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近期,网络上逐渐出现一批崇尚“西方贵族精神”者,在他们的认知中,西方人有几种崇高又优秀的品质,今天,笔者就从历史等角度分析这些所谓的“西方贵族精神论”中存在的谬误。
西方人更加理性吗?德国哲学家们在无形中给我们施加了一个思维惯性,那就是西方人思考问题更加理性。很多东方人受到这些哲学作品的影响,普遍认为:西方人更加理性,而西方人也时常以理性作为性格优点,以理性为荣。
比如:日本和韩国议会中,双方起了矛盾,美国议员在旁边笑而不语,背地里还会嘲讽道:“就像是两个小孩子打架一样,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一番话将自己的身份抬高为“理性的成年人”,居高自傲。
让人想不通的是,就是这群“理性的成年人”,却时不时做出制裁小国的举动,以暴力胁迫的举动,驻军维和的举动。记得一部欧洲历史著作中曾这样写道:“欧洲的每一片土地上都饱受战争洗礼,每一寸土壤上都充斥着鲜血和死亡。”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西方史学家都承认西方国家素来以暴力、霸道著称,这种品质,恐怕要与理性背道而驰了。
但是,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西方人在战败和投降时表现出的理性是不容忽视的。
曾与一位外国友人在闲聊时谈起理性,这个外国友人说道:“西方国家的家长很少打孩子,因为,他们懂得理性思考,一旦发脾气必会怒不可遏,对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要立相关的法律严禁这种行为。”
笔者认为,这并不能作为西方人理性的例证,只能说明,西方人的“耐性”胜过“理性”罢了。
西方人的爱情质朴而又热烈?不得不承认西方男人在爱情游戏中天赋异禀,他们往往会通过表面上的直白和小花招,让单纯的中国女性对其无法自拔。稳重保守的中国男性通常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并且,批判西方男人虚情假意,毕竟,他们的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给人一种轻浮的啊感觉。
而自古以来中西结合的婚姻大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加深了中国男性对西方男性的“偏见”。但是,客观的讲,西方男性的爱是真实的,不爱也是真实的。曹操哭袁绍,两行眼泪中慢慢的真情实意,可是,这些真情无非是恼恨罢了。虽然,在外人看来曹操是矫情的,但是,谁又能拿出证据否认曹操不是发自内心的流泪呢?
此一时彼一时,从原始社会到如今异化人性遍布全球的花花世界,任何人都无法逃过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命运。西方男性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端,对这一概念的感触自然超过我们许多,所以,在他们的认知中移情别恋或许是“无奈又明智”的选择罢了。
西方历史中也有穷的揭不开锅的旧社会,当时的男人们连找个媳妇都成问题,谁会有闲心、有魄力的说出那句“move on”呢?当时他们崇尚不嫌贫爱富的jenny jones,这种状态与现今的中国男子别无二致。
随着社会发展,西方男人逐渐体会到纸醉金迷的新生活,崇洋媚外的中国女人都排队了,西方男性也就难免“一览众山小”,露出一副让·瓦让的嘴脸。
还有就是,西方人的科技与工匠精神。首先,什么才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这里,说起这个问题,笔者想先问大家,科技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么?没错,但是,与此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还带来非比寻常的破坏力。几百年来,西方人靠着科技之利,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拔高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科技带给西方国家的就不再是公平与普惠,逐渐演变成纯粹的替资产阶级敛财的手段。那么,科技的本身是什么?远在敬畏上天的原始社会,人们普遍鄙视这种行为。到了封建时期皇帝们更是称其为“奇技淫巧”,禁止奇人异士“妖言惑众”。
皇帝不是傻子,禁止科技发展是因为他们深知“奇技淫巧”是一柄双刃剑,用于善则大善,反之则大恶,岂能随意传播?
反观美国,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将科技与商业利益联系到了一起,带来不可想象的负面作用,使科技的本质变了味。中国人素有“技传有德”的优秀传统;崂山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身怀奇技的人一旦走近歪门邪道,将自己的技术转化成利益,就会自食其果,所学奇技便会失效。
综上所述,科技不过是为人类生活增色添彩的玩意,既不能永久性解决人类世界中的物质供求关系,同样,也不能充分的满足精神需求。如今西方社会的双重标准正是西方贵族精神论的体现,在他们眼中又怎会顾及到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死活呢?
参考资料:
【《西方人的理性观》、《什么是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