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文提及的靶心人公式来自许荣哲的《故事课》
靶心人公式是《故事课》中提及的,关于故事创作的万能公式。
所谓靶心人公式,其实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问自己七个问题:
- 1、主角的目标是什么?
- 2、他达成目标的阻碍是什么?
- 3、他如何努力克服这些阻碍?
- 4、努力的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 5、有没有意外发生?
- 6、故事的走向如何转变?
-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所有优秀的故事都符合这个公式吗?
让我们用公式试着分析一下马克吐温的著名小说《一块牛排》吧!
1、目标
主角金是个退役的拳击手,生活窘迫,如今有一个参加比赛的机会,赢了可以得到三十英镑的奖金。金的目标是赢得拳击比赛,只为得到三十英镑奖金,改善家庭状况。
2、阻碍
- 金很饿,虽然吃了一块牛排,但依然很饿。
- 他老了,血管已经疲软乏力,身体很容易疲劳。
- 他的指关节曾经被打碎过,这是他的一个弱点。
- 他有思想压力,赢得比赛,可以还清负债,而输掉比赛,就一分钱也得不到。
- 他想起了曾经被自己轻易击败的对手,原来都是老人,就像今天的自己一样。拳击世界的风光无限,其实是年轻选手用自己的青春,去打击那些即将老去的人。这种宿命论的想法,让他的心情沉闷。
- 对手很年轻,体力几乎是无限的。
- 因为没有钱,他必须步行两英里去比赛场地。
3、努力
- 妻子帮他借钱,但失败了,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由于即便他输了比赛,也能拿到三英镑的酬劳,所以,有人预支给他三英镑,这些钱已经被花出去了,其中就有他吃掉的那块牛排。
- 他知道自己唯一的优势,是丰富的比赛经验,所以,他要在比赛中尽可能地保存体力。
- 前面几个回合,他几乎全程防守,对观众的嘲讽置若罔闻,冷静地消耗对手的体力。
- 防守的同时,他还用上了合理的阴招:用头去接对手的拳头。这招可能会让对手的指关节粉碎,就像他当年受的伤一样。
- 他冷静地计算时间,每当回合快要结束的时候,就引导对手走向他的角落,这样回合结束的时候,他可以立即坐下休息,而对手却要走更多的路。
- 他每一次出拳,都要确保有效地击中对手,这样不仅能合理地使用体力,也可以防止指关节再度受伤。
4、结果
他的战术成功了,他的经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成功地消耗了对手的体力,进入第七回合时,对手的体能优势就没有了。
他多次精准地多次击倒对手,让对手造成巨大的麻烦。
5、意外
在第十一回合,金决定终结对手,他不惜体力地进攻,拳头像狂风骤雨一般击打对手。丰富的经验让他能够精准地估计自己造成的伤害。可惜的是,在他需要最后终结对手的时候,他的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爆发力。他想,如果比赛之前能多吃一块牛排的话,尽管他已经老了,可他依然能够击败眼前的对手。可惜,没有如果。
6、转弯
不出意料的,对手又站了起来,而且体能居然在快速地恢复,这就是年轻的力量。金已经耗尽了体能,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对手的拳头来到面前,然后昏迷了过去。
7、结局
金输掉了比赛,不仅拿不到钱,还会耽误一个星期的工作。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在家里翘首期盼的妻子,忍不住痛哭起来。
结论:《一块牛排》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如果单从故事结构的角度来看,故事的发展和靶心人公式比较吻合。
我的体会是,当我们使用靶心人公式进行故事创作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第二步和第三步,也就是主角实现目标的阻碍是什么,以及他如何努力去克服阻碍的。
在《一块牛排》的故事中,主角金碰到的阻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从经济、体能、思想、家庭、周围人等等,都是他的阻碍,这些阻碍其实也构建了人物,让我们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拳击运动的深入了解。比如,拳头打在头上会造成指关节粉碎,比如,引导对手多走路,尽可能地节约自己的体能等等,仿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拳击世界。这些细节的把握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