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万维钢老师在他的精英日课了分享了一个概念——美德的近敌。
远处的敌人好辨认,但是近处的敌人,我们却容易把他当做朋友,美德也一样。
美德的远敌是各种坏的情绪,我们很容易辨认,但是美德的近敌,则是各种和美德相似的情绪,就容易混淆。
而只有真正搞清楚每一个美德的概念,分清容易混淆的近敌,我们才算掌握真正的美德。
现代人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早就超过了古人,但是对于人类情感的思考和体验,我们远没有古人来的精致和深刻。
佛学里面有四种修行者的美德——慈、悲、喜、舍。
慈是对他人的关爱之心,特指那种对所有人的大爱,它的远敌是恨,很容易分辨,但是它的近敌却不容易辨认——它就是贪,也就是特别的爱,有条件的爱,自私的爱。
无条件的大爱是慈悲,有条件自私的爱,是贪。
悲是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它的远敌——残忍,很容易辨认,但是它的近敌是可怜,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容易分辨。
悲还有一个近敌是绝望,当对别人的痛苦无感,甚至引以为乐是残忍,但是对痛苦太敏感,甚至引起自身的负面情绪,那就是绝望。
可怜和绝望都是悲的近敌,分辨清楚才能做到真正的悲。
喜,是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它的远敌——嫉妒,我们也很容易辨认,就是看到别人快乐,我不快乐,甚至不允许别人快乐。
除非这个快乐的人,是自己的亲友,而喜的近敌,则恰恰是只为自己人感到快乐。
当在你的脑海中,有了我们和他们的区别,你就容易把关注点停留在“我们”上,我们队伍赢了所以我开心,但是对方赢了我就嫉妒,我家孩子拿了世界冠军开心,但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拿了冠军不也是为国争光么?
真正的喜,得有点大人物的大气。
舍,是平和,是非常高级的修养,意味着对世间万物没有了分别心,对世间万物都能平等的接纳,类似于上帝视角。
舍的远敌,自然就是无法和万物分割,因为害怕或者喜欢某些东西而产生焦虑和贪婪。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和万物分割的太彻底,类似于玄幻小说里无情的天道一样,类似于科幻小说里的无情的人工智能算法一样,那就是舍的近敌——冷漠了。
真正的舍,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舍不是既不管好人也不管坏人,而是既帮助好人也挽救坏人。
美德和近敌之间,其实只有微妙的差别,你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思想滑坡。
其实近敌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非常的常见,生活中有各种非常详尽,但是事实上非常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一旦不注意就会跑偏。
比如对用户有用的近敌,是让用户上瘾。取得好业绩的近敌是刷出好业绩等等。
《生活黑客》的作者里吉尔在书中列出了很多近敌关系。
没有优先级的效率是效能的近敌,财富是满足感的近敌,数量上的极少是极简主义的近敌,自我量化是自我知识的近敌,引诱的近敌,工具化的哲学是智慧的近敌。
再比如过分的乐观是希望的近敌,自得感是价值的近敌,没有自由发挥的严格是自控的近敌,不敢与他人靠近是感情独立的近敌,杂乱无章乃至于拖延是创造力的近敌,越过人与人的界限是友善的近敌。
过分的理性主义是智慧的近敌。
不管是美德的修养,还是对事物的认知,只有你真正理清了这个概念的边界,了解了概念的本质之后,才是你对这个事物理解的开始。
有时候电视剧里正派和反派唯一的区别,其实就在于对于那些概念的理解上,一念之差呀。
他们,出发点可能都是想做一个好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