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俄罗斯最近要搞个大动作,这不北约东扩把俄罗斯这头毛熊给逼到了墙角。常言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俄罗斯可向来不是啥单纯无害的小白兔。于是俄罗斯制订了一系列报复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俄罗斯准备先拿日本开刀。
日本民众得知这件事之后当即在油管上发布唱衰俄罗斯的一些视频,更有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说俄罗斯这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甚至还有网友说:“我时刻准备好了奔赴前线,到时候一定要给俄罗斯点颜色瞧瞧!”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准备打击报复西方国家,按照“擒贼先擒王”的思路,俄罗斯应该率先打击报复美国,为何他们要先拿日本开刀呢?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究竟有什么矛盾?俄罗斯此举是“杀鸡儆猴”还是另有深意?
其实,日俄两国的争端要从17世纪开始说起。
十七世纪,日俄两国初次交手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本来就小国寡民,资源少的更是可怜,再加上日本向来信仰军国主义,骨子里就流淌着扩张的血液。于是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日本武士漂洋过海,终于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北海道附近。
常言道:“欲壑难填。”日本的欲望可不是啥“沟壑”,而是一条“东非大裂谷”。在来到了北海道之后,日本人更加奋发图强,他们再接再厉,准备到库页岛附近进发。按照日本人的计划,他们这就相当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毕竟为了赚钱嘛,不磕碜。
但是巧的是,沙俄也是这么想的。彼时沙俄劲头正盛,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伸出了沙俄帝国的触手。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与日本人迎面相撞。
俄罗斯一直被誉为战斗民族,而日本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是骨子里的武士精神与军国主义血液,让他们也时刻想跟沙俄军队“碰一碰”!
但是沙皇却是一个聪明人,他哄着日本政府说:“库页岛这个地儿真不错啊,我们就是好奇,来看看!”接着又拍了拍日本政府的马屁,几轮马屁拍下来,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早就对沙俄完全丧失了警惕。
然而这时候,沙俄终于开始发力了。
在1789年的时候,沙俄派出士兵入侵库页岛南部地区,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驱赶了库页岛的居民。这时候日本人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其实从某个角度上说,日本这样着急也是没有必要的。
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这像是“到嘴的肥肉被熊给叼走了”但是严格来时,在那个时候库页岛属于清政府的管理范围内。
在沙俄占领了库页岛两个月之后,日本也开始发功了。日本带的武士们拿着刺刀就要与沙俄拼命。身材矮小的日本武士在人高马大的沙俄战士面前很快就被秒成了渣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日本还在与沙俄为库页岛奋力抗争的时候,美国打开了日本国土。日本摇身一变,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但是日本人却高兴的叽里呱啦直叫,日本武士也不弘扬武士道精神了,也不与美国人拼刺刀了。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一口气上二十楼都不费劲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美国来到了日本之后,迅速打开了日本的国内市场。日本当地的落后产业也得到了转型升级。尤其是在明治维新结束后,日本更是攀上枝头做凤凰,跻身在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虽然名次比较靠后)。
当时日本民众脸上一派喜气洋洋的神色,但是凡事发展过快,就一定会,面临着“根基不稳”的问题。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虽然他们已经被美国打开了国内市场,但是本身思想并没有得到革新,反而存留者大量的封建残余。
再加上日本本土资源非常、极其匮乏,本来日本国土面积就相当于我们国内一个市区那么大,土地就不开阔,资源更是少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经济结构也十分不平衡。
在迎来了高速发展之后,日本的经济很快就迎来了瓶颈期,甚至再度走上下坡路。
在清政府无能的背景下,沙俄与日本很快迎来二次交锋
眼见着自己走了下坡路,日本政府也是十分着急啊!于是他们很快“急中生智”:“我们不是国土面积不大,所以资源匮乏么!那我们去抢一点儿别国的土地,然后在那片土地上继续发展不就好了?”这个想法一出,立刻就受到了日本百姓的大力支持。
这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属实是个行动派,他们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到了我国的台湾地区。彼时清政府实在是腐朽无能,日本选手都明摆着将野心和欲望挂在自己的脸上了,但是清政府还真就一点儿没办法,最后还是依靠中国台湾的民众挺身而出对抗日军。
清政府最后实在坐不住了,对日军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对于日本这种无赖,动动嘴皮子也没啥用处啊!于是清政府派出了海军大臣奔赴台湾,跟当地居民一起并肩作战。
这日本选手向来不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但是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重重一击。原来我国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闷热潮湿,这与日本本土的气候大相径庭。日本士兵来到了台湾之后是上吐下泻,甚至还有人拉肚子拉到昏厥的,战斗力锐减不说,光医药费就要让日本政府是元气大伤。
这时候退兵保全自己当然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法,但是日本政府另有想法。他咬紧了清政府对日本士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要求清政府赔给他钱。
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你来打我,我还要倒找你钱?天底下哪有这种事儿?但是那时候还真就发生了!在1874年10月31日,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整整赔了日本五十万两白银。
这下让日本政府一下子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很快沙俄政府就来教日本政府做人了。
原来在拿到了赔款之后,日本政府大量投入到军事建设当中。这时候沙俄也凑过来分一杯羹,1895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
沙俄迅速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铁路,试图通过掌握交通全面掌握东北。但是这个时候日本又不干了,原来日本对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惦念多年。又到了两方争夺“肥肉”的时候了,彼时日本已经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自然要“一雪前耻”。
第二次日俄大战一触即发,彼时沙俄大量的兵力集中在欧洲地区,而日本虽然陆军仅仅只有37.5万人,甚至不到沙俄兵力的一半。但是毕竟亚洲向来是日本的“主场”,再加上日本获赔的五十万两白银都用在了军事上面,日本的武器也还算精良。
于是这时候日本政府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想要让沙俄尝点苦头,甚至是“干掉沙俄”。
这一场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但是日本也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沙俄看到日本是跟自己拼了老命了,也不敢再造次了。双方各自见好就收,回去疗养,东北得以有了几天的安生日子。
震惊!日军俘虏竟然遭遇“西伯利亚土豆危机”?
回去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日本又出来作妖了。日俄双方后来又整整交锋了三次,在1939年的远东战役当中,日本差点被俄罗斯给锤死在地面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最后一次战役的时候,苏联整整俘虏了六十万日本关东军。而苏联可没有“优待俘虏”的惯例。
彼时斯大林看到这些日本俘虏是眉开眼笑,嘴上说着:“欢迎你们来到西伯利亚。”而背后里想的却是:“西伯利亚的土豆算是有指望了!”
众所周知,西伯利亚在最冷的时候气温能够低到零下五十度,这些可怜的日本俘虏在来到了西伯利亚之后是没日没夜开垦种地,可能前一天他们才开垦结束,但是第二天这地就被冻了起来。
这些日本俘虏就像是希腊神话当中受到惩罚的西西弗斯,永远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突变,从头再来。
再加上彼时苏联在二战当众经济严重受挫,俄罗斯自古以来又不是农业大国。所以这些日本战俘的粮食少的可怜,有时候能吃到一个冻土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人间美味”。
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士兵为了活命索性直接“放飞自我”,不管是什么野草、树皮都往肚子里塞,甚至还有人吃雪、吃死老鼠。因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疾病也迅速在这些战俘当中蔓延开来,还有一些战俘无法接受自己战败受辱的局面,切腹自尽的。
在1950年的时候,这些日本战俘已经锐减为几万人。而这时候,日本政府总算是在百忙当中想起了这些可怜的士兵,向苏联政府提出让这些战俘回国的请求。
这可是免费的劳动力,斯大林又不傻。于是直到1956年,而在这几万战俘才陆续回去,当时日本政府也是瞠目结舌:“怎么只剩下了这么多人?我们被俘虏的士兵加起来可整整有六十万人啊!”
而赫鲁晓夫语调悲伤,甚至还流下了“鳄鱼的眼泪”:“你们这些士兵实在是太努力、太伟大了!他们为了苏联的建设,光荣牺牲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彼时苏联虽然经过斯大林模式和赫鲁晓夫“种玉米”的摧残,已经是元气大伤。但是怎么说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的实力还是压着日本一头的!于是日本首相只能连连称是。
如今俄乌冲突在即,俄罗斯忍无可忍之下,要出手“修理”一下西方国家。对于普京而言,现在与美国硬碰硬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个恰好可以“新仇旧恨一起算”,修理一下日本。这或许是为什么俄罗斯在报复计划内将日本列为第一的原因吧!
那么就祝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