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泰安正是泰山的所在地。如果您之前没听说过这个地名的话,那一定听说过泰山吧!“泰山安则四海皆安”,泰安正是寓意着这国泰民安之意。她北依泉城济南,南邻孔子故里曲阜,坐拥“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的中点,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泰山,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寄托之地。泰山精神作为中华精神的重要做成部分,也已深刻烙印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泰山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攀登精神
泰山精神,是顶天立地的责任担当
泰山精神,是不让土壤、包容万物的博大胸怀
就山水自然景观而言呢,泰山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围绕着泰山从传说中的尧舜到明清近代,延绵几千年的帝王封禅文化;文人名士纷至沓来,以及后世文人雅士又复登临泰山追索前人遗迹,更添了许多人文色彩。在文学史上,描写泰山的诗文数以万计,杜甫、李白、曹植、康有为、徐志摩等古往今来的文学家和诗人名列其中,他们创作的名言警句更是异彩纷呈。所以说泰山之名,更多不在自然,而在文化。
泰山名山文化,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突出人文景观,特别是突出带有宫廷色彩的宗教建筑,道教建筑又为主体;它与帝王朝祭、文人修道、民众进香的行为相联系;自古以来,泰山就是道教兴盛之地,道教在泰山历代不息、庙宇遍布,各位朋友在游览过程中见到的岱庙,王母池、碧霞祠、玉皇阁、玉皇庙、三阳观、关帝庙,都属于道教建筑。但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泰山南麓有一座名叫—普照寺的佛教寺庙,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在道教兴盛的泰山,会有佛教寺庙出现呢?
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发生在这座古寺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话说百年前在这座古老的寺院里,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入山拜师,老禅师见小孩聪颖伶俐便收入门下,取名纯一。纯一挥别母亲,跟着老禅师刻苦修行,在授业恩师的细心指导下皈依佛门的小纯一勤学苦练,功夫渐长。
昔日的纯一小和尚成了一名功夫出众的青年武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大的障碍往往都来自于自我。正值青春年华的纯一和尚触动了戒律清规,动了凡心。他难以抑制内心中的幻想,无法继续修行。
偏离了修行的道路,心存杂念的纯一,功夫一日不如一日,渐渐地纯一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他惩罚自己,独自面壁,以求从欲望的世俗世界中获得解脱。最终参破了人生真谛的纯一和尚,断金铭志,重回巅峰,征服了自我的纯一和尚与他的师兄弟一起大战山门,展示了过硬的功夫和毅力,最终成功出师。
随着时间推移,纯一和尚继承了老禅师的衣钵,成为寺院的主持。鹤发飘然的老禅师在生命的尽头,最后一次为众弟子讲授佛法:“心是菩提,亦是魔障,禅武双修,万法唯心”,一代大师圆寂而去。
故事讲述纯经一经历启蒙、学艺、铸炼、思凡等重重考验,积极向上、锲而不舍,勇于担当。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的故事,诠释了“磨难与成长”的人生主题。
而现在有一部由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的大型舞台动作剧《泰山功夫传奇》,每晚在泰山大剧院轰轰烈烈的上演着,《功夫传奇》本身是一台融合了中华武术、杂技、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大型舞台动作剧,自2004年7月15日开始演出,是中国唯一一台既在国内常演、同时又在国外巡演的商演剧目。
曾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威尔士王妃剧院、伊丽莎白女王剧院、英国伦敦大剧院等进行巡演,国内外演出共计8000余场,接待观众上亿余次,已成为中国演出产业的著名品牌。
在2018年4月1日,《泰山功夫传奇》在为期两个月的休演之后,震撼回归,从剧情到舞美进行全面升级,同时注重了泰山文化元素的植入,通过多媒体联动的科技手段,将泰山的奇石、天梯、浮云、瀑布、流水和古寺等搬上舞台,将泰山的美景与华夏功夫完美融合,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同时,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配合声响、灯光,使得舞台表现变幻莫测,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故事情节催人奋进,引人深思。剧中淋漓尽致地硬功夫,和充满禅意的传奇故事,给人带来强烈视觉震撼的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看了《泰山功夫传奇》,你的遗憾绝对会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