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康巴传媒(本网综合)
甘孜州委宣传部、甘孜州文联、甘孜日报社联合推出文化类朗读栏目“康巴?悦读”,让你随时随地通过声音进行阅读。悦读旨在通过对康巴作家群优秀作家原创作品的诵读、录音制作,对音乐、图片、文字的整合与重塑,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在移动端倾听与分享优秀作品的互动栏目。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州内知名作家的作品,更欢迎读者踊跃投稿,分享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无须特地留出时间空间逐字逐句读书,
不论你是走在路上,在公交或的士上,
独自吃饭,还是百无聊赖地做着家务,
都可以通过悦读用你的耳朵进行阅读。
▼▼
“康巴?悦读”第六十一期,请欣赏作家嘎子的原创作品《界》。
点击,用你的耳朵开始阅读吧
▼
《界》
■嘎子
那时,我以为这座高原小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方。我的家就位于这个最大地方的正中央。
推开前门,走上那条细瘦的石板路,一条净如玻璃的小河晃在眼前。河水是从大山骨缝中挤出来的,一年四季冰冷透骨,喝进嘴里却甜如乳液。河上有桥,麻石砌就,长长一弯虹连接南北两岸,我们叫它界桥。据说当年桥心塑一石龙,头尾上翘,鼻尖顶一滚圆的石球。这石龙就是桥界,威风凛凛地把守着桥南桥北。
桥南为富区,街市繁华,有官府衙门,洋人教堂,商人店铺;桥北为贫区,多为四方逃荒逃难迁来的人,一片破破烂烂的灰色棚屋撒满了山脚。桥南的人可以大摇大摆进出桥北,而桥北的人去桥南却要缴纳很重的过桥税。后来,桥北的人悄悄进入桥南,在那些繁华街头开起了凉粉店、铁匠铺、木工房。桥南人也涌入桥北,开起了布匹店、首饰店和洋学堂。过桥税就没人过问了。
掀开后门,门对一座石山,高且陡,山体漆黑如生铁。山有名,叫箭杆山。爬上山顶,可在杂树丛中寻到一根碗口粗的铁棍,不知何时扎进山岩石缝,与铁硬的岩石牢牢锈在了一起,能左右摇动,就是拔它不起。传说这铁棍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射出的箭。那箭是界,一箭定东南。南面为羌夷之地,东面为蜀汉之界。今天有喜好民族人类学者做过考察,箭之南多为藏族聚居地,那里牦牛原上行,帐篷炊烟绕,一派雪域风光。而东面则多为茅屋、竹林、小水田,头裹白布的汉农吆喝体毛光鲜的水牛耕作其间。好像这神奇的箭真是一堵墙,一条沟壑,一根红线,把两种不同颜色,不同滋味的东西齐齐整整截成了两半。
那时,我还很小,常爬上山顶望对面更高更壮的山顶。我想望到藏在山牙齿缝中的县界,不知是一条石龙,还是一根生锈的箭杆?
12岁那年,我生出去寻找县界的奇想。我与同街伙伴大狗在城外的菜地中偷拔了满书包的萝卜,那种圆头红皮萝卜,汁水多又甜,止渴又充饥。也许我俩啃吃到界县边上也吃不完的。我俩踩着那条埋在冬日枯草下的茶马古道,顺哗哗奔流的河水一声不吭地往前走。我们桥北的孩子都有股不达目的绝不吭一声的倔脾气。
天暗黑下来,风也冷了。我们也不知走了多远的路,只知道河水流入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四周的山换了好几副面孔。见到那个小寨的灯光时,我们的心怦然蹦跳起来。我们还是一声不吭,但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都盼望那是一个不属于我们县城寨子。
大狗扯了棵打卦草,使劲朝一棵粗糙的榆树身抽去,打卦草的刺头叭地崩开了,滚出几粒黑色草籽。我们都高兴得拍手笑起来。卦草说,我们的愿望能实现。
进了寨子,我们敲开那间矮小的土屋门。屋中只一个驼背的老头,守着一盘轱辘辘不停转动的水磨,他告诉我们这个寨子叫羚羊寨,仍属我们县管。那时,我们失望得瘫坐在地上,老头端来一大锅煮白薯,也懒得动一动。老头说,对面那座土山顶上立有一界碑,上刻有清代第一任县太爷题写的界碑山几个大字。他叫我们住下来,天一亮就带我们上山顶去看县界。
那夜很冷,在石磨和流水的呻吟声中,我们睡得很香很甜。
天亮时,老头见我们爬起来,就掀开了门,一股冷风夹着雪沫卷进屋内。
天呀,一夜间竟铺了那么厚的雪。对面的土山裹着层厚厚的雪雾,灰蒙蒙的像一只巨大而恐怖的怪兽。山路让雪封住了。我同大狗久久地站在雪地上,双眼红了,又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许多年过去了,我长大成人,出了县,出了省,还在最西端的荒原上一座国界碑上弹过烟灰。可是,那条神秘的县界仍然横在我的面前,我怎么用力也走不出它的边沿。
作者简介
嘎子 本名黄定坤四川康定人。曾为中学教师,《贡嘎山文学》编辑,《中国市容报》记者、副刊编辑。现供职于重庆一家科技杂志。重庆市文学院创作员。曾荣获重庆市好新闻奖、全国副刊好作品奖,《西藏文学》年度优秀小说奖等。出版长篇小说《越走越荒凉》、《香秘》,中篇小说《世外之爱》、《兽皮》、《皮毛苍老》、《天空的翅膀》多部,并被《中篇小说选刊》选载。
本期朗读者
杨苏斌藏族,巴塘人,60后,朗诵爱好者,现就职于康定。
除了为大家推送优秀的作品,我们更希望从大家的文字与声音中留住最温暖的康巴。为此,康巴悦读栏目自推出起长期公开接受读者投稿,希望能与每一个有故事、有才华、想倾诉的你在声音中相遇。
>>>>投稿要求
读者可以只投文字稿,也可以自己录音将文字稿与声音稿一起投出。稿件要求原创,内容不限,文字稿件字数要求2000字以内。投稿时除了“录音+文字”之外,请附上“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电话+微信)+生活照”。
>>>>联系方式
电话:0836—2835751
邮箱:wx@gzznews.com
<以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甘孜日报所有>
更多:点击下面蓝色字欣赏往期栏目
康巴?悦读|火塘边的夜晚
康巴?悦读|康巴人—用一生的时间唱一首本能的歌
康巴·悦读 | 那一抹特别的“年味”——故乡的“果子”
康巴·悦读 | 在黑石城,我们建起一座塔
康巴·悦读 | 暖石回阳,一襟斜阳渐远的纪念
康巴·悦读丨写给春天的情书 —— 康定
康巴·悦读 | 长在青春骨头里的年轮—乡城
康巴·悦读 | 梦境里——那云奔流的纹路
康巴悦读丨向往在极北之地,有一间自己的小卖部
康巴悦读丨苍穹之下,冰雪之上
康巴悦读丨灵魂途经伍须,抵达海子彼岸
康巴悦读丨用歌唱爱的形式转述人类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
康巴?悦读丨窗外,那群欢蹦乱跳的鸟儿
康巴?悦读丨理塘:仙鹤飞临的高度
康巴·悦读丨那暗香幽远的玫瑰园
康巴?悦读丨从书桌旁到帐篷边——那心灵深处的牧场
康巴悦读丨海子山,留在生命深处的记忆
康巴?悦读丨我心心念念的地方
康巴·阅读丨抠背
康巴·悦读丨永远的康定情歌
康巴·悦读丨风卷浪涛铸雕像
康巴·悦读丨组诗《康定美景吟》
康巴·悦读丨《故乡的落叶》
康巴悦读丨天边的扎溪卡
康巴·悦读丨美好的小城里,那遍地开花的桂子
康巴·悦读丨极致美文——半枝莲
康巴·悦读丨天上的葬礼
康巴·悦读丨邂逅“最后的香格里拉”
康巴·悦读丨用一首诗,抵达仓央嘉措倾心之地
康巴悦读丨藏地生活,美如诗画
康巴·悦读丨留在霍尔章谷的回忆
康巴·悦读丨去最美的村寨,过最幸福的年!
康巴·悦读丨在往回走的时光里,诗歌与生命长存
康巴·悦读丨黄河源头的曲麻莱
康巴?悦读|伊丹才让:每一朵花里都印满了对春天的赞誉
康巴·悦读︱横断山之无主题变奏
康巴·悦读︱极致美文:折多山以西的积雪
康巴·悦读丨表妹表妹,可爱的美眉......
康巴·悦读丨用诗意唤醒的高原小镇
康巴·悦读丨生命中美好的遇见
康巴·悦读丨雪域康定——致在情歌故乡奋斗的人们!
康巴·悦读丨“耶戈查木”,弦音声声!
康巴悦读丨家乡的梨花开了~
康巴悦读丨探秘·木苏古村落
康巴·悦读丨此心安处是雅江...
康巴·悦读丨写给康定的情诗
康巴·悦读丨泡上一杯茶,在康定享受一场清晨的凉爽
康巴·悦读丨在无边的夜色里,康巴人唱着,跳着,像大风中的树叶
康巴·悦读丨《人民日报》推荐的康巴故事
康巴·悦读丨又是一年月圆时
不忘初心、勇于担当,让梦想与使命同行
康巴·悦读丨90后康巴女作家笔下的《远方》
康巴·悦读丨杀手(上)
康巴·悦读丨杀手(下)
康巴·悦读丨板栗
康巴·悦读丨得荣藏桔“出门”了
康巴·悦读丨泪奔!康定学子写给妈妈的信~
听丨用美好与安然,迎接团聚的新年
年俗丨记忆中那个年代的康定春节
康巴·悦读丨春光中,那一抹绚丽的藏蓝
康巴·悦读丨倾慕他乡?醉心家园
康巴悦读丨清明,把思念写成诗
本期责编:肖宵 白马 编辑: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