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有人言,文艺作品的意义,在于传递价值,引起共鸣。但文艺作品并不需要有这种压力在身,它只要不违背价值导向,仅仅是感官娱乐也未尝不可。所以,如果站在某一种价值观的角度去解读文艺作品,总是会出现过激反应。
我们爱一本书,除非是获取知识,否则,我们并不求它能教育我们什么,最多是触动了我们的情感,引起了内心的共鸣。
我们都是那么爱看电影。这种对电影的喜爱,亦如我们的爱情。时而悲怆,时而欢愉;时而平淡,时而激情;时而憧憬,时而恐惧……
当我们抑郁的时候,或许已经戒掉了电影,甚至连三分钟的解说都没有耐心看完。但是,当我们闭着眼睛,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时候,脑海里又会浮现出传情留声的光影。
从这个爱人那里,我们获取不了知识,也不想如此。不管是《心灵捕手》的校园天才,还是《冲破铁幕》的秘密公式,兴奋、紧张,推动的只是剧情,是那种继续向前走的决心。毕竟,看电影,还是像谈恋爱。好奇的驱使、神秘的吸引;归于平淡、又来激情;无聊得想放弃、兴奋得嫌不够……最终,还是得迎来一个结局。这种结局,如果不是真实事件改编,多数是偏向圆满。
可电影里爱情。照不进现实。
《朗读者》那种神奇的邂逅、《廊桥遗梦》那种自然的相遇……那种生死渴望的两相依,最后亦烟消云散、归尘化雾……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观影后,会留下不同的影评。所以,这也决定了,每个人突然在某个时段,想看某种类型的电影。
恋爱中的人,不进电影院,也会选择相偎着,你枕着我的胸,我抱着你的身子,一起追剧。也许剧情并不重要,即使会为某个情节惊呼大叫,那只不过是特意为对方表露出来的矫情。所以,电影,有时候本身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超级好的恋爱载体,和那块胸肌一样厚实。
你去看那武侠片里眼神里的冰冷,以及刀剑的血腥,背后依然有英雄的柔情,红颜薄命是常有的剧情。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芳心?
西部片里孤傲的牛仔,脚踏刺马,迎着日落黄沙,在风滚草上疾驰而过。即使是两个热恋的人,也会突然感叹一个人的江湖快意。牛仔的眼里也许没有爱情,但却有着为了女人决斗的勇气。
曾几何时,我有一个武侠梦,一个江湖梦,醉时卧松雪,醒来刀尖舔血,做一个天涯孤客。在大西北荒凉的大地上,和风沙相互肆虐。黑夜里,会遇到一处人烟。
那户人家张灯结彩,正在门前嬉戏。他们围着篝火,驱赶身上的寒冷。这个场景,一定有一个翩若惊鸿的少女,朱颜冰肌,眉梢秀气传情,面如三春的桃花,羞答答而热情洋溢。
待到人静,定要制造出其不意的邂逅。那时候,眉目传情,心里面早已经种下桃花的种子。
她拉着他,去看屋后面的羊圈,指着那些小羊羔,兴奋的叫着为它们刚取的名字。他不由得被逗笑。
她为它们烧了一把火,那几只可爱招人的羊羔,咩咩着前来取暖。而他们两个,开始越靠越近……
烤焦了羊羔的毛,火种被踢翻了,不远处传来女子家人的呼喊声。他依依不舍的跑开了。
他们相爱了。两个人瞒着家人私会。
有一天,他告诉她,他要离开这里了,因为有要事在身。两个人从未如此不舍。泪水湿眸,相偎良久,她推开他,跑回家里,拿出一个护身符,交给他。而他,取下他的双子玉佩,将另一块塞到她的手心。并约定,见玉佩如见人,再相会之时,就是成亲之日。
夜色朦胧。他骑着马,奋力疾驰,脑海里都是她的容颜,挥之不去。也许是风沙催人泪……
而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昏暗的天光,一阵阵的难过和恐惧……
在那大西北广袤的土地里,从远处突然传来佳音。驿站里送来的信,熟悉而潦草的字迹,尽是肺腑之言。
……
电影落幕,回归现实。我们仍然感叹男女私奔的勇气。也许我们比电影里的主角过得滋润,也许远远不如他们那样的潇洒。
电影夸大的不是爱,而是为爱向前的勇气。没有江湖,胜似江湖,早已经交通便利,不需要马儿的驰骋劳顿,相爱的人却裹足不前。
这一刻,我们明白,爱情早已经不是“价更高”之物,甚至于被外人上称论斤。我们追求的早已经不那么单纯,放不下赖以生存的物欲,亦舍不得美好向往的爱情。
所以,跳出电影里的纯粹和极端,现实中,我们都在努力找到爱情和物欲的平衡。正因为如此,相爱的人,开始规划、学习和实践。物欲更易得,爱情却难寻。两个人都会有一个折中,物欲差不多就行了的时候,爱情突然就有了意义。
正如电影里可能写到的,男主会带着女主私奔,风餐露宿不可取,陪着耕种放牧也太原始。电影里的爱情,很难照进现实。
男人,不能让心爱的女人感到漂迫、不安。有自己的小窝,有自己稳定的生活,我想,不需要家财万贯,不需要和别人上称论斤,爱情的浪漫是真的会很美妙。
好久没更新了,纯属随笔,语无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