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知常容刚刚看到有一个网名叫“白蚁一行”发的一份内容,她考上了自己想考的大学,还在日本留学,该内容讲述她25年的困惑和思考,她在文中说自己在别人眼中是顺风顺水,而在自己的认知中是非常扭曲的。在她的眼中自己的人生仿佛就是扔在地上100块钱,然后趴在地上捡,但钱上有一根绳,她捡一下,绳子就会往后拉,让她感觉像条狗一样趴在地上被玩耍。
坦白讲,我看完之后心情特别不好,在她的眼中她的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以自己为中心的小说。现在她不想再写,也不想再玩了,按了终止键。
在此之前,她没有觉得人生是光明的,反而是黑暗和痛苦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知常容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写这一篇文章的原因。
“白蚁一行”这个网友在普通人眼中肯定是一个顺风顺水之人,也是他父母值得骄傲的,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出国留学,这些是很多人想要而不能得的事情。在某些朋友眼中或许觉得人生走得这么顺,为什么要选择按下终止键呢?根本无法理解。
有人说人一出生就是不公平的,你在富裕家庭,我在贫困家庭,你有北京户口而我没有等等。
大部分人都努力想去争取这种物质上的公平。如果你放眼陆地,世界是否一片平坦?如果真的一片平坦,那地球还是现在的地球吗?
如果真的想去寻找这种公平,那就只能在海洋里找。可惜海洋实际是陆地的颠倒版,他让你看到的平实际是它的底,如同陆地的底是平的一样,只是陆地的底你看不到。
所以人的公平在哪里?
在心。
上天是公平的,不管是出生之时贫富,地位的高低,工作是否顺利,学习是否出色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真正平的就是这颗心。这颗心都是一样的,不管你外在有多好,拥有多少资源,你想安放这颗心却不是你拥有的资源就可以安放的。钱越多就没有烦恼了吗?学霸就没有烦恼了吗?当然不是。
心如同你看到有高山,河流,山川,盆地一样,虽然上面看上去完全不一样,实际底下都是一样的。
“白蚁一行”这位网友觉得痛苦实际上是找不到心的安放处了。一个人的心无处安放,无法入定,自然就会彷徨。正如你拿着这个东西,怎么也找不到将它安放入,一拿就是十几年,我觉得一个耐心极好之人都会受不了。
我想对年轻的朋友说一句:人生不是游戏,你也不是小说的主角,因为游戏死了可以重启,但人生不可以,小说的主角有光环,但现实没有。
那人生是什么?
人生就是找到自己,看清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认为人生是游戏,你就会将心安放在外面,你会在外界寻求心的安放处,能找到吗?
知常容的答案是你根本找不到。
诗圣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提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杜甫眼中如果每一个士人拥有一间可以挡风雨的房子,那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自己冻死也值了。
我想这个要求在现代社会中要实现并不难,但是大家快乐了吗?
没有,很多年轻人觉得很痛苦,虽然他们的父辈的房子可以风雨不动安如山,但是位置不好,他们希望在北上广之类的地方找一间。
在我小时候大凡一个姑娘化了妆在大街上走,村里的人在背后肯定会说这不是正经姑娘,说不定从事风尘业。现在呢?如果不化妆,有些人可能会说你怎么可以不化妆呢,没有不漂亮的姑娘,只有不会化妆的姑娘。
美的追求有极致吗?
父辈最大的愿望就是餐餐吃上白米饭,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将吃上白米饭当作追求吗?
外界的需求,外界的欲望会追着时间的变化,一直在变的。
或许你通过努力找到那个可以安放心的地方,第二天你起床发现,这个地方还是安放不了,因为形势变了。
不管你将你的人生当作小说的主角或者你将你的人生当作一场游戏,你都是以“我”为基础,然后去找到世界。
世界好大的,你能找全吗?
肯定不行了。
欲而不得就会生出烦恼!
王阳明先生临终时,门人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说了一句:
至南安,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心光明,世界亦光明,这不是唯心的。
如果此心不光明,你得到的很多,依旧是黑暗的,因为你还想要更多的东西。
欲望是可以不断被催生出来的。贫穷的人想要富贵,地位低下的人想要权力,权贵希望得到长生等等。你实现了一个欲望,总有下一个欲望在等着你。
这个世界就是欲望推动的。
将“我”拆了吧!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你强调“我”。
当你一强调“我”,你就会忍不住要拿世界上的东西来填充“我”。
很自然就会夺。
“夺”即“争”,争者即力强者为胜。
假设对手是一对一安排好,那么50%的人肯定是失败者,事实上失败者远远大于50%,因为整个结构不是长方形而是金字塔形。
如果以社会成就论成败,那失败者永远是大多数,成功者永远只有少数。
大多数人都会欲而不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烦的原因。
将“我”拆了,和世界和解。这世界就是有高山和湖泊,还有平原。你将“我”拆了,你就会看到你站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如果你发现你站在湖泊边,你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学会打鱼。如果你发现你在草原上,你自然就会去学骑马。如果你站在高山上,你却在努力学着出海打鱼的技术。正如有一个人学了一辈子的屠龙术,别人问他,龙呢?
正因为我们认为“我”能成,我努力就成,所以我们拼命努力,恰恰忘记“我”是谁了。连“我”都没有搞清楚,那所有的努力是不是在抓瞎呢?
有人问知常容习惯性失眠怎么办?我说你可以先找到一门你信任的宗教或者学派,先将心放好,然后再慢慢找“自己”。有没有效果呢?肯定没有,因为习惯性失眠的人是不会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