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导语:当东方的隋唐-突厥争霸愈演愈烈的同时,西方尚未结束的波突争霸依然可圈可点,甚至发展成了萨珊-阿瓦尔同盟和西突厥-拜占庭同盟之间的全面战争——第七次拜占庭-萨珊战争和第六至八次突厥-萨珊战争。当拜占庭帝国在西突厥汗国的支援下反败为胜并进一步深入到萨珊帝国腹地之时,双方之间的战略决战最终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地区打响。
目录
- 尼尼微战役的战前战略背景
- 尼尼微战役的战时基本信息
- 尼尼微战役的战时过程概述
- 尼尼微战役的战后战略形势
尼尼微战役的战前战略背景
1)波突争霸的余晖与萨珊帝国的巅峰
602年,拜占庭帝国发生福卡斯之乱(602至610年),原奉莫里斯一世之命进攻阿瓦尔汗国的福卡斯突然回师君士坦丁堡篡位称帝。萨珊皇帝同时也是莫里斯一世女婿的库思老二世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七次拜占庭-萨珊战争(602至628年)。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盟友西突厥汗国也发动了第六、七和八次突厥-萨珊战争(607、616至620和627至628年)。
为了对抗不可小觑的西突厥-拜占庭同盟,萨珊帝国在614年与拜占庭帝国和西突厥汗国后方的阿瓦尔汗国结盟,波突争霸就此扩大为萨珊-阿瓦尔同盟和西突厥-拜占庭同盟之间的全面战争。614至626年,在阿瓦尔汗国的协助下,萨珊帝国先后征服了拜占庭帝国的黎凡特、安纳托利亚大部和埃及并进一步围攻君士坦丁堡。也就是在这时,萨珊帝国的版图和势力范围达到了其历史上的最大巅峰。
2)西突厥-拜占庭同盟的反击
然而,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一世力挽狂澜,最终在君士坦丁堡战役击退了萨珊-阿瓦尔同盟的陆海联合进攻。由于萨珊-阿瓦尔同盟的威胁仍在,因此希拉克略一世说服了西突厥汗国属国可萨汗国在627年跨越高加索山脉与拜占庭帝国合军一处联合进攻萨珊帝国的南高加索地区(萨珊属国阿尔巴尼亚王国、伊比利亚王国和直属的亚美尼亚地区)切入其后方。
不久之后,拜占庭-可萨联军便占领了整个南高加索地区,萨珊帝国位于安纳托利亚的前线军队由于被切断后路故很快被拜占庭军队一一肃清,孤立无援的阿瓦尔军队被迫撤退,萨珊大将沙赫·巴勒兹在埃及和黎凡特割据中立。在如此形势下,拜占庭军队进一步挥师南下,最终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地区爆发了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略决战——尼尼微战役。
尼尼微战役的战时基本信息
1)时间:627年12月12日
2)位置:尼尼微附近
3)统帅:希拉克略一世(拜占庭)vs 拉扎德(萨珊)
4)人数:2.5至5万人(拜占庭)vs 1.2万人(萨珊)
尼尼微战役的战时过程概述
1)拜占庭军队的南下与萨珊军队的追击
627年9月中旬,当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一世率领2.5至5万军队从亚美尼亚挥师南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同时,萨珊大将拉扎德所率领了最后一支主力军队共1.2万人紧随其后试图追击。虽然拜占庭军队在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但由于南高加索的鏖战以及西突厥援军的撤离让这支军队已经略显颓势。加上未能了解萨珊军队的真正数量,希拉克略一世在摸清对手之前只能先行避其锋芒。拜占庭军队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以战养战,意外让紧随及后的萨珊军队面对一片狼藉的城乡无法得到任何补充。
627年12月1日,希拉克略一世率领拜占庭军队调整方向向西渡过大扎布河,最后在已成废墟的昔日新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东南位置安营扎寨。希拉克略一世的这一决策意外避免了让拜占庭军队进入已经摸清其南进走向的萨珊军队的埋伏圈。不久之后,猛然发现拜占庭军队位置的拉扎德匆忙率领萨珊军队也渡过大扎布河继续追击,但是经过休整并得到消息的希拉克略一世命令军队迅速动身并继续向尼尼微方向移动。
2)决战尼尼微
12月12日,拉扎德率领的萨珊军队与希拉克略一世率领的拜占庭军队最终在尼尼微和大扎布河之间的一处空旷的平原相遇。经过漫长的追击终于追上拜占庭军队的拉扎德如获至宝一般地对其发起了进攻。由于浓雾的关系,拉扎德未充分运用弓手便立刻命骑兵发起了三面进攻。然而,早已严阵以待的拜占庭枪兵和步兵让盲目冲锋的萨珊骑兵损失惨重。
经过约八个小时的鏖战之后,萨珊军队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6千人)的兵力,拉扎德决定孤注一掷向希拉克略一世本人发起了最后进攻,但是却最终战死沙场。主帅的阵亡彻底瓦解了萨珊军队的斗志,他们旋即向东渡过大扎布河溃逃。而拜占庭军队由于同样损失较大故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继续向西前进,最后全军进驻尼尼微城寻求补给。尼尼微战役以拜占庭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尼尼微战役的战后战略形势
1)拜占庭-萨珊战争和突厥-萨珊战争的结束
尼尼微战役之后,萨珊帝国最后一支主力军队被彻底歼灭,畅通无阻的拜占庭军队得以能够继续在美索不达米亚来回洗劫。628年,大势已去并逃往埃兰的萨珊皇帝库思老二世被其子卡瓦德二世篡位杀害,后者随即向希拉克略一世主动求和,第七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拜占庭-萨珊战争以及第八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突厥-萨珊战争就此宣告结束。大获全胜的拜占庭帝国在战后收复了所有失地,而遭遇惨败的萨珊帝国很快便陷入到了无尽的内战之中。
2)西世界岛波突争霸的落幕与阿拜争霸的开幕
然而,作为胜利者之一的西突厥汗国却因统叶护可汗的突然被弑也立刻陷入到了内战之中,从而让另一位胜利者拜占庭帝国一跃成为了西世界岛最为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阿拉伯人迅速崛起并同时与君临天下的拜占庭帝国和元气大伤的萨珊帝国开战,标志着西世界岛的国际争霸主题正式从波突争霸过渡到了阿拜争霸阶段。
结语: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古城尼尼微见证了拜占庭帝国和萨珊帝国之间的最后一次命运转变。然而,君临天下的拜占庭帝国并没有得意多久就遭遇到了其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敌人——阿拉伯帝国。与东方的隋唐帝国逐步瓦解和征服整个突厥汗国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拜占庭帝国却被阿拉伯帝国持续压制,最终彻底失去了复兴昔日环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的希望。
参考资料:
- [佟嘉毓]《改变世界历史的100帝王》;
- [钟澈]《54个历史时段的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析》;
- [钟澈]《5000年来近东、西亚地区的头号强国列表》;
- [钟澈]《2800年来每个世纪的欧洲头号强国列表》;
- [钟澈]《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 ["暗之玛尔斯"]《世界五大帝统》;
- ["布哈林"]《全球历史地图》;
- ["布哈林"]《中国历史地图视频详细版》;
- ["布哈林"]《欧洲2500年风云速写》;;
- 《各世纪最强大的国家》;
-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的民族》;
- 《世界跨亚非欧六大古帝国》;
-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美)保罗·k·戴维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场决定性战役》;
- [mani amintehran]《伊朗五千年变迁史》;
- 维基百科;
- 百度百科、百度图片;
- 软件:google 地球;
- 影视:《波斯王子》、《天地英雄》、《天将雄师》和《征服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