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身处黑暗,不必惊慌,将他驱散,你便是光"。这句话,在考研的这场旅程中,时常能够听到它在内心的回响,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命运羁绊,亦或是面对未知的自我壮胆,只要将它写出来,便能获得一丝心安,拥有继续前行的力量。这种心安与力量,源于内心深处对梦想的渴望,同时也承载了那些为我欢呼的人们寄予希望的目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梦想悄然出现,在内心的最深处默默定居,平日里并不凸显,但却在每个即将放弃的关头嘶哑呐喊,而其内容从未改变。
或许是在高中父亲生意失败的时候;或许是自己一边啃着五毛一个的大白馒头当午饭一边不知不觉泪水滑落的时候;亦或许是在自己看到梦想中的自己恬静而欣慰的脸庞的时候。它总是来得突然,而又倔强地占领了心房,已经出现就再难以放弃。
梦想是什么?高中时候同学开玩笑问以后想做什么,我笑着回答希望以后能到大学教书。它简单而又艰难,能够在大学之中有三尺讲台、一方言谈;能够在陋室之中有方寸书房、一方书框;在专研之中能够有些许成就、一本自传,这就是我的梦想。这个念头,一年又一年,一程又一程,从未改变,陪伴着我走过考研那段时光。
在失败与毕业的惊慌中,四处投简历、找工作,脑子时常被焦虑拥挤了理智,只在心里想着边工作边复习,来年再战。
一系列的决定甚至于来不及仔细思考,有的只是慌张、不安、还有一丝迷茫,或许以后就会和梦想天各一方。这一切,直到和父亲通了一通电话之后,方才改变。
"那样压力会不会太大?而且工作了就不一定能抽时间复习了,毕竟你是应届生,肯定工作量会很大。不然直接回家里复习吧,在家里考一年。"
"可是家里的经济......"
"这个不用你操心,回家认真复习,其他事情有爸妈。"
"可是......"
"你不是说将来要当教授吗?爸妈知道你心里的想法,有梦想是好事,爸妈支持你,至于其他的,你都别操心。"
挂断电话之后,眼泪不争气的划过脸庞,抽泣,啜泣,直至嚎啕大哭。那种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不甘与痛苦,感谢父亲给了我多一年缓冲时间。
在家里复习的日子并不好过。那段时间,父亲待业在家近半年时间,家中经济全凭母亲那点微薄工资维持运转。一家人挤在四十平米左右的出租房里,楼下是做装饰生意的买卖人家,白天切割砖石声音似乎要捣碎整个耳膜,我的房间里没有对外的窗户,因此即便在白天,也是十分阴暗。
图书馆周一到周五开门,开门时间也只有八九小时。白天步行半个小时到图书馆复习,晚上回家了在房间看书,周末则在家里待一整天。极度的压力和内心深处的苦闷,使我常常在夜里失眠,虽然极力开导自己却似乎成效不大,一墙之隔的邻居家里四五个孩子耍闹的声音,常常扰得我难以静心,看着爸妈操劳的背影,心里也难以平静。
那一段时间里,支撑自己的只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两个字。在深夜里想过放弃吗?不止一次的想过,可是不甘心,只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身处黑暗,不必惊慌,将他驱散,你便是光",坚持下去,总会能有成绩。
挂掉电话之后,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心里没有一丝波澜,有的只是对梦想的执念与渴望。
两年的考研时光并不简单,回头一望,许许多多的人正在为我的成绩鼓掌:父母、恩师、恋人,他们一路陪伴,为我欣喜若狂,而对我来说,通往梦想的一段新旅程,即将起航。
照片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通知晓,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