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失去自我,是悄无声息中发生的,根本让人无从察觉
《圣杯骑士》是我认为可被称作导演泰伦斯·马力克的“实验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是《歌声不绝》和《奇异的恩典》。
这三部电影都采用了非剧本模式,实验性的即兴创作和大量的镜头隐喻等众多非传统的拍摄方式。
有时他们只是给我一台摄影机然后说你开着车去兜风吧,要不就是让我自己躺着,或者和另外一个演员一起躺着,都是和电影情节有关的事情。感觉来了就拍一个场景,没有感觉那就不拍,去海边游会泳都行。——克里斯蒂安·贝尔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样拍成的电影既炫技又不招人待见,但马力克的确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电影过程和景象,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就像《生命之树》一样,马力克在《圣杯骑士》中再次聚焦和探索了纷繁复杂的存在主义命题,并在故事中引用了《托马斯使徒行传》里的《珍珠之歌》。
马力克用这个故事作为隐喻,来比喻人的迷失自我,迷失寻找目的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家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在关于“陷入沉睡”这件事上曾经写过类似的话。
“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失去自我,是悄无声息中发生的,根本让人无从察觉,没有什么比它更不易被人察觉的了。”
所以,让我们来看看马力克是如何在电影中探索这种随着自我的丧失而来的对意义的追逐。
骑士
在《圣杯骑士》中,我们跟随着里克一名编剧的视角去寻找他生活的意义,这个想法在好莱坞这种享乐主义社会中几乎变成了无望的诉求。
克尔凯郭尔围绕这个话题曾经写了大量的文字,当每个人类在试着与世界建立联系,并寻找其中的意义时,都会打心底里感到不舒服,一种绝望从自我内心深处升起。
有限是我们身上的限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它充当着一个有形的现实的角色。而无限,在另一方面却指向了可能性,它是我们创造新思想,诞生无尽潜力的能力。
当这两者以一种失衡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时候,存在主义的绝望就会产生,就像里克进入好莱坞世界后发现的“无限”一样。
看看那些棕榈树,它告诉你一切皆有可能,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圣杯骑士》
但其实他只是在让自己进行“追逐”这件事,就像一个角色所言,“你想要的不是爱,只是一段爱的经历”。
我们从电影标题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圣杯骑士》与一张塔罗牌同名,更直接的证据是电影海报就像塔罗牌一样是上下颠倒的。
里克也从电影中他遇到的角色和刺激性事件中重新获得自我,正如在电影开头,地震给他敲响了近乎字面意义的警钟,激励他去追寻自己的意义,而在这里,这种启示则具象为山顶上的光。
任务
《圣杯骑士》整个电影的结构是由塔罗牌构成的,不同的塔罗牌指向电影的不同章节,每一张也都暗示着即将要发生的事,比如里克被抢劫的那一章对应的是高塔,预示着突然发生的不安。
这再一次体现在观众在马力克支离破碎的叙事结构中,对电影意义的寻找,这是马力克不使用脚本拍摄的必然结果,在进入剪辑阶段之前,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拍了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是叙事和电影制作过程之间一种美妙的联系,一种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人生可以向前推进,但只能回过头来理解”。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女人,我们的灵魂就会想起曾经在天堂中见识的美好。《圣杯骑士》
因此,他似乎把自己的存在主义重担强加在她们身上,盲目的迷恋她们,使她们成为自己存在主义终结的源泉。
电影的叙事结构在马力克的编排之下,并没有线性发展直到故事高潮,而是在爱与不爱、睡去与醒来中进行着无限的循环。
珍珠
在影片接近尾声时,里克遇到一位牧师,牧师指出里克的困难正是来源于他与上帝或者无限的联系。
经历痛苦,你才能超越自己,超脱自我,接受这一切吧,去寻找这一切背后的因果。
这点也被新纪元运动中“当下的力量”类哲学所欢迎,这种哲学观点认为要将重点放在一个人对外界的态度,而不是人对于外界的附庸。
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调和“有限”和“无限”之间的平衡,是走出绝望的唯一途径,对于他来说,这要通过信仰来完成。
反之,克尔凯格尔说信仰的飞跃,意味着将自己完全的放入一个超然的位置,连接到无限,将对他人的爱转化为对永恒存在的爱,并让它们闪耀如星。因此,不试图在有限的事物中达成无限。
我们眼中的光,那就是珍珠《圣杯骑士》
通过信仰的飞跃,圣杯骑士变成了信仰的骑士,根据克尔凯郭尔的说法,有此信仰的人外表看起来一如往常,但他的内心却在不断的做这种无限的运动,把自己和一个更高的、无限的源头联系起来。
这一残酷的现实在影片的结尾变得清晰,里克似乎很开心,他从绝望中解脱出来,就像他向着光芒丈量着山时,《出埃及记》这首歌又突然开始响起,这首歌之前的出现引出了寻找珍珠的主题,也出现在里克陷入睡眠之际。
「电影实验室」 是聚焦影视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包括影视及泛媒体领域资讯、电影解析与批评,以及视频音频平台等未来影视内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