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宿迁网讯(记者 孙军贤 通讯员 陈剑石)“从30年前的农田村居,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以往面对几百户农民,到如今面对5万城市居民。雨露社区这块土地的时空在变、人物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忠诚为民的初心和公正司法的使命……”7月6日,提起基层司法工作经历,宿豫区豫新街道雨露社区司法工作者李厚平娓娓道来。从青涩少年到如今满头华发,风雨兼程三十载,李厚平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司法事业。
李厚平为群众解难题
居民心目中的称职干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省陆续建立了一批乡镇(街道)司法所,李厚平是第一批基层司法行政人。自1990年踏进雨露村委会负责司法工作起,岁月流转,至今他扎根基层已30多年。
“作为土生土长的雨露人,刚参加工作那会,村里人员流动少,我对雨露大队的每一户都比较了解。基于这些,领导让我干起了人民调解工作。”李厚平介绍,人民调解工作是省司法厅成立后就有的10条职责之一。此后,李厚平总是以大爱之心、为民之情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调解现场。
锦绣江南小区c栋业主侍先生家卫生间瓷砖脱落多块,厨房间一块地砖损坏。因为是刚入住的新房,侍先生要求承建的单老板把卫生间和厨房间全部更新或者赔偿5000元,单老板则只同意修复,双方经常恶语相向,纠纷自发生起一年多未能解决。
李厚平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侍先生家现场了解情况,听取各方意见与诉求,跟当事人分析案情。等大家情绪稍微平复后,李厚平分头与当事人双方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李厚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兼顾人民调解的理和情,反复耐心疏导,最终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单老板赔偿1000元,侍先生自行修复。双方对李厚平不辞辛劳、多次调解深为感动。
2020年,家住新城市花园小区的陆女士在阳台外晾晒衣服,由于水没有拧干,衣服上的水滴到二楼张女士家晾晒的被子上,引发矛盾,双方各执一词,为此经常发生争吵。李厚平了解到二人以前关系很好,他从中华五千年传统道德规范讲起,结合《宿迁文明20条》,通过耐心细致教育,陆女士终于意识到是自己错在先,才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当天晚上她主动登门诚恳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类似的调解案例还有很多。除了居民之间的纠纷,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很多。“只要秉承公正就能处理好一切民事纠纷!”李厚平信心满满地说。
社区老党员的贴心书记
李厚平除了负责社区司法工作,还任雨露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一职。他视支部党员为家人,关心无微不至。每月20日的固定党员活动日,离退休老干部不仅能通过活动及时了解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还能与其他党员交流心得体会。
考虑到离退休老干部年龄大了,容易忘记参会时间,为了能准确通知到每一位离退休老干部,李厚平都要提前一天,给每一位与会人员打一遍电话。有的电话响铃一直没人接,他就过一段时间再拨打,直到接听了才放心。遇到一直不接电话的,他则在饭后骑上电动车登门告知。
李厚平不仅自己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带领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共同学习。他经常组织支部党员通过阅读报刊、收听收看电视新闻等,学习当前国家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不断提升政治素养。
李厚平在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时经常倡导:要政治坚定,不要信仰动摇;要理想坚定,不要随波逐流;要顾全大局,不传播小道消息;要是非分明,不要混淆视听;要高风亮节,不要晚节不保。支部党员都能够积极响应,按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效督促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早在2013年,司法部就授予李厚平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2019年,李厚平调解工作室获评第二批“江苏省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2020年,被省司法厅评为“普法达人”。
近年来,李厚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参与调解疑难重大案件百余件。在他的办公室,一面面锦旗挂满了整个墙壁,每一面锦旗不仅凝聚着人民群众对他的感激之情,更闪耀着他30多年初心不变的司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