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路遥著作《平凡的世界》中说到:“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亦如罐子村的王满银,人人都嫌他是个“逛鬼”,自己也称自己是个祖传的“二流子”。那他都做了些什么事才遭到村里人的嫌弃呢?又是什么让我们陷入深思呢?
01 犯错误被抓去劳教的王满银
石圪节公社有三个村子,其中罐子村与双水村是邻村,那么两个村子的人自然也是熟络的。在剧中罐子村里的人只突出描述了王满银一个人,并且寓意王满银就是个破罐子破摔。他爹娘去世得早,自己照顾自己到二十多岁时,为了能够逃避做苦事累事。
于是,他把两个村子前前后后的未婚女子思前想后了一遍,最后将目光锁定孙玉厚家的长女,兰花。兰花不仅长得俊俏,屋里屋外的事情都不在话下。
王满银借一次全村看电影的机会与兰花接近。兰花先是不予理睬,只因在众人口中的满银不是我们大众眼光的理想型。
大众人的眼里认为,结婚对象务实能干才是可靠的人,才是值得托付的,显然满银不是这样的。但是在与兰花的接触中,满银给了她一份无人能及的青春岁月。所以即使所有人都不赞同兰花与满银结婚,甚至二十多岁遭受父亲的一顿挨打也执意与满银结婚。
即使是封建时代,兰花为了自己的爱情,不哭不闹,用安静的力量战胜父亲的反对。
胜利是属于更执着的人的,所以兰花如愿与满银成婚了,即使婚后家中穷困潦倒。即使婚后满银为了挣钱在街上卖耗子药被抓去劳教,兰花都没有放弃这个“二流子”。
02 政治改革开放后,王满银胆子也大了
拜伦曾说:“不管先人多么富贵,一个败家子就自已损坏门楣。”
王满银劳教被家里托人解放出来后依然不知悔改,不像其他村民一样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听到他的消息都是不着家的在外闲逛,留兰花一个人在家拉扯一对儿女。
就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叫剧里局外的人恨得牙痒痒。直到村里生产责任的开放,王满银有机会走到更远的地方,一走就是几个月,再回归时带回一个“南洋女人”。
许久不见的夫妻两,王满银竟然安排这个女人和他们一家子睡在一张炕上。这下把一直不大吭声闷头做事的兰花给气着了。
大字不识的兰花,第二天鼓起勇气来到村委告这个外来的女人,村委不管。此时,她便吃下家里丈夫卖剩下的老鼠药躺在山沟沟里,被正在寻找自家姐姐的少安及时送去医院洗胃。
兰花这次主动提出离婚的事,不仅仅是这一次的事情,还有之前满银口口声声说下要改变不但没变反而变本加厉。
满银用泪水苦求兰花的原谅,遭受大舅子少安和父亲孙玉厚的毒打后,依然听到那句:“我改,我一定改,我明天肯定不一样了。”这件事算是平息了。
就像剧中经典台词那样说的:“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03 愿意回归自己的家庭,可喜可贺
显然满银是不甘心的人,也没有真的改变,他继续外出。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到处奔波闲逛。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在于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可能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总是在寻找一种衣服,寻找一种归宿。
一次在大上海灯红酒绿的小宾馆里,是谁幡然醒悟,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年近四十的他,白发爬满头顶,皱纹,还有家中等待他的兰花和一对儿女。
他痛哭、他悔恨,从没有哪一刻他如此想念自己的家。他想家了!第二天一早就坐上车回家,他再也不想在外面了,他要回家和兰花一起营造生活好光景。
可是此刻,就像是我们常听的那个故事“狼来了,狼来了”,第一次人们信任地去帮助他,可到地方了,发现只是一场玩笑,第二次人们还愿意相信是真的。第三次是真的,但人们已经不以为然的当做是玩笑,而无动于衷。
这次王满银以砍腿为证,证明自己真的变好了,还好砍腿被少安及时制止灾难没有发生。为了他们这个家的营生,少安愿意姐夫满银到自己的砖窑上工挣钱,前提是要好好做。
直到剧终,王满银真的踏踏实实地学习,最后竟也能蒸出漂亮的白馒头了,让村里人开心着呢!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
他没有被谁说教又好像都在对他进行说教,他看上去谁的话都听,都又好像谁的话又都没听进去。总归在王满银的身上应了民间的那句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
平凡的世界里的我们是千姿百态的人,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伤感?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