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昨天晚上《歌手·当打之年》结束了第十期的竞演,这是常规赛的最后一期。在残酷的双淘汰赛制下,五个首发歌手最终还是涉险过关,刚刚因为奇袭成功而短暂成为“在线歌手”的旅行团,也因为排名垫底而跟声入人心男团携手被淘汰。
这期节目亮点不多,但是华晨宇的《疯人院》(节目里歌名和谐为《强迫症》)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首雷鬼曲风不落俗套的作品,加上我真的非常喜欢他这场演出的造型。
旅行团被淘汰也算是情理之中,而他们自己也打趣说他们只凭两场比赛就体验了“奇袭成功、在线歌手、被奇袭、被淘汰、去突围赛”的《歌手》全套流程。不过平心而论,旅行团的出现真的算是这一季《歌手》的清流,不仅制造了n多聊天话题,甚至还差点就不小心说了句大实话。
华晨宇演唱《疯人院》
当听到声入人心男团选择的曲目是鹿先森乐队的《春风十里》的时候,在后台休息室的歌手们就聊起了这首歌,说到去年的《乐队的夏天》,鹿先森当时就是选择的唱这首歌。
然后孔一蝉就特别没心没肺地接了个“但……”,按照国际惯例,人类在发表观点的时候,“但是”两个字之后才是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一屋子人都惊了,因为接下来多半是一句负面评价了,孔一蝉自己也意识到说错话了,生生把到嘴边的话给憋了回去。
最骚的是,他自己还被自己这一憋给逗笑了……
事实上最近两季《歌手》做得都太正经了,除了舞台之上的演唱以外,几乎很难再看到场下真情实意的互动了,甚至歌手之间的评价也变成了商业互吹,毫无诚意。
稍微实诚一点比如华晨宇,当你问到他觉得不那么好的演唱的时候,他会回报以“嘿嘿嘿”的傻笑;而其他一些老油条更是习惯性地打太极拳,或者抛出各种“很新颖、很有勇气”之类的放诸四海皆准的夸赞。
倒是显得旅行团这种直肠子性格的画风,有点泥石流,但是还真是贡献了这一期节目绝大部分能让人记得住的后台镜头。
而且他们说的(或者说,没明说出来的意思)确实也挺对的,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这会儿还愿意再听《春风十里》,反正我是真的看到这个歌名就已经开始有点烦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鹿先森不是一支好乐队,事实上他们后来写过很多不错的作品,更有《华年》这样我愿意吹爆的歌,但是《春风十里》的知名度也好,成就也好,真的只是赶上了那个特定的时期,又恰恰好被某个大明星翻了牌子而已。
那个时期刚好是以麻油叶为首的转基因民谣大规模走上主流舞台的时刻,但是与转基因民谣的根源——90年代初的校园民谣不同的是,转基因民谣实在是太下三路了。
所以不管是马頔还是宋冬野,都有一大堆不得不和谐处理的歌词,像花粥这样自诩为“女流氓”的转基因民谣歌手,则直到后来傍上了网络古风,才算真正意义地洗白,走到了地上。
所以当市场亟需一批相对来说比较“干净”的民谣歌曲时候,鹿先森乐队赶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最正确的位置,而且他们的歌曲还偏偏就是诞生于校园,直到他们很久之后发行了第二张专辑,都依然带着浓郁的校园乐队色彩。
这样说的话,你就不会惊讶于为什么《乐队的夏天》上鹿先森收获的唯一好评是来自高晓松了——因为他们的音乐跟90年代高晓松等人发起的那波校园民谣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但是时过境迁,我真的不想再听《春风十里》了,因为它注定只是一首“校园歌曲”,它的乐队编曲其实纯属凑个热闹,事实上如果你把这首歌用一把民谣吉他弹唱整下来,或许它比乐队版还更能打动人。
而声入人心男团恰恰好把这么一首校园民谣的小曲子,改成了联欢晚会压轴曲目一般的存在,这种严重的不适感,就如同一盘清爽的拍黄瓜,被加入了人参枸杞冬虫夏草等九九八十一味名贵中草药,又放入龙虾鲍鱼熊掌虎鞭等七七四十九种高端食材……没人想吃这样一盘拍黄瓜。
除了高天鹤那个骚气的口红,我真的没有记住这首歌其他任何的东西,只期待这个尴尬的四分钟赶紧过完。
所以就让这一切尽快翻篇吧,正如那个已经远去的转基因民谣热,以及那些一时红火,却让人懒得再去回顾的当时热单。
鹿先森一定还会写出更多好听的歌,声入人心男团则可能需要好好想一下,美声做为一种唱法而不是曲风这个思路是没错的,正如女声哥特也曾一时风靡全球,但是确实并不是什么歌都简简单单只把唱腔变一下,就能无缝切换的,还是要在词曲和编曲上多下一点功夫才行。又或者,有些歌曲,原本就不适合变得那么浓墨重彩。
毕竟有位睿智的长者曾经说过:“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