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吴清浅
《山海情》里的一娟和麦苗分别代表着城市化进程中两类极具代表性的人,其中,一娟是努力摆脱落后、贫困的农村印记、积极融入城市,并希望通过婚姻扎根城市的人,而麦苗则是勇敢正视过去、农村、贫困、差距,以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追求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还把在外头的先进经验带回家乡促进发展的人。
一娟和麦苗都是在福建派驻宁夏海吉的干部陈金山的发动下,同批到福建莆田打工的海吉女工。在此之前,她们一直生活在山沟沟里,没见过什么世面,此次出门打工是他们第一次走出海吉,到达外省,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见识外面世界的繁华后,一娟很欣喜、也很快速地接纳并适应了新环境,并希望自己能在这里扎下根来,不希望再回到那个黄沙弥漫、水源缺乏、工作岗位有限的贫穷落后的地方。一娟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毕竟人也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海吉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与莆田相差较大。在海吉先不说用水困难、生活不便,就连生存都面临威胁,而莆田有很多工厂,很多就业岗位,找份工作、解决生存问题不是件难事,水随便用,医、食、住、行等条件也都比海吉好,一娟的想法是很多从落后地方到发达地区的人的想法的缩影。
当时,陈金山等组织去莆田工作的海吉女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方言比较重,普通话讲得不太好,脸上都挂着高原红,穿着也比较朴素,而且生活习惯与周围女工不太一样,这便导致海吉女工与别的女工时常因误会产生纠纷,不管是麦苗还是一娟等都觉得她们海吉女工被人瞧不起。
为避免别人异样的眼光,一娟发了工资后也像别的女工一样,来个大换装——买护肤品护理皮肤,努力让高原红消失,让皮肤变白;买了时髦的衣服、鞋子、包,从外形上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城里人。此外,生活习惯上也积极向城里人靠拢,参加联谊会、跳交际舞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出她是海吉来的。
一次在涂抹护肤品时,看着逐渐消失的高原红和变白的皮肤,兴奋地说——涂了这个面霜,高原红还真消失了,别人再也看不出我是海吉来的了。虽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但这话的背后可以知道,一娟是希望摆脱过去印记的,确切地说是想摆脱贫穷、落后标签的,她想融入城里,做个城里人,不再被人瞧不起。
正是为了这个目标,她不仅在外形上改变自己,还在别的地方改变自己,很主动地与别的地方包括本地人来往,更希望通过一桩婚姻改变自己的人生,嫁个本地人,避免再回故乡的命运。
相比之下,麦苗对海吉这个标签却是相反的态度,对一娟的话极为不屑,当场反驳一娟——海吉来的怎么了,海吉女工有什么不好的,我们也不比别人差。虽然麦苗也像一娟一样看到了海吉与莆田的差距,也看到了她们和别的女工的差距,但与一娟不同的是,她不是在外形上缩小自己的差距,更没想着通过一纸婚姻缩小差距,而是在能力上发力。
尽管麦苗只上了初中,读书时也不太爱学习,但在同批海吉女工里已经算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了,而且父亲是小学老师,从小耳濡目染的,普通话讲得比其他海吉女工好,更为宝贵的是她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比其他女工更为强烈。正是这股劲头,当海吉女工被车间的杨主任嫌弃效率低、拉后腿,不让她们上生产线时,麦苗为了大家有工作、同时保住大家的尊严,出头闹到厂长那里,恳求厂长给他们个机会,一个月后如果她们的速度还是跟不上就不再上生产线。厂长被麦苗的勇气打动,加上是陈金山介绍来的,便给了海吉女工一个机会。
一个月后,在麦苗的带领下,和麦苗一组的海吉女工全员达标,麦苗不仅得到了厂长的赞赏,就连严厉的杨主任也认可了她。在这期间,尽管一娟也有努力,既为保住工作,也为集体尊严,但无论是努力程度还是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上都不如麦苗,她更多的是在麦苗的推动下、大家的感染下提升自己的效率。之后也如此。
这里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娟在工作上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缺乏追求,而麦苗虽没给自己设立什么远大目标,却以一股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为海吉女工争光的意识不断地推动自己前行,但凡有用得到她的地方,都会勇敢上去,绝不退缩。
正是这样的意识和精神,当工厂一处仓库着火时,别人是观望或远远地躲闪,她却带领海吉女工第一个冲进大火去搬出物资,几进几出,最后还倒在了搬运途中,从头到尾,没有想着危不危险的事,更没有想着救援后的奖励荣誉。事后,当地共青团宣传干事丁世俊采访她为什么要不顾性命地去搬运物资时,她说是因为觉得海吉女工被人瞧不起,她就是想为海吉女工争一口气。
正是不服输的劲,在能力上提升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现自己,麦苗很快便当上了车间小组长,且一路升到中层,还作为先进代表回到海吉以个人事迹发动更多海吉人到福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学习经验技术。
麦苗的父亲因多次奔走教育部门要资金无果,为改善学校教学条件,给学生置办校服私自卖了麦苗所在工厂赠送的电脑而受到处罚后,为陪伴年迈、失意的父亲,也为了和青梅竹马的恋人马得宝一起,麦苗选择留在了家乡。没多久,麦苗的老板在海吉投资设厂时,让麦苗做新厂的负责人。麦苗没有辜负老板对她的信任,把工厂管理得有模有样,后来还离职单干,自己当起了老板,成为成功的女企业家。
而一娟因为单纯,太渴望通过婚姻改变自己,在一次联谊会上认识一个男生后,两人很快就开始了交往,很快就发展到彻夜不归的地步,并因此受了欺负,之后跟那男生就再也没有了来往。尽管情感上受了伤,但一娟并没有因此厌倦所在的城市,还是对未来有所憧憬,仍想着在大城市里扎根,不过还是没有像麦苗那样在能力上提升自己。
随着麦苗的高升以及回乡发展,一娟没有再出现在镜头里。或许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像水旺那样如愿地与城市本地人结了婚,在城里扎了根,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她是跟同样想在城市扎根的外地人结了婚,为生活而奔波……
麦苗和一娟之间,无疑是麦苗更让人感动,她为了集体的尊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选择提升自我,追求进步,这种自强不息的拼劲更值得提倡。而一娟想着通过婚姻改变自己多少显得有点空中楼阁。尽管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部分人通过一纸婚姻实现了户口、生活甚至人生的转变,但有句俚语说得好,男人现实起来比女人还要现实,如果女方与男方并不门当户对,也没有过硬能力,婚后的苦涩只有自己体会,倘若哪天婚姻出现了变故,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将是件很困难的事。而如果像麦苗这样通过提升自我、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显然更靠谱,无论到哪里,无论工作还是婚姻出现了变故,依然能重新开始,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与其像一娟那样把人生押在婚姻上,不如像麦苗那样努力提升自我,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
本文由清浅之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