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51年5月8日,山西运城县卫家巷的一户普通民宅内,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生火做饭。突然间“嘭”的一声,只见房门被踹开,几名公安干警一拥而上,迅速控制住了屋内的男子,其中一名公安人员大声问道:“你是不是叫张全宝?”
中年男子一边挣扎一边回答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是不是搞错人了,我不叫张全宝,我叫张生昊。”
公安人员说:“你不用再狡辩了,情况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你就是下令杀害刘胡兰的大胡子张全宝。”
听到这话,中年男子瞬间面如死灰,耷拉下脑袋跟着公安人员走出了房门。在接下来的审讯中,他如实交代了杀害刘胡兰等七烈士的犯罪经过。
那么张全宝是如何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多年来他又是如何躲避公安干警追捕的呢?
这要从张全宝的人生经历开始说起。
张全宝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1901年出生于运城县卫家巷一户普通人家。他自幼不学无术,平日里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长大后,张全宝伙同一群地痞流氓在当地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由于他一副凶相,满脸的络腮胡子非常扎眼,于是得了个“大胡子”的绰号。
1937年,张全宝加入了阎锡山的部队,凭借着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功夫很快当上了排长,副官等职。1946年,张全宝升任第61军72师215团1营特派员兼机枪连指导员。
1946年底,张全宝率部驻扎在山西文水县,与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关系颇为融洽。这个石佩怀不仅是云周西村的村长,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他除了时常给阎锡山的部队捐钱捐粮外,还向他们秘密报告共产党在村里的活动情况。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读者会大惑不解,这个张全宝怎么会跟杀害刘胡兰扯上关系呢?
因为刘胡兰正是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刘胡兰村)人。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户农民家庭,她10岁参加儿童团,帮助八路军打鬼子。
1945年11月,不满14岁的刘胡兰成为中共文水县第五区妇女干事,领导整个云周西村的土改和妇女运动。1946年6月,经组织批准,刘胡兰成为一名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6月28日,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国共停战协定》,派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阎锡山调集上万兵力向晋中解放区展开扫荡,文水县正是扫荡的目标之一。
为了保存实力,中共文水县委决定把大部队转移上山,只留一小部分同志在当地坚持斗争。原本刘胡兰也是转移对象之一,可她却以自己年纪小,熟悉情况为由,主动要求留了下来。
很快,阎锡山的部队便打进了云周西村,并指派地主石佩怀当了村长。石佩怀根本不顾村里百姓的死活,肆意摊派钱粮,把村民们折腾得苦不堪言,大家伙都愤恨地管他叫“狗村长”。
刘胡兰将“狗村长”的所作所为报告给区长陈德照,陈德照迅速向文水县委作了汇报。上级很快做出决定,制裁反动村长石佩怀。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区武工队趁着浓浓的夜色,将石佩怀从被窝里揪了出来,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石佩怀的死讯震惊了驻扎在文水县的国民党军队,他们没有想到,经过疯狂的扫荡,共产党在云周西村的活动还敢如此嚣张,于是决定大开杀戒,彻底铲除隐藏在当地的中共地下党组织。
1947年1月12日,时任72师215团1营特派员的张全宝率二连连长许得胜和“复仇自卫队”队长吕德芳等人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刘树山,石三槐,石世辉,张年成,陈树荣等七位同志被捕,受到了敌人的严酷拷问和威逼利诱,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屈服。
于是,张全宝派人把全村的男女老少驱赶到村南的观音庙前,在宣布刘胡兰等7名同志的“罪名”后,鼓动村民们进一步揭发他们的“罪状”,但乡亲们没有一个人说话。
无奈之下,张全宝下令用铡刀将刘树山等6名烈士杀害,然后再次威胁刘胡兰说:“难道你就不怕死?”
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死有什么可怕的,怕死就不当共产党!”然后她毅然决然地走向铡刀,在村民们的哭喊声中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牺牲后,她的事迹材料被转交到了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的任弼时手中,他向毛主席汇报了刘胡兰的感人事迹。
毛主席听完汇报后问道:“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主席深受感动,提笔挥毫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从此以后,刘胡兰的名字和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革命先烈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感人事迹被120师“战斗剧社”改编成歌剧,在全国各地上演,感动了千千万万的部队战士和干部群众。与此同时,找出杀人凶手,为烈士报仇雪恨,也成为人民群众的一致呼声。
为此,文水县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专门调查和惩治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叛徒和凶手。山西解放后,先后有十几名曾经参与杀害刘胡兰等七烈士的从犯被枪决,可是审问和下令杀害刘胡兰的主犯——大胡子军官,专案组经过多方查找和寻觅,却始终未能获得他的蛛丝马迹。
原来,刘胡兰牺牲之时,尽管村里有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这一幕惨剧,但他们却不知道那个凶相毕露,满脸络腮胡子的国民党军官姓甚名谁。
这给专案组的追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幸好专案组在国民党留下的档案中发现了线索,得知当年奉命带队突袭云周西村的是72师215团1营特派员张全宝,而根据档案中留下的照片来年,张全宝正是满脸的络腮胡子。
由此可以确定,审问和下令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主犯正是张全宝。然而,专案组查阅了所有的档案材料,却没有发现张全宝战死的记录,战俘名单里也没有这个名字,一时间,追捕工作陷入了僵局。
一晃四年过去了,正当专案组感到沮丧和迷茫之际,事情却突然出现了转机。1951年4月,镇反运动开始后,被关押在山西万泉县的原国民党72师215团1营机枪连文书王连成和215团2营副营长傅永清在我党政策的感化下,检举出张全宝躲藏在山西运城老家的线索。
得知这一情况后,专案组迅速派人赶赴运城,请求当地公安人员协助。经过多方核实,在确认了烟贩子张生昊就是当年的大胡子军官张全宝后,公安人员迅速包围了他的住所,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原来,张全宝在杀害刘胡兰等烈士以后,继续与人民军队为敌。1949年4月24日,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张全宝被我军俘虏。自知罪大恶极的他,在填写战俘资料时借用了手下一个阵亡排长张生昊的名字,隐瞒了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罪行。
随后,张全宝与其他战俘一起被送到华北军区教导团二团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思想改造,7月份又转到察哈尔农垦大队接受劳动改造。
1950年7月25日,接受了一年多改造的张全宝被释放,回到了原籍运城县卫家巷。为了掩人耳目,他剃掉了惹人注意的大胡子,在街上摆起了纸烟摊子,做起了小买卖。
1950年冬,歌剧《刘胡兰》在运城上演,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反响,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谈论女英雄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在街头摆纸烟摊的张全宝,听着过往行人的议论,刚开始被吓得心惊肉跳,接下来不禁产生了一丝好奇,想知道剧中会如何塑造自己。
为了一探究竟,他戴上墨镜,压低帽子,坐在剧院的后排,胆战心惊的观看歌剧《刘胡兰》。当看到剧中杀害刘胡兰的大胡子军官被叫作“许连长”后,张全宝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甚至觉得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编剧把二连连长许得胜和他融合成了一个人。
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高兴得太早了。1951年5月8日,张全宝在家中被公安干警逮捕归案。在审讯过程中,他对杀害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的罪行供认不讳。
无独有偶,张全宝被捕三天后即1951年5月11日,另一名参与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凶手侯雨寅,在稷山县半坡村被公安干警逮捕。因两名罪犯同属一个案件,所以被双双移交给文水县公安局。
1951年6月22日,张全宝,侯雨寅被双双押解到云周西村,在刘胡兰烈士的墓前召开了公审大会。刘胡兰的继母胡文秀及其他几名烈士家属纷纷上台控诉刽子手张全宝和侯雨寅当年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大会最后,临时法庭审判长宣读了判处张全宝、侯雨寅二犯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书,随着几声枪响,张全宝、侯雨寅被现场枪决,结束了他们充满罪恶的一生。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在刘胡兰等七名烈士牺牲4年后,杀害他们的凶手最终没能逃脱法律的审判,获得了罪有应得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