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在开拓文娱的航海大时代,“腾猫联盟”如同两强组成联合船队寻找新的版图。
全文3700字,读完约需要5分钟。
在过去的十年里,所有的行业都面临一个问题——被互联网改变,或者难以被改变。
拒绝是常见现象,因为会影响既有的利益格局;相加也是常见现象,突出特点是扫清表层问题,留下深层痛点。
只有少数行业,因为互联网的介入,彻底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和法则,迎来了数十倍的增长,创造了新的业态——《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发展报告》就是一册读起来让人有惊涛骇浪之感的行业现状图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电影行业如同开拓了一片新大陆,在人民旺盛的文娱需求海洋里劈波前行。2008年,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43.4亿元。而到了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破600亿,增长了近14倍。
这个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在推动变革?
01
互联网票务兴起
11月20日晚,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互联网之夜”在厦门举行,《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发展报告》,它让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十年互联网和电影如何改变。
互联网与电影的第一次真正的商业接触要回到2010年,彼时,基于本地化生活服务的团购正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全国性的大网站与各地土生土长的小站打得不可开交,人们戏称那段时间为“千团大战”。
由于影院单次放映所产生的运营成本比较固定,可通过出让折扣空间寻求利益最大化,这种经营模式让影院票务销售也成为了“各团”竞逐的“香饽饽”。团购大潮的潮水尚未褪去,就有人航行到了远方。凭借强有力的“地推铁军”,美团最终一统新大陆。2012年美团推出“美团电影”,其正是电影票务销售的头部力量“猫眼电影”的前身。
今天,在线票务平台早已成为用户电影消费线上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到2018年,电影票线上销售占比已达到84.3%。
线上购票受到人们的青睐,得益于及时与精准,线上票务平台成功解决了传统购票渠道的痛点。传统的购票渠道不到现场不知道排片情况、不知道是否有余票。
线上购票平台的出现,不仅是对售票的补短,更通过平台强大的引流能力,提供了一个多家互赢的良性循环。影院借助线上购票平台找到更多的消费者,同时为促成更高上座率,出让部分折扣空间;而消费者通过线上购票平台,不走弯路的找到自己想看的电影,重要的是还可以买到折扣票。
02
互联网深度参与电影业
随着互联网行业与电影业双双高速发展,互联网与电影的缘分早已不仅仅是线上购票的浅尝辄止。互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汇总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电影创作者更懂观众需要什么。
在过去,电影和其他文化消费品一样,生产端和消费端是完全隔离的。生产是封闭的,消费是被动的,但在互联网+电影时代,消费者通过各个平台参与了对影片的反馈和交互——除了票务平台,还有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和各种新媒体平台,扩大了电影信息到达的广度和深度,也扩展了电影市场的消费半径;起到了整合电影产业链和上下游资源的平台作用。
1.弹幕即是投票
弹幕作为用户对视频的二次加工,从用户互动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观影体验。弹幕带给用户实时互动的感觉、促进用户对内容产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弹幕文化”。这种起源于“二次元世界”的互动形式,如今早已冲破次元壁。
张文杰是中国基建狂魔大军中的年轻一员,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工地上。上网看电影是他打发闲暇时间的一大爱好。“一开始我并不喜欢看电影的时候开弹幕,只想安静地看完一部电影。后来发现看电影的时候看弹幕、发弹幕也特别有意思。”文杰说,“弹幕的交流方式,可以让你在不同的情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可以跟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却又可以不被周遭打扰的感觉很棒!”
观众刷弹幕热情也在逐年上升,2017年弹幕数最多的《战狼2》弹幕数24.7万条,而到了2018年,弹幕数最多的《悲伤逆流成河》弹幕数已超过50万条。
弹幕的火热,背后是观众强烈的参与感社交需求,也能给电影创作者反馈成效。以前,影评是观后感式的总结报告,而弹幕却能告诉创作者剧情、画面,甚至小到细节是否能打动观众。观众的每一条弹幕,就是对电影的一张投票。
2.互动成为用户获得感的重要来源
腾讯视频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线期间,合作创作哪吒系列表情包,截至10月25日,用户使用相关表情包已超过28万次,不少观众就是被网上不断的表情包等“哪吒”元素所吸引去到了电影院。
95后子丹坦言,“我就是被朋友们的刷表情包给安利到了,刚忙完手头上的一个项目,想借周末休闲一下。看到哪吒表情包挺可爱的,就去找了这部电影来看。看完觉得还挺有趣的,那段时间也会在微博上跟大家互动一下”。
这种用户广泛性的互动参与,以共创内容的社交行为,不断丰富线上观影的社交体验,极大的繁荣电影内容生态,推动了电影热度的持续传播,为电影发行带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3.电影内容消费高联动
现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接收信息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其在电影宣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视频平台或各类内容创作机构创作花絮、纪录片等短视频内容,成为观影内容的重要补充,促进电影内容生态的繁荣。
例如,截至2019年10月15日,电影《银河补习班》在腾讯视频的专辑播放量为1.6亿,腾讯视频自制的《银河补习班》独家纪录片播放量为0.68亿,占专辑播放量的42.5%。短视频作为电影正片内容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与电影正片的传播产生联动效应。
电影内容的创作也不仅仅停留在生产方闭门造车,网络诞生的ip正在反哺影视创作领域。一大批优质网生ip跨界赋能,推动影视业创作繁荣,《快把我哥带走》、《罗小黑战记》等网漫ip成为电影大作,《盗墓笔记》等大批的网文ip为电影创作不断贡献优质内容源泉。
同时,这种内容的高频次联动并不是单向的赋能,而是相辅相成,同一内容在跨平台间的创作既是输出,也是汲取。
03
新大陆?新世界!
此次活动期间,腾讯和猫眼联合推出了《“从相加到相融”——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发展研究报告》。
腾讯和猫眼缘起宣发,今年猫眼和腾讯影业合力发行的第一部电影《老师·好》,在3月的冷档期中收获3.5亿的高票房。6月,“腾猫联盟”正式成立。据悉,“腾猫联盟”还将联合宣发多部热门电影。
宣发之外,现场娱乐、短视频、剧集、音乐、艺人kol等都在猫眼和腾讯的计划之中。凭借两家生态的相互融合,“腾猫联盟”还有更大的野心——打造中国顶级全链路文娱消费平台。
此次报告的发布是 “腾猫联盟”成立后的更进一步深化合作。
猫眼娱乐ceo郑志昊表示:“腾讯和猫眼希望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产品、技术、数据、生态,服务整个生产、宣传、发行、ip的生产打造和商业化。我们用互联网产品、数据和技术帮助创作者解决各环节的痛点,让创作者能够专注创作,创作出传播社会价值的好内容,这是我们建设腾猫联盟背后的思考。”
在开拓文娱的航海大时代,“腾猫联盟”如同两强组成联合船队寻找新的版图,《“从相加到相融”——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发展研究报告》正是开拓新航道的航海图。《报告》的研究让“腾猫联盟”有了指导船队前行的方向。
《报告》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洞察,它反映的是中国的文娱领域中的电影从传统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最终变成中国顶级全链路文娱消费平台的过程,对人们透视这个行业怎么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而腾猫合作是这种认知驱动下的产物,对于 “腾猫联盟”来说意义非凡。
从电影反馈数据层面来看,制作方与观众之间双向的数据交流,取代了原来制作方单向的数据信息传递。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庞大且精准的观众反馈数据,可以更好的指导新作品创作以及优化宣发环节。
截至2019年6月,腾讯视频月活跃用户数高达5.53亿。另一个数字是,猫眼同年8月微信小程序用户数突破2.5亿,同时猫眼还握着庞大的线下宣发资源。对于腾猫双方的合作来说,双方将继续依托和整合各自的数据优势,从内容制作到宣发的环节优化更精准,为电影行业发展提供更为专业的决策引导,深入挖掘文娱商业价值。
举个例子,腾讯影业在创作一部电影时,不用再像曾经的制片厂一样,拿到好剧本就开工。而是可以用腾讯、猫眼双方巨量的用户反馈数据,保障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或许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绕过粗放的工业革命早期时代,直接进入“精准、定制”电影工业新时代。
从网络流量层面,《报告》展示了互联网是如何从开始的初步介入售票环节,到今天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流量闭环。通过影院生态和屏幕生态的整合,做到内容分发的最大化、长尾价值的充分化和观看体验的随时随地。
联合舰队的开拓任务是一致的,探寻的海域却是宽广的。“腾猫联盟”的合作基础在于双方目标的一致性,直接聚焦于优质文娱内容开发,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合作。猫眼有自己的用户喜好数据及宣发优势,腾讯有着强大的流量及内容自制能力。
猫眼当前所提供全文娱数据平台将配合腾讯的重点自制内容及研究需求,提供用户调研和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全流程助推文娱内容扩大线上线下影响力。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在《报告》的序言中写道:“电影与互联网优势互补,内容与平台、技术与艺术、创作与宣发、原创与ip、观众与用户、流量与质量,开始水乳交融,但一切的宗旨就是用更好的电影满足更多的观众,让好电影产生更大的效益,让观众找到最适合的电影。”
“腾猫联盟”正在携手打造的顶级电影宣发体系、中国顶级全链路文娱消费平台,也恰是这支联盟舰队要去开拓的文娱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