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前段日子从pc平台的steam上移植而来的战争求生神作《这是我的战争》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而近日,一款国产游戏《死亡日记》悄然上架,游戏的背景换成了末日僵尸的世界,但是求生的道具满满《这是我的战争》的味道,我们或许可以将他看做一种“致敬”,又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微创新”。具体如何,一起跟97971小编看看吧。
画面:
相比于《这是我的战争》精致细腻的横版画面,《死亡日记》可能受制于开发资本的限制,将游戏换成了类似《地下城堡》(其实不太准确,只是操作感觉上)的按钮切页模式。画面主打黑白风色调,很明显是为了突出末日的感觉,氛围营造的还不错,战斗方面是纯文字的滚动,界面上各种属性和物品的图标辨识度也不错。对于一款主打玩法的篇文字性的游戏,这样一个界面虽不说惊艳,但是还算不错。
音乐:
游戏的音乐非常的出色,据悉开发商考虑到游戏的画面很难带来足够的代入感,于是在音乐上下了苦功夫。请了作曲家罗杨为游戏背景作曲。不得不说,游戏音乐的代入感非常好,在避难所内的安逸,外出的希望,重伤后的绝望都体现得非常到位。在这样一款游戏中,音乐绝对是为其添彩的一笔。
玩法:
游戏的要求就是在僵尸末日存活尽可能长的时间。除了操作界面的区别外,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有着非常重的《这是我的战争》的痕迹。玩家搜集材料,制作工具,搜集食物来保证存活。游戏中的整个材料—建造体系和《这是我的战争》非常相似,除了在《这是我的战争》中比较稀少珍贵的罐头变成了很容易获取的主食外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外出的探索过程也配合着操作界面转换为副本,玩家在目标区域(也就是副本)探索时会自动跳出当前区域的状态。整体而言生存的模式基本就是《这是我的战争》的一个平面文字复刻版。至于好还是不好,大家仁者见仁了。不过小编还是很想吐槽,《这是我的战争》中其他生存竞争者夜晚进屋打劫很正常,但是《死亡日记》里僵尸进屋打劫材料却不伤人是什么鬼。内购方面比较缺乏长远打算,游戏一开始就可以购买永久的属性加成,成长体系完全没有。而每次重新开始都只能购买一次补给,可见再付费的内购系统中,开发者和运营方之间还是有不少意志上的差异。
总结:
作为一款国产的作品,《死亡日记》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游戏的音乐非常的赞,画面和玩法虽然有些“致敬”的味道,但是契合度还是很高的。难度上个人感觉比《这是我的战争》要低一些,内购方面却带有不小的大陆特色,总体而言算是一款优秀但又颇有争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