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这年八月十六,是东大屯村的庙会。这一年年景不错,风调雨顺,老天爷也很给力,庄稼院的人们大获丰收,村长高景瑞高兴得合不拢嘴,为庆祝这个难得的好年景,特意请来了一场戏____河南豫剧团。
热闹的大戏一连演了三天,附近的人,还有方圆几十里的人纷至沓来,谁不想凑凑热闹,一饱眼福。
但见看戏的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那场面比过年看踩高跷扭大秧歌的人还要多上几倍。
有头脑的人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卖糖葫芦,雪糕,棉花糖,小孩玩的玩具,甚至还有人别出心裁,弄些圈圈套大鹅,谁要把圈圈套到大鹅脖子上,谁就把大鹅抱走。
这一天的大戏刚刚散场,有一个打把式卖艺的中年男人就在戏台前打开了场子,拉开了架势,只见中年男人大声的喊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在下吕不才这厢有礼了!”
他的大声喊话,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现场马上有不少的人驻足观看,都想看看他在干嘛?究竟是练武?还是为了讨钱?
中年男人一看人越聚越多,这才一抱拳:“在下吕不才,来自河南洛阳,今日到了贵宝地,就是让大家看看我的绝技,耍鸟。“
看热闹的人们一听,啥玩意?耍鸟?
一瞬间,围观的人们纷纷走了,中年男人非常的纳闷:“这是怎么了?我一说耍鸟,还没等耍呢,绝技还没有露呢?怎么人们都走了呢?太奇怪了!”
这样的事情,他游走江湖卖艺三十来年还是第一次,什么湖北武汉,浙江温州,江苏南通,天津,北京,甚至东北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都去过,从来没有这样的结局,想不到太行山下,竟然让自己大跌眼镜,丢人丢大发了!
中年男人想知道个所以然来,于是,他走到墙边一个修鞋的老大爷跟前。
“这位大爷,这个村里的人怎么不爱看耍鸟呢?”
这位修鞋的大爷整理了一下老花镜,抬头看了看他,然后慢慢的说道:“年轻人,听你说话声音不是本地人吧?”
“大爷,我老家河南洛阳的,我姓吕,俺叫吕不才,这一带俺是第一次来,听说这地方有庙会,俺也来凑凑热闹,我不瞒您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到啥地方都深受欢迎,唯有到了这个地方就不行了呢?”
“哈哈,年轻人,要我说实话吗?”
“那当然,若不然我也不会问大爷您呢!”
“那我就实话告诉你吧,你来这地方来错了,你是不知道呀!我们村里有一个鸟王,还是一个没有对象的大姑娘,她从小就不愿意和人为伍,只喜欢和鸟玩儿,摆弄那么多的鸟,对鸟的脾气秉性那是了解得了如指掌,她要鸟干什么,那些鸟儿就干什么,可以说比村里的婆娘们都听话,你说你在我们这里表演耍鸟,那纯属鲁班门前抡斧子,关公面前耍大刀吗?若听老人言,你还是动动脚窝,到别处去耍吧!”
噢!原来如此!
中年男人吕不才一听全明白了,可是心里却觉得十分的不爽,别扭,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菜也上了,碗也上了,正要动筷子的时候,却突然有人说:不能动!
又像一个打了八辈子光棍的男人,可算省吃俭用积攒点钱讨了一个媳妇,喜酒也喝了,拜堂也拜了,闹洞房也闹了,可算把亲戚朋友都打发走了,就等着良宵一刻值千金的时候,新媳妇把被子裹得紧紧的,却突然对他说:不要碰我!
类似的道理一样一样的啊!吕不才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此时此刻的他,不由得在想:我从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摆弄鸟,到现在已经好几十年了,这些年,大江南北,关里关外,哪热闹我去哪儿,哪人多我朝哪走,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引来一片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怎么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莫非我要翻到这小山沟里了吗?
想到这里,吕不才又问修鞋的老大爷。
“大爷,您说的鸟王,她也走过江湖吗?”
“啥玩意?走江湖?就是像你一样到外边卖艺吧?”
“啊!对,就是这个意思!”
“没有,那到没有,她是从我眼皮底下长大的女娃,她哪也没去过,没坐过火车,轮船,飞机,甚至都没有离开我们东大屯的村。”
“那我就更不明白了,她不靠这手艺赚钱,只在自己家里玩鸟吗?”
“对头,正是,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家女娃就愿意玩鸟,也不搞对象,你说怪不怪?!”
老大爷说完,吕不才心里忽然感觉轻松了许多,他连连称谢,这才蹲在地上收拾自己的东西。
一只色彩鲜艳的鹦鹉扑棱着翅膀,飞到他的左肩膀上,他一边扭头看鹦鹉,一边在想:原来这个鸟王是自己家里的英雄,是一个乳臭未干黄嘴丫没褪的黄毛丫头,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我跑江湖好几十年,还没遇到真正的敌手,我就不信斗不过她!
一不做,二不休,如今我遇到了,我要是不把她摆平喽,我就白长裤裆里的两个蛋蛋了!以后我还有什么脸面在江湖上立足?
想到此,吕不才收拾完毕,打问清楚了女鸟王的住处,这才气势汹汹准备找上门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未完待续,第三集更精彩,感谢收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