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文首发动画学术趴
“即使年过半百,他依旧有着熠熠生辉的少女心。如诗人一般歌颂着影像的魅力,这份浪漫与诗意便是浅香守生的坚持。”
随着四月新番的到来,时隔6年再度回归的《花牌情缘3》也落下了帷幕。即使动画过去了这么多年才推出续作,该作却依然有着极高的人气。
细致而精彩的歌牌比赛、角色之间青涩而朦胧的情缘,就像一位多年重逢的老朋友,让粉丝感到十分的怀念与亲切。很多人纷纷大呼“又要等多少年才能看到第四季。”
歌牌本身就是一项小众而复杂的日本本土竞技,要把这项竞技运动真实地还原出来,并做得生动有趣,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虽然有着这样特殊的题材,《花牌情缘》系列动画的评分却一直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有些讶异。
事实上,在《花牌情缘》动画交出如此优质的答卷背后,离不开一位居功至伟的人物。他就是该系列动画的导演浅香守生。
浅香守生是何许人也?
一些读者可能会对这个名字略有耳闻——倘若我们回顾他的导演履历,《魔卡少女樱》《nana》《俺物语》《人形电脑天使心》《青之文学 人间失格篇》……屏幕前的读者或许会默默感叹,他竟执导过这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
《魔卡少女樱》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因为浅香导演执导过很多少女漫改动画,再加上他听起来显得较为女性化的姓名,不少人也一度误会了他的性别。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位用独特的影像魅力,描绘少女的纤细与含蓄的动画导演。
少女的心路,浅香守生的旅途
浅香守生1967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其少年时代正逢御宅文化的黄金时代,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他便喜欢上了动画。他大学考入了大阪一所设计专业的专科学校,随后便进入了动画公司madhouse。
刚进入madhouse期间,浅香守生还只是在干助手之类的活,在动画《火之鸟 大和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平田敏夫(《恐怖宠物店》)对最后演出部分的执着,让其感到深深的敬佩。
平田敏夫
浅香守生此后又以平田敏夫助手的身份,参与了他的多部作品。随着不懈的努力与学习,1989年浅香守生首次在《森林大帝》担任了演出(即动画的单集导演),随后便在《以柔克刚》中正式以演出家身份出道。
当时的madhouse是个演出巨匠辈出的公司,社内一直有培养年轻演出家的企划,于是在1993年的漫改动画《pops》里浅香守生被提拔为导演,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
少女心,是浅香守生导演生涯的起点,同时也是贯穿其导演生涯的核心要素。即使浅香守生并非只会拍以女孩子为主视角的动画,但其细腻的少女情怀描绘,确实是浅香守生作品中非常明显的标签之一。
《pops》是改编自育江陵原著的同名漫画,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三岛岳志与女主人公药子、梢子三人间三角恋关系的纠葛。企划定下来的,是把原作数卷内容改编成31分钟的ova,所以如何进行内容大幅度的取舍是一个难题。
在该作的改编当中,浅香守生有意识地通过药子大量的内心旁白,去呈现女孩子细腻的内心思绪,同时通过四季不停更替的背景,去衬托角色心中的情感。
《pops》里的三角恋胃疼场景,四季变化与女主人公的大量内心独白,都很好的契合情节所应有的情绪起伏
其实在执导《pops》时,浅香守生在很多方面还是相当稚嫩的,况且还要把原作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因此不管是浅香守生还是育江绫,都对这部ova有些许意犹未尽。
而不久之后,谁都不曾想到,浅香守生与漫画组合clamp的相遇,成为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重大转折。
1994年,madhouse曾为clamp制作了一部6分钟左右的短篇动画《clamp in wonderland》,随后在clamp的主题活动上作为特典影像播放。当时,该片就是交由浅香守生执导的。
这部短篇动画主要是将1994年前clamp的多部作品串联起来,拍成一个大杂烩mv。在主题活动那天,浅香守生遇见了clamp的核心成员大川七濑。大川七濑让浅香观看clamp所创作的漫画,他就一口气看了一整箱的漫画,然后便被《魔卡少女樱》吸引了。
后来madhouse接到了《魔卡少女樱》的动画企划,浅香守生因为上述的因缘际会,也自然而然地被提拔到监督的职位。1998年,这部名垂青史的传奇动画诞生了。
《魔卡少女樱》的人气以及质量相信完全无需笔者多言。它是许多动画爱好者的童年回忆,女主角木之本樱有着“童年女神”“初代萌王”“b萌新王”等诸多称号,在中国与日本的动画观众心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浅香守生对于《魔卡少女樱》动画巨大的成功而言,是功不可没的。动画相对于原作漫画进行了较大的改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是在他与clamp的协商合作之下,诞生了一部崭新的《魔卡少女樱》。
浅香守生改编的思路之一,就是让整个作品有一种“女孩子的日常故事”的基调。相对于叙事节奏较快的原作,动画的故事则更加细水流长。大量细腻的日常丰满了小樱与其身边角色的形象,配合上浅香守生各类独特的演出手法,放大了《魔卡少女樱》里所有角色之间关系的情感魅力。
相对于漫画只出场19张库洛牌,动画则出场50多张,并且拥有不少原创回。比如第16集《小樱与回忆的彩虹》,就是通过小樱在曾外祖父的别墅里的相遇,引出了一些关于小樱妈妈的故事。这集原创回填补了漫画里对小樱爸爸妈妈过往的描绘的缺失,淡淡的氛围与多代人之间的回忆打动了许多观众。
小樱通过库洛牌所间接制造出的彩虹,让曾外祖父回忆起自己的孙女(小樱的妈妈)也曾与他一起看过彩虹,这份跨越世代的巧合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这或许便是浅香守生心中青涩而甜蜜的少女心路,洋溢而出的少女感征服了所有屏幕前的观众。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在此之后对《人形电脑天使心》《花牌情缘》的改编也是如此。
《人形电脑天使心》
可是,女孩子的故事并非永远局限于青春期的视野,在改编《nana》和《神枪少女》第一季时,浅香守生则深入地挖掘了女孩子更为成人化和复杂的一面,展现了她们独立而柔弱的心灵。
矢泽爱所创作的少女漫画《nana》当年以充满着背叛、肉欲、利益等要素的剧情,演绎了两位都市女生复杂的人生。浅香在改编时候则更多地去考虑了面对巨大压力时,两位女主人公的无助与选择,展现了独立女性的多面化情绪。
相田裕原作的《神枪少女》则又是完全不同的一面:故事以年幼的少女作杀手为主线展开的故事,融入了枪械,人体改造,战争,阴谋等多种要素,有着一个偏向阴暗的世界观。动画里通过大量意大利元素以及日常里少女们的想法和行为,放大了花季少女与杀戮之间的矛盾感。
《神枪少女》
我们无法得知浅香守生看待少女时,到底有着多少种视角,但他仿佛能窥视到拥有不同经历的少女们的内心。
或成熟,或稚嫩,或青涩,浅香守生的导演旅途,就像是一直收集着不同少女的心路历程,在将其赋予精致的影像后,最终摆在了观众的面前。
物尽其用的调度,浅香守生的影像诗情
对于浅香守生来说,除了作为导演把控作品全局,其作为分镜与演出的功力,也是他非常为之自豪的一面。甚至可以说,如上文所述,在当年以培养演出家人才闻名的madhouse中,这才是浅香守生的原点。在社内巨匠川尻善昭和平田敏夫等人的影响下,浅香守生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并向观众传达着各式各样的,属于影像的表现力。
很多人不太明白“演出”这一职位在日本动画制作过程中的职能,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用太多的术语去描述它。用动画导演石冢敦子(《no game no life》《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的话来说“演出家就是必须制作出让人感到动画有趣的专家”。把故事从构想与文字转换成画面的信息与表现,这便是演出家需要做的事情。
石冢敦子
中村亮介(《魍魉之匣》《灰与幻想的格林姆加尔》导演)曾评价浅香守生是“影像的诗人”。他曾这样谈道:“(浅香守生)会在一卡非常长的镜头后面,像标点符号一样插入一个小小的段落,使得影像产生独特的抑扬和缓急。而这最终落实成一种静谧的快感,或许就可称之为诗情。”
物尽其用,森罗万象皆可调度,最终将各种元素融汇于音乐般的诗情,便是浅香守生在影像表现中呈现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以浅香担任分镜的《花牌情缘2》第一集的段落为例,故事讲到了迈入新一年学期,千早等人的歌牌部也要招收新部员。这段戏安排在了歌牌社的部室里,千早等人一直等待着新生的到来。为了表达从等待新生到看到新生的心境变化,浅香先是通过较为较慢的镜头切换配以角色内心独白与环境烘托,去表现千早在等待过程中的惬意,观众会感受到角色慵懒而又怀有小小期待的舒适感。
在这段慢镜头之后,紧接着通过敲门声响起为转折点。千早知道了新生来了,镜头切换的节奏立刻变得非常急促。大幅度的动作和频繁的镜头切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千早按奈不住的兴奋。
这段镜头处理表现出了明显的抑扬顿挫,节奏由缓到急,角色的情绪也从期待变成了兴奋。通过节奏的控制表现出如诗歌般的平仄,这也正是中村亮介所言的“诗情”。
再以《魔卡少女樱》70集为例,当故事讲述到小樱内心开始思考对小狼的感情而感到迷茫的时候,知世打电话告知小樱,小狼要搭飞机离开了。这时候小樱从失神般的走进房间,到流下眼泪发现新的小樱卡,到最后去机场寻找小狼,整段戏的由缓到急,镜头切换越来越快,从而把小樱做出决定后坚决的心情呈现给了观众。
除了对于镜头的抑扬与缓急的驾驭,浅香守生对于空间同样有着非常敏锐的感觉,他很喜欢通过控制空间的大小与拍摄空间的机位,去进行一些室内的演出。
以《魔卡少女樱》第1集为例。小樱在听到地下室有响声、想去窥探一二的时候,浅香为了营造出地下室有神秘声音的恐怖紧张感,设计了许多窥视的镜头。他通过物件对空间进行大量遮挡,然后再放置角色,以此来挤压可视空间的大小,并形成一种神秘的窥视感。
与此同时,通过低镜位减少空间的可视范围也是浅香守生常用的技巧。浅香认为低镜位会让人感到紧张,这在《魔卡少女樱》动画中多有出现。
浅香也非常喜欢通过阴影遮罩来挤压空间,这是从川尻善昭处继承过来的技法。川尻善昭觉得用遮罩可以表达出摄影机与被摄体之间的空气感与距离感。
在1995年永丘昭典执导的《安妮日记》中,如下部分的分镜由浅香负责。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浅香对挤压空间的钟情。安妮一家为了躲避战争逃进了隐秘的住所。为了表现出在住所里封闭、喘不过气的感觉,浅香刻意把拍摄室内情况的机位拉近,减少空间的可视程度。他只采用广角镜头去拍摄房子的全景,尽可能地让观众感觉到空间的狭窄。
除去对空间的调度之外,空间内的物体以及周边环境,包括光影,场景,人物,物体,都能成为浅香守生的“工具”——物尽其用的方式是浅香守生十分典型的特色。
《魔卡少女樱》的第70集就很好地体现了浅香寄情于物的手法。这一集作为结局,花了整整一集来呈现小樱内心对于小狼的感情的思考,直到最后小樱才发现自己心中所萌生的恋爱感情。
浅香认为,小樱刚刚才确定了自己对小狼的恋情,所以还没大胆到能去告白的地步,如果直接把“我喜欢你”说出口会有些轻薄。于是最后部分出现了熊玩偶,通过小樱对小狼说:“能把熊玩偶给我吗”来含蓄的表达少女内心萌生的羞涩恋情。
小熊的存在贯穿了小樱与小狼心中多年的情感,非常含蓄而巧妙的象征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在时隔20年后的续作《魔卡少女樱 透明卡篇》中第一集,小狼的回归便又带着一个小熊登场,浅香以这个物件作为首尾呼应传达了两人互相响应的爱意。
此外,除了上面所论述到的寄情于物之外,浅香还擅长用物件所产生的联想去营造氛围。
动画《青之文学 人间失格篇》便是如此。《人间失格》作为日本文豪太宰治的作品,全作酐畅淋漓的表现出了主角叶藏如何一步步被社会的残酷逼入绝境,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最终自我毁灭的悲剧。
为了凸显这个故事的压迫感与绝望感,在动画里浅香给了风铃多次镜头。日式风铃在传说里有驱鬼僻邪的作用,晚上的风铃响起与妖魔鬼怪产生了联想。伴随着多次响铃,故事的沉重与压迫感便加深了一分。
光影也同样是浅香的“工具”之一。浅香守生经常利用光影与色彩产生不合理的映射,在画面中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加强视觉的冲击力。例如,同样由他担任分镜的《魍魉之匣》第11集就出现多处对比鲜明的明暗与色彩。
在《青之文学 人间失格》中也拥有着大量的类似应用。
最后,特殊效果也是浅香守生的拿手好戏。本来少女漫画就经常会有花朵,天空,星星等多种网格效果,让画面看起来拥有少女心。作为专精少女漫改的浅香守生自然也喜欢上了特殊效果,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樱花,水纹,波浪等特殊效果与漫画式的演出。
浅香曾坦言道,似乎madhouse祖传文化就是第一集出现樱花飞舞的场景。
《clamp in wonderland》第一集
《魔卡少女樱 透明卡篇》第一集
《花牌情缘3》第一集
镜头节奏,机位,空间,物件,光影,色彩,特殊效果,浅香可谓物尽其用。如同是吟游诗人一般歌颂着森罗万象皆有其美,这或许便是他作为影像诗人的一份豪情与坚持。
结语
回到文章最初的序言——浅香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这不仅是一些读者的疑问,同时也是笔者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候反问过自己的问题。
是改编能力强的导演吗?确实。
是水平极高的分镜与演出吗?肯定是。
是创意丰富的动画人吗?倒也没错
但笔者最想说的,却不是这些。浅香守生在访谈以及出演节目之中,是一个会说出“不想因为这是(指《魔卡少女樱》)孩子看的动画就把故事做的很简单”的人;是会担忧能不能把纯真的感觉传递给观众的人;是会不停地把自己代入各种少女的视野思考而略显腼腆的人。
正是这位有着各种可爱心思的大叔,造就了如此多吸引了观众的动画。他真的如诗人一般,吟唱着影像的柔美与抒情,传递着少女漫改的魅力。
想到这里,笔者并不想把浅香守生捧为一个触不可及的大师或天才,不想让读者觉得他是如此耀眼而遥远。
他是何许人也?心中默默响起的一个声音替笔者写下了答案,作为本文的结尾。
或许,他只是一位平凡地热爱着动画,同时也有着满满少女心的中年大叔罢了。
部分参考资料:
1.《动画业界的诗人 浅香守生监督访谈(上)》
2.《动画业界的诗人 浅香守生监督访谈(下)》
3.《纤细的情感与含蓄的理性——《魔卡少女樱》导演浅香守生访谈》
4.《bs动画夜話「魔卡少女樱」 浅香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