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象牙塔里看世界
以法学的理性 以传媒的温度
作者: 刀笔 | 审核:诏安
校对:晏南亭 | 编辑:季凌
图源:网络侵删
#
前言
最近也在筹备一篇netflix合集了。最早看网飞出品的影视是在两年前的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评分9.4,占据高分经典台剧榜首,聚焦精神病患者杀人,以新闻媒体与辩护律师两方视角展开,至今在我心里还是难以超越的一部短剧。
那时候还不知道网飞这个流媒体平台,事实上已经开始接触他们家出品的影视作品了。而今年《鱿鱼游戏》《少年法庭》的火爆,一直以来《深夜食堂》《奇怪物语》的口碑在线,让我不得不对这个平台的眼光和原创能力深表钦佩。
在看《谁先爱上他的》之前也不知道是网飞出品,但是看到电影报幕标注“netflix”就觉得稳了。
沉重是我没想到的,玻璃片虽然以be为常态,却往往充满美的张力,聚焦现实的少,能痛到这个地步的更少。
简介
电影名字里的“他”指宋正远,一个同时被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着的男人。在与妻子刘三莲结婚十年后,宋正远跟“外遇男”阿杰跑了,甚至癌症去世后连保险金也留给了阿杰。叛逆的儿子带着对母亲的“抵触”、对父亲的爱离家出走,住进阿杰家里,想要一探究竟——“他真的是坏人吗?肯定是他用美貌把我爸的保险金骗走的。”
影片以现状中阿杰、刘三莲、儿子宋呈希三人的矛盾冲突和阿杰、刘三莲回忆中与宋正远的故事穿插展开,导演采取了涂鸦漫画的演绎方式与幽默的表达来描绘鸡飞狗跳与五味杂陈的现实世界,却又用美、挣扎、刺痛、暧昧的光影来刻画回忆世界的故事。
?
#回忆世界
—性倾向困境
第一段回忆是宋正远和阿杰的“热恋期”,宋正远捧着吉他谈给阿杰听。两个人在昏暗的光影里对视,阿杰天真又勇敢,支着脑袋懒散地对宋正远说想要和自己的母亲坦白两个人的关系,宋正远希望他不要,因为坦白会使母亲难过。
“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她会难过。”
“我也不懂,但她一定会难过。”
那个时候似乎就已经注定,眼前这个抱着吉他温柔顾我的人,早晚会离开。
阿杰帮宋正远洗好头发,把人搬到外间坐着。宋正远说自己的头发掉的越来越多了,不如剃光,或者死了更好。阿杰背对着他,两个人在窄小的卫生间都不说话,只能看到因为呼吸而微微起伏的两具身形。
阿杰突然把人抱到镜子前面,逼着他“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拿起剪刀对着镜子剪自己的头发“不是要剃光吗?我和你一起剃,比比谁剃了帅啊。”
这是宋正远离开十年后再度回到阿杰身边,身患癌症的宋正远在最后的日子里,想要做一次自己,过想过的生活。(呸渣男)
“你数学那么好,知道一万年是多久吗?”阿杰和宋呈希隔着一张矮桌对视。
“一万年就是一万年。”
“错。一万年就是,当有一个人跟你说,他想当正常人,然后离开了你。从那一天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就是一万年。”
影片对于性别认知议题的着墨主要放在了回忆杀里面,无论到任何时候,“爱”的存在都是整篇故事里最动人的。回忆世界虽然是补充现实世界前情提要、揭示真相的铺垫,却也是整部电影极致美好的片段。
同时也是影片议题的终极奥秘,不论是挣扎着的无法放下,还是最终的和解,都源自于“爱”的存在。
?
#现实世界
—“同妻”的放下
这是笔者看到的第一部在玻璃片里面落点选择了同妻为其中一条线,不仅没忽略,还刻画地淋漓尽致。
网飞出品的剧里面有一部美剧《同妻俱乐部》,本以为是讲述同妻的困境,点开却发现是“两位同妻的爱情故事”,虽然并不影响这是一部好剧,但还是不得不考虑到这类型题材的匮乏程度。
这类人物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只占极微小的一部分,并且十分隐秘,可能也少有导演、编剧能够接触到或者去寻觅。
如果要给这部电影定一个确切的主线,我觉得着墨更多在于“同妻”。
影片开头就是刘三莲冲到阿杰家里讨要保险金,她瞒着宋呈希“父亲是同性恋”,又告诉儿子阿杰“是小三,坏人,变态,骗走了父亲的保险金”。
而在宋呈希死活留在阿杰家之后,又被迫和阿杰接触,串联起了影片的两段主要矛盾。
最开始的刘三莲一直是以拿不到保险金而不满的形象出现,但在影片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揭示真实的内心。
刘三莲在与儿子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中情绪一度崩溃,丈夫离世,宋呈希就变成了唯一的刘三莲唯一的情感寄托,儿子却宁愿跟着“敌人”,把自己当作“仇人”。
刘三莲气愤之下决定做一个“坏人”,把阿杰是同性恋的事情告诉了阿杰的母亲。但善良的人伤害别人却更加刺痛自己,在儿子的心理咨询师面前,讲述了与宋呈希离婚的回忆。“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全部都是假的吗?没有一点点爱吗?就,一点点,都没有吗?”
在她心里不能接受的是十年婚姻全部都是谎言,丈夫宁可爱一个“男小三”都对她不留情面。
最后一场舞台剧细节揭示了真相,刘三莲发现丈夫和阿杰确实在结婚前就相识、相爱,阿杰也并非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在宋正远人生的最后阶段一直照顾他,甚至为了治病而借高利贷。
刘三莲把保险金留给了阿杰,然后再也不联系,她说“互不打扰就是对对方最好的祝福”,真正同阿杰和解,真正同过去十年的付出、同内心永存的善良与爱和解。
?
“讨厌”的中国式母亲
影片里有两条母子线。
“我省吃俭用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出国读书,出人头地。你为什么不能为我好好争一口气?你为什么不能做个让我骄傲的小孩?你对得起我吗?”
“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为你牺牲了多少?”
“我有叫你牺牲吗?”
“你就那么爱钱吗?”
宋呈希对心理咨询师说讨厌刘三莲,咨询师问他:“你确定那是讨厌吗?讨厌跟无能为力是不一样的。”
“无能为力”这个词有戳到我心里。成为那个“骄傲的小孩”,扛起母亲身上的担子好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选择,但是我们无能为力;那么就不要为她考虑太多,但“说服”和“摆脱”同样是无能为力的。
阿杰每次在宋呈希“出言不逊”时都会教训他,要他“好好跟你妈说话”。因为阿杰和母亲相依为命,和宋呈希的状况一模一样,都只有母亲一个亲人。
在阿杰母亲误会刘三莲和阿杰是男女朋友关系时说:“现在社会上吵些什么男人喜欢男人,女人喜欢女人,我还怕阿杰也是这样,现在看到你我就放心了。”一个同样难以接受同性恋的母亲,在得知儿子的性取向之后,还是包好了那捧原本要送的花,在儿子的舞台剧演出之后微笑着献花、鼓掌、拥抱。
亲子关系和解的议题,恐怕最终也不是观念的一致,但一定是爱、宽容、理解、信任战胜偏见的时刻。
#
后记
每看一个故事都唏嘘,每一个角色都成为构成生命图景的一块拼图,有时候想起仍为他们的悲欢而牵动心绪。
爱是生命永恒的主题,我永远相信每一个人物都活过,每一段故事都值得被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