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资料图
王清平
出生在洪泽湖畔。喝着洪泽湖的水长大。吃着洪泽湖的鱼虾长大。听着“水漫泗州”的传说长大。年近六旬,我始终工作生活在洪泽湖畔。
洪泽湖母亲一般陪伴着我成长和老去。
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学会游泳,我知道她水质清澈;在她平坦的湖滩上学会农活,我知道她湿地广袤;在她丰沛的湖水中学会捕鱼,我知道她日出斗金。洪泽湖母亲一般养育了我和我的乡亲。
我的视线曾越过逶迤的大堤跟着一面面船帆漂向远方。我的黑发曾在骀荡的湖风中飘荡。我的双脚曾在湖滩的田间地头小路上奔跑。即使上了大学,以为离开洪泽湖奔向了远方,一看地图才知道,我只不过从洪泽湖西岸奔到了洪泽湖北岸。毕业以后的工作几经辗转也不过只在洪泽湖的西岸徜徉。注定,此生我挣脱不掉母亲湖的臂膀。
然而,洪泽湖在我身旁,却很难说我就对她了如指掌。“水漫泗州”的传说代表不了她成因的真相,我的双脚也很难把洪泽湖大堤丈量;我纵然是游泳健将也未曾畅游过浩瀚的洪泽湖;在她身旁工作几十年,我却从未对她有过认真的打量。
接受撰写《洪泽湖》这本小书任务以后,我开始对身旁的洪泽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知道她身世坎坷,饱经沧桑,我才感受到她的博大精深,我才佩服她的深厚历史,我才崇敬她的苦难辉煌。
洪泽湖像一只丰满漂亮的天鹅在中国的版图上展翅飞翔。但你知道吗,她圣洁的雄姿是从黄河夺淮的千年灾难中蜕变出来的。三百多年前她还不是这般模样。
几乎人人都知道,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但你知道吗,她还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生活在今天洪泽湖地区的先民们与水患斗争了一千多年,但未能阻挡帝王将相们的“蓄清刷黄”。与其它四大淡水湖不同的是,她明镜般的湖水下沉睡着一个千年历史名城——泗州,沉入湖底三百多年前的灿烂文明,足可媲美西方的庞贝城。
也许你不知道,洪泽湖周边发掘出的下草湾人等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江苏最早人类。项羽、刘邦、韩信、朱元璋等中国历史上这些帝王将相都曾生长在洪泽湖畔。当代伟人周恩来总理从洪泽湖畔走上解放全中国的革命道路。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洪泽湖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洪泽湖畔留下古今人杰的许多胜迹。
洪泽湖苦难的前世为我们积淀了丰厚沉重的历史文化,洪泽湖辉煌的今生在人民的手中创造出层出不穷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看到淮河泛滥成灾的报告流下了眼泪,决心“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位于淮河下游的洪泽湖迎来她逐步结束水患苦难的历史。“四河入海、一河入江”的泄洪水道开通,保证了洪泽湖三百年一遇的安澜。
如今的洪泽湖无私地接纳着上游十多万平方公里来水,慷慨地灌溉着下游数百万顷良田,以博大的胸襟涵养着鱼米之乡的苏北平原。
如今的洪泽湖周边分布着诸多庞大的水利工程。三河闸,高良涧闸,淮安水利枢纽,南水北调泵站群,星罗棋布,它们与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和清口枢纽一道组成了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
如今的洪泽湖无疑是淮河生态走廊上的生态大公园。水质优良,植被茂盛,水生动物和野生鸟类众多。国家级洪泽湖湿地公园保留着平原湿地最典型的的原始风貌。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洪泽湖孕育的独特文化已成为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泽湖不愧为苏北人民的母亲湖。她千年的苦难辉煌令我感动。她丰厚的文化积淀让我折服。她持久的无私奉献让我崇敬。
我发现,原来我对她的了解太少太少。我必须用饱满的热情去歌颂她,用深情的文字去记录她,用科学的态度去诠释她。
这本小书尝试图文并茂地介绍洪泽湖的前世今生和文化符号。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挂一漏万。但愿这本小书能让读者认识洪泽湖,爱上洪泽湖!
责任编辑 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