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引言:陆续击败了伽色尼、拜占庭和法蒂玛帝国并控制阿拔斯王朝极盛一时的赛尔柱帝国,在马立克一世逝世之后逐步陷入了诸侯割据的局面。1118年即位的赛尔柱苏丹桑贾尔希望能够恢复帝国曾经的辉煌,但是却屡战屡败,而终结其最后希望的是来自于东方大地上的一位流亡皇室成员。
战前战略背景
1132年,耶律大石在征服高昌回鹘之后,在叶密立称汗,重建大辽帝国(西辽)。两年后,东喀喇汗国向其臣服。
1137年,耶律大石在苦盏之战击败了赛尔柱帝国的附庸西喀喇汗国,而后者将战败的责任推卸给了葛逻禄人,双方开始结怨。
1141年,西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爆发冲突,赛尔柱帝国和西辽帝国开始介入,东西方两大联军最终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凯特万草原相遇,这场决定西域乃至世界岛命运的大战随即展开。
战役基本信息
- 时间:1141年9月9日
- 地点:凯特万草原(今属撒马尔罕)
- 兵力:几万人(西辽) vs 10万人(赛尔柱)
- 统帅:耶律大石(西辽德宗) vs 桑贾尔(赛尔柱苏丹)
战役发生过程
赛尔柱和西辽联军皆分为左中右三路。赛尔柱联军处于草原之上,而西辽联军则背山而立。开始,双方中军对峙,互相僵持不下。
随后,赛尔柱左翼直插西辽中军和右翼之间,形成了一个缺口,塞尔柱剩余军队顺势对其进行猛攻。
但是,被分割开来的西辽右翼骑兵迂回到了塞尔柱联军左侧,而西辽的左翼骑兵则迂回到了其后方,西辽的中军则迂回到了其左侧。桑贾尔之前以为成功地打开了对方的一个缺口,但是却形成其大军左后右三面受敌的局面,而其正面正是之前西辽所背靠的大山。
桑贾尔面对如此形势,只能继续前进,并深陷山中的达尔加姆峡谷,遭到了葛逻禄人的围攻,赛尔柱10万联军几乎全军覆没,桑贾尔率领残兵侥幸逃脱。
战后战略形势
凯特万战役结束之后,原来臣服于赛尔柱帝国的西喀喇汗国、花剌子模等中亚诸国皆向西辽臣服。
而赛尔柱帝国不仅退出了中亚,国内诸侯割据局面更加严重。东伊朗的伽色尼、古尔、乌古斯等国,西伊朗的阿塞拜疆等国先后独立。1153年,桑贾尔在镇压乌古斯人时竟然被对方俘虏,最终在监禁和逃亡的过程中郁郁而终(1157年),赛尔柱帝国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完全崩溃,大势已去。
结语:赢得凯特万战役的耶律大石威名远扬,西方开始流传“东方的约翰王”的传说。甚至东方的金朝都对其无可奈何。西辽开始了其半个世纪之久的中亚乃至世界岛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