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灵异第六感》的故事主线并不新鲜,一个小男孩科尔,因为能看见鬼,而时常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男主马尔科姆作为儿童心理治疗师,在治愈和陪伴他的过程中,消除了科尔患有妄想症的误解,鼓励他勇敢面对鬼魂,帮助鬼魂,最终帮助科尔摆脱了恐惧和焦虑。
但让我欣赏甚至是欣喜的是,导演和编剧的叙述方式。影片一开头,马尔科姆获得市长的嘉奖,正准备和妻子庆祝,却突然发现卧室里有外人闯入,一个少年表情绝望地看着马尔科姆,控诉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和等待,控诉在这世界孤独一人有多可怕,随后向马尔科姆开枪,自己也银弹自尽。
随后镜头一转,一年之后,马尔科姆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科尔的资料,暗中观察着科尔,他发现科尔和当年的少年一样,面临父母离婚,内向,孤独,焦虑,有情绪障碍,他试图去治愈科尔,挽回当年没有救助那位孤独少年的遗憾。
他和科尔交谈,观察科尔,安慰科尔,同时也向科尔倾诉妻子对他视而不见不与之沟通的烦恼,当两人渐渐成朋友,他陪科尔融入集体之后,回去与睡梦中的妻子谈心,才恍然大悟,自己就是一个鬼魂。
此时,他再回想之前的一切,比如他打不开门,比如妻子无视他,比如科尔看着他告诉他自己时时刻刻都能看见鬼,比如他看着陌生人公然在他家里跟他妻子表白……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他就是鬼。
这个谜底在影片最后揭开,让观众惊讶的同时,再回想影片的所有镜头,发现处处都是伏笔,处处都是暗示,处处都是铺垫。
这是讲故事最高级的方式。
即便这是二十年前的电影,这个故事依然抓人眼球。
在这里,我不强调导演叙述方法的新颖别致,不强调电影将悬疑、惊悚元素拿捏的恰到好处,也不强调扮演科尔的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逼真演技以及扮演男主的布鲁斯·威利斯的明星光环。
在这里,我只强调一个主题:孤独。
人和人之间到底有多么难以沟通,语言有多么苍白乏力,人的固有观念又有多么根深蒂固都在这个剧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科尔第一次告诉男主表现出信任,告诉他自己的秘密就是能看见鬼魂,男主心里想的却是科尔患有妄想症、精神分裂症。男主并不坏,也不缺乏耐心,但是他不信科尔的话。他无比伤心地独白,自己救不了科尔。
两个人都无比真诚,但做不到彼此信任。信任真的不是靠着两方足够真诚就能建立起来。如果两人固有观念太过冲撞,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信任。
当科尔面对妻子的视而不见,面对情敌对妻子的表白,他也孤独到了极点。尽管当时他对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不自知,但孤独感是真实的。
科尔的母亲离异,独自带着科尔,可以说对科尔付出了全部的爱,然而面对科尔的被孤立,面对科尔身上莫名的伤痕,面对有关人员质疑她虐待儿子的眼神,她也孤独到了极点。
病女孩明知道继母待她不好,宁愿伪装,也不告诉父亲(或者试图告诉父亲过,但父亲并没有相信或者并没有在意),最后被毒死。她在病中自说自话,自己做游戏,显然也孤独到了极点。
所谓孤独,不仅仅是没人在意,没人听你倾诉,而且在于自己也无力解释,无法解释,解释不通。
我们或许从本质上就是这样孤独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的孤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