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芒果台又出“神综”了。
既有“明侦”的案件还原和分析推理,又有职场小白的入职体验,这就是备受关注的《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
节目开始共来了8位面试者,基本都是系出名门,学业履历光鲜,唯独来自贵州农村的向琴琴例外,只有专科学历。
他们8个人事先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和笔试,才顺利进入最终的面试,所以能参加这个节目的录制,他们已算是赢家。
最终的面试官是法医界如雷贯耳的大拿刘良教授,面试共分两轮。
第一轮面试两两一组进行,其中孙焕斌和向琴琴一组。
孙焕斌来自四川大学,已经取得中科院神经所硕博连读资格;向琴琴参加过一次成人自考,但失败了,迫于生计,她参加了工作,目前在备考中国医科大学的法医系。
在学历和学习能力上,孙焕斌明显占优。
但面试结果,却是他被淘汰,向琴琴进入了第二轮。
这个结果也引起网友很大的争议,骂节目组和黑向琴琴的大有人在。
其实,就以面试的表现来看,这个结果合情合理。
1.“15000”vs“3500”
刘良教授说之所以将他们放到一组,是因为他俩期望的入职薪酬差异太大,一个是最高月薪要15000,一个是最低只要3500。
当孙焕斌听到自己的期望薪酬值是所有人中最高的,他自己都觉得惊讶,因为他了解到成都的法医年收入大概是20万,所以自己提的薪资并不过高。
但他听到向琴琴只要求3500月薪时,大吃一惊,不知他是否后悔自己提得太高了。
事实上,其他面试者提的薪酬都是四五千,都不算高,按周亦武教授所言,这也是新人进入法医这个行业普遍的薪资水平。
作为一个职场小白,一开始就将薪资提到与行业大神几乎持平的级别,孙焕斌显然犯了一个职场大忌。
相反,向琴琴的“卑微”是很多公司喜欢的,她说的理由更令面试官折服。
她说自己所有面试的单位,提的薪酬值都是3500元,因为自己是秉承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起步阶段能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当自己能给公司创造价值时,相信自己的薪酬就会水涨船高。
说得多诚恳,刘良教授都频频点头。
2.“甩干货”vs“讲故事”
两人的偶像都是刘良,在偶像面前,难免会有点拘谨。
孙焕斌说自己来面试前一晚,专门在网站将刘良教授搜索出来,对着他练习自我介绍。
确实起到了作用,他自我介绍时,一气呵成,将自己求学期间最牛的经历和成绩甩了出来,但说实话,没有新意,因为他简历上都有提到。
相比,向琴琴的学习经历太不起眼了,普通话也不够标准,表达也不够流利,但她却另辟蹊径,以情感人。
没有干货甩,她就讲故事,讲自己从小就有的法医梦:
“我觉得我能来到这里,是因为我热爱法医学,这个要从我小时候讲起了……”
向琴琴娓娓道来自己的经历:
出生农村的她,逢年过节大人宰杀家禽,其他小朋友都害怕躲开,但她却很感兴趣,对家禽的内脏骨骼产生了好奇。
后来因为经济条件选读了职业学校,但学校没有法医学,她就选读了相关的临床护理学,积累临床知识。
毕业以后她参加了第一次成人自考,但失败了,迫于生计,她参加了工作,又选择了跟法医学有关联的殡葬业,以更好地了解法医的工作。
她甚至就住在太平间里,以便第一时间观摩法医老师的解剖。
5年的工作经历,她总的接手遗体有2000多具,观摩过遗体解剖有200多台。
遗体整容师的经历,也锻炼了她强大的心脏。
她的工作经历也令孙焕斌自愧不如,听了都觉得“紧张”。
刘良老师也指出两个人的紧张表现不一样,向琴琴紧张会笑,孙焕斌则是很严肃。
刘良老师还指出,孙焕斌保硕博连读的专业是神经科学,跟法医有点偏离;如果入职成功,那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呢?
孙焕斌犹豫难决,回答也是模棱两可。
刘良老师又问向琴琴,被录取或没被录取会怎样?
向琴琴说:如果被录取了,照样秉承学习的心态;如果没被录取,得到面试的机会已经很难得,很值得珍惜。
她再次强调:法医是自己从小的梦想,自己一定会付诸行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持续努力。
“喜欢绘画的人,他不一定需要纸和笔。他可以在地上画,可以在天空、可以在湖泊、可以在大海。”
谁不为她说的这番话动容呢?
她的热爱、坚持和努力,令刘良老师也赞赏有加。
刘良教授已花甲之年,从事法医工作达40年,因为对法医事业的热爱与坚持,如今仍未退休,奔走在法医一线。
所以,向琴琴的经历显然更能打动他。
如果两位面试者必舍其一,结果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最终,孙焕斌第一轮面试没有通过,是第一轮被淘汰的2人之一。
向琴琴却如同开挂,连闯两关,成为最后5名实习生之一。
但与其说孙焕斌败给了向琴琴,倒不如说是败给了自己。
两人面试的经验教训值得每位职场人借鉴学习。
你对此有何评价?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