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树下惊魂》是我印象深刻的一部欧洲电影,导演充分展现出何谓「落花水面皆文章」,他从日常生活的事件信手拈来,编成一幕又一幕看似荒诞,实则可能会真实发生的故事,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去讽喻人性失控后的所作所为,是极难想像的夸张,人类骨子里的野蛮天性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放肆狂奔,没人拦得住,终至奔向万劫不复的地狱。
《树下惊魂》的开场,想忘都难,用犀利的手法攫取观众的目光,同时为本片奠定黑色幽默的基调,一名男子阿特利与妻子艾格妮丝感情渐淡,没了爱情的火花,于是打开电影d槽回味他与以前床伴的性爱影片,边看边自渎,当场被妻子抓到,判定他出轨,尽管他辩解说影片是婚前拍的,仍无法避免被赶出家门的下场。因此,阿特利只好回老家与双亲同住,无端被卷入双亲与邻居争执的事由;剧本高竿之处在于,运用这个开场的争执,为后续发展埋下非常重要的伏笔,不过可惜的是,吵架之后,阿特利与妻子艾格妮丝这条感情支线,就显得平淡,不影响主线剧情。
本片重头戏在于阿特利的双亲与邻居康拉德的争执,原先只是康拉德的女伴艾比希望可以修剪庭院大树的树叶,方便她做日光浴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偏偏艾比颇有姿色,且非常会享受生活,惹得阿特利的母亲妒火中烧,反对修剪树荫,双方后来又因车胎被戳破而结怨,自此,争端就开始扩大了。阿特利的母亲除了嫉妒之外,又将自己的猫走失归咎于邻居,怀疑是对方把猫偷走,目的就要让她伤心难过,于是这位猫奴为了还击,做了天理难容之事,用羊骨诱骗艾比的狗送去安乐死,安乐死还不是最扯的,她竟然要回狗的尸体,做成标本放在邻居家门口示威,这招真的很绝,真不知会给对方留下多广的心理阴影面积?
我实在不敢想像,内心要有多变态,才能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这比古代斩首示众更加变态!这场纷争中,邻居犯下的错就是太过理直气壮,缺少沟通的诚意,才让阿特利的母亲有机会把事情闹大。而阿特利的父亲太过怯懦,明知道始作俑者是自己老婆,却不敢纠正她的行径,总是以练合唱作为逃避手段,直到最后间接害死儿子阿特利,遂将怒气发泄在邻居身上,拼到鱼死网 破。阿特利的母亲妒火,导致了三人和一犬死亡,一人住院的惨况,证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证明了何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树下惊魂》只到这里结束,只是一部不落俗套的惊悚片,但既然本片是入选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冰岛代表,势必有过人之处。最后一幕的杀伤力更甚于开场,失踪的猫自己走回来了……,那些死去的人或狗,全都是阿特利的母亲妒火下的牺牲品,这尾劲很强,也很讽刺,让本片从惊悚片脱胎成为黑色幽默的电影。
不得不说,以喜剧片来论,本片是相当成功的,确实有本事能让观众的嘴角上扬,可悲的是,它幽默的来源,出自于真实世界的荒诞,人性原始的野蛮,几乎瓦解了我们对「人性本善」的道德认知,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油然而生,所以《树下惊魂》更像是一部惊悚片,但只是「像」而已,它应该被归类在剧情写实类,因为里面的剧情,即使发生在真实社会中,也不太容易令人感到意外了,该感叹我们处于这样的一个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