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