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紫川》是旧网络小说界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老猪与2002年连载的一部奇幻战争小说。故事发生在西川大陆,可以按地域可以划分为人类本土、魔族王国以及远东地区。
人类本土有三个国家分别是紫川家、流风家以及河丘林氏、远东地区则主要生活着大量的半兽人、蛇人、矮人、精灵怪、龙人这六个种族、位于北方的魔族王国则对人类富饶的土地垂涎三尺。
故事情节围绕着“紫川三杰”即紫川家族的养子紫川秀、帝林、斯特林之间的乱世兄弟情进行的。故事情节在悲壮沉重与轻松诙谐之间把握得极好,书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如看似不着调却才能过人的紫川秀、心狠手辣却重情重义的帝林、正直而光明磊落的斯特林、忠诚廉洁的原远东军统帅哥应星、自私自利、叛国投魔的原远东军副统领雷洪等等。不得不说老猪塑造人物的功力真好有时寥寥几笔便将一个鲜活的角色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众多人物中,有一人对整部书的故事走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强盛一时的紫川家的衰败跟他脱不了联系,他就是紫川家第八代总长紫川参星。
在紫川参 星统治期间,紫川家的衰落与两次严重内耗脱不了干系,即帝都流血夜所引发的远东变局与红色报春花事件所引发的“三杰之乱”。
一、帝都流血夜—远东变局
在紫川前期紫川参星的表现可谓是老谋深算,忍辱负重多年一举将权倾朝野准备篡位的杨明华及其党羽铲除,说起来杨明华也是可怜手下最信任的罗明海与帝林都是紫川参星的卧底……
然后纵容帝林在帝都大量清洗杨明华的党羽,本来按照帝林的的打算最多也就杀五千多人,但随着杀戮的继续,杀红眼的帝林麾下官兵逐渐开始不受控制向平民以及无辜的官员挥起了屠刀,最终数百名家族高级官员与三万多无辜平民与士兵死在了这场屠杀中。
就连同为卧底的罗明海家人也被帝林麾下的军队所杀。
关于罗明海全家被杀一事,有人猜测紫川参星忽略了此事,也有人猜测是紫川参星故意为之让罗明海和帝林彼此仇视,方便制衡。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情况更为靠谱。
帝都流血夜的屠杀持续到了第二天中午才结束,帝都流血夜的死伤人数虽多但对于势力庞大的紫川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之后紫川参星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借刀杀人坐视被杨明华拉拢的远东军副统领雷洪率军袭击返回远东的哥应星,导致哥应星身死。
哥应星是上任总长紫川远星时代留下来的臣子,对紫川家可谓是忠心耿耿。在担任远东统领期间对外多次抗击来犯的魔族,使得魔族未得远东一寸土地、对内与权倾一时的杨明华周旋六年之久,使得杨明华不敢弑君夺位。
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堪称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在紫川参星的眼中却只有威胁。
因为杨明华一死哥应星这个掌握整个紫川家最强军事集团的远东军统领就成为了紫川家族统治的最大威胁。
唐川不假思索地回答她说:“那是明摆着的事情:杨明华收买雷洪不可能瞒得过罗明海这个头号心腹的,然而却没有人通知哥应星要防范雷洪的伏击——这很明显这是紫川参星的意思。杨明华死后,权利的均衡被打破,威望高得人心又正直的的哥应星就成了紫川参星的心头刺。”
“哥应星对家族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等于说是死在自己效忠的对象手上的,这还不怨啊?——你们当时就一点看不出来?不会吧,这么明显的事情…”
但紫川参星在除掉哥应星后却没注意到,哥应星一死谁有能力和威望能代替哥应星来为紫川家镇守这个充斥着人类、半兽人、蛇人、矮人等种族的野蛮之地。
在紫川参星看来雷洪及其麾下的二十万叛军只是一次边境上的小叛乱算不得什么问题,便让远东军其余两个副统领罗波与林冰率军讨伐雷洪叛军。
紫川参星的想法其实也不算错,唯一错的就是忽略了雷洪叛乱的地点是远东。
在远东内部,有因为人类疯狂剥削而食不果腹的半兽人、龙人、蛇人等非人类种族对人类刻骨铭心的仇恨。
在远东外部,有一直对人类土地垂涎已久的强大的魔族王国。
复仇心切的林冰等人为了尽早铲除雷洪叛军,抽调远东各省的守备军导致远东各地守卫薄弱。
最终导致半兽人的叛乱迅速蔓延至远东全境,紫川家多次镇压均告失败。
在赤水滩雷洪叛军与远东各种族联合军联手击溃了30万远东军主力,只有不到五万余人狼狈撤至瓦伦要塞,远东局势骤然失控。
紫川家族为了镇压这场叛乱,先后调集了中央军、黑旗军以及各路民兵部队进入远东平叛,逐渐控制住了局势,结果北方的魔族王国突然出兵百万迅速歼灭远东各地的紫川军。仅月亮湾一战就有十万紫川军惨遭屠杀,整个远东近四十多万紫川军人死在了魔族手里。
“现在,资料基本上已经齐全了—声明一下,这是按照最保守资料统计的,还有很多我没注意到的可能遗漏了。”哥珊将手上白纸高高举起,上面一个大大的红色数字连瞎子都看得清楚:1060000“一百零六万!各位大人,一百零六万!”一片寂静中,只有哥珊略显沙哑的嗓音在仿佛空无人迹的会议室中回荡。
为了平定远东叛乱,紫川家将士前前后后折损一百多万,结果远东被魔族占据,远东这个防御魔族的前哨站成为了魔族进攻人类本土的前进基地。若不是紫川三杰力挽狂澜或许紫川家就要成为历史了。
可以说因为紫川参星对哥应星少说了一句话使得紫川家前前后后损失了一百多万士兵,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如果哥应星还活着,紫川家肯定不会输得那么惨。
二、红色报春花—三杰之乱
随着《紫川》剧情的发展,紫川家最终反攻魔族本土,解除了魔族的威胁。但外患一除内斗又开始了。
如果说帝都流血夜引发的远东变局是动摇了紫川家族的统治根基,那么红色报春花所引发的“三杰之乱”就是彻底摧毁紫川家的统治根基。
事件的起因是“紫川三杰”中的大哥帝林在卫国战争立下不世功勋的同时其麾下势力也在飞速膨胀,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再加上紫川宁也看不惯帝林平时心狠手辣的作风,于是便向紫川参星建议罢免帝林,结果身为家族总长的紫川参星直接一步到位直接让罗明海与林迪伺机刺杀帝林,结果帝林棋高一招逃出生天后,直接起兵造反。
先秘密派人将驻守帝都的中央军高层军官屠戮一空,然后调集麾下宪兵攻进了总长府,使得紫川参星自杀、紫川宁狼狈逃出帝都。
而驻扎在帝都不远处的达克城内的远征军也好不到哪去,统领斯特林被帝林骗出军营意外身死,文河、斯塔里等军官被明升暗降,丧失了军权。
至此紫川家的统治中心帝都—燕京被帝林所控制。
帝林又在文河发动起义平叛后,意识到远征军的威胁,于是便对这支汇集了几乎所有紫川家精锐部队而组成的远征军展开了清洗,于是那些对紫川家族忠心耿耿的将士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几乎百不存一。
监察厅在整个燕京军区展开清肃。参加兵变的自不待说,虽然没参加兵变但事先知道兵变而不报告的,逮捕;同情兵变的,逮捕;与兵变官兵关系密切的,逮捕;部下有人参加兵变的,逮捕;上司参加兵变的,逮捕;与兵变官兵有亲戚关系的,逮捕……几天时间里,二十五名旗本级以上的高级军官被逮捕,其中包括了功勋累累的老将斯塔里副统领,方云副统领本来也在逮捕名单上,但文河兵变失败那天,他就悄悄的失踪了。
可以说帝林这一手直接断掉了紫川家族在军方的支持,没有军方的支持任何政权都犹如无水之萍。
可以说局势发展到这种程度,紫川参星可谓是“功不可没”。
首先,紫川参星在意识到帝林的威胁后才决定除掉帝林,那么紫川参星早干嘛去了,帝林的实力与威望是在帝都保卫战之后才开始飞速膨胀。
在这之前一直有罗明海与帝林之间互相制衡,再加上紫川参星的暗中偏帮才没有给帝林做大的机会。
而在魔族兵临帝都城下后,紫川参星身为总长直接跑到后方旦雅去成立战时首都,让年轻且缺乏经验的紫川宁与帝林负责守卫帝都直面魔族兵峰,没有留下能够制衡帝林的人(哪怕把罗明海留下来辅佐紫川宁也好)。野心极强的帝林不趁机扩大势力才怪,还显得合情合理:战时叫更好调动资源的守卫帝都,战后就以清除叛逆为由排除异己。
第二,刺杀帝林的时候通知军队做好准备。紫川参星在决定弄死帝林时担心消息走漏,以及与帝林关系极好的斯特林的反对就没有通知军队做好准备。这事虽然看起来合理但仔细一想却是整个行动中最大的败笔。如果刺杀成功,那帝林麾下的宪兵部队会不会失去控制对帝都造成破坏?(帝都流血也就是他们干的)、如果刺杀失败就要面临帝林的反扑了,无论刺杀成功还是失败军队的作用就变得相当重要,如果担心消息走漏那可以提前将消息告诉那些在军中的心腹,让他们做好准备。我不信身为紫川家的总长会连几个心腹都没有。如果有几个心腹知情,那么中央军的高级将领就不会被帝林轻易地暗杀,远征军诸将也不会被帝林忽悠地交出了军权。在书中帝林动手时,负责守卫帝都的中央军军官可谓是毫无防备甚至大部分都不在军中,有些军官死里逃生后竟然还跑到帝林的地盘宪兵处去自投罗网。
中央军驻扎燕京第五师师团长宁真旗本喝醉了酒,在回家途中遭到一伙没表露身份的军人刺杀,在护卫们的拼死掩护下,他侥幸孤身逃脱。但不幸的是,他逃脱后的第一反应是向附近最近的宪兵处报案,他嚷嚷道:“快来人啊!我是第五师师长宁真,刚才有人袭击我们,快出去抓住他们!”结果,宁真惊讶的看到了几个宪兵笑容古怪的朝自己围上来,他们看起来有点面熟,身上血迹斑斑……
总之,在我看来紫川参星是一个优秀的阴谋家而非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严重缺乏大局观只注重于家族利益,甚至为了家族利益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正是因为他的种种短视的操作使得紫川家逐渐衰落,人心不稳以至于身为总长的紫川参星在旦雅被魔族围困时,紫川家的西南贵族竟无一人出兵勤王,还是靠着紫川家多年的死敌流风家出兵击退魔族才解了旦雅之围,这或许就是对紫川参星这位紫川家八代总长执政成绩的最大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