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初是被前同事安利了一部由现实主义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黑白电影《十二怒汉》,后来上网搜到了另外一部评分不错的他导的电影,也就是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电视台风云》啦!执导完处女座,这个导演承认从演员和制片亨利.方达身上,他颇受教益。拍电影的同时,西德尼继续染指戏剧和电视。毫无疑问,《电视台风云》中,融入了他对电视这一行当的切身体会。
- 记得看过这么一部尖锐抨击电视的电影《楚门的世界》,一个人出生以后就生活在一个埋放多部摄像机的巨大演播室里,他身边的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员,他所经历的毎一件事都在电视台的某个频道播出,而他自己却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或许出于本能,人们一般不大愿意在镜头前袒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或多或少有点矫饰,更不用说展示自己的死亡过程。但在《电视台风云》中,却是一个例外,一个失落的主持人扬言要在一周后公开自杀,目的是为提高无可救药,不断下滑的收视率。这不由使我开始对“电视人”的重新界定,因为做电视节目而异化的人。
霍华德.比厄:“愚”乐时代被异化的人,或许身不由己,或许身世跌宕无所依。作为电视业最早的缔造者。当他被自己倾注毕生心血的电视业一脚踢开时,霍华德先是宣告将为提高收视率公开自杀,而后有在次日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为胡说。他向观众大谈人的胡说与神的胡说,这套理论使他声名远播,他标榜为一个反抗虚伪现实的精神领袖。没过多久,观众的新鲜度降低后,收视率再度下降,又被无情地砍掉节目。
电视是种大众文化,是为大众在紧张工作之余提供消遣与娱乐的。但却承担着一定的价值导向与社会责任。
制造狼奶者与被狼奶喂大的一代
作为被电视喂养长大的孩子,戴安娜小姐似乎已经被电视剥夺了人的欲望和情感,她灵活、敏感、神经质,无时无刻不在走动、交谈、打电话,而这一切都与电视有关——甚至当她做爱时,嘴里还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着她在电视台的工作安排。她在与麦克斯的会餐中坦言,她拥有失败的婚姻,她的私生活一塌糊涂,她唯一做得好的就是工作,她对生活的全部要求就是30%的收视率和20%的开机率。
为了给电视观众制造新鲜和刺激,戴安娜将灵媒请上荧屏来预测时事,又与一些地下激进分子联手制造真实、感性的记录素材;最后,戴安娜一手策划了霍华德的当众被杀……在戴这里,电视即真实与正义,也是法律与秩序。
收视率至上。电视还在继续生产它的“狼奶”,而一代又一代的电视人正不断由此产生。
愿望的反面
在《电视台风云》中,每个主人公都在不可知的力量驱动下身不由己地滑向自己愿望的反面,最终落入命运的口袋。
愿望及其悖反构成了整部影片的叙事基础。
从这个角度去看“电视人”的倨傲与谦卑,成功与失败,克制与发泄……会有种坐山观虎的感觉。假使末日来临,所有的人及所有情感和欲望都将被摧毁,最后大概还会剩电视,各种娱乐平台,空洞地演绎人间幻象。
霍华德被杀了,各电视台理所当然地争先报道这条新闻。这只是个新闻,过了当天就会成旧闻渐次被人遗忘。
现实启示录
置之于当下,是个信息速率极快,倍增,爆发,人人皆有无手机恐惧症的时代,纸已死,媒永存的网络时代。我们是真的被传媒控制或者说带节奏太久了。我幸而没有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伟大一如人类,孱弱一如人类,如何筛选梳理信息提升专注力,信息整合力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或许我们的社交方式更多元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更疏离了呢?信任的感觉何去何从,人人皆低头来捡六便士,谁去瞻仰月亮呢?
此片在唱衰商业文明,或许未至于。追求效率约等于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直播时代,泛娱乐的世界兴兴轰轰地热闹,此片带给人最终的启示无非是摆脱驳杂信息的干扰,去过真实的人生。
我们需要信息,但也需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在无边新闻的浇漓与冲洗中厘清自己,厘清自己的索求,做参与者,也做辟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