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离真相越远越安全
很多人觉得电影越惊心动魄,才越加荡气回肠,所以看到《影子写手》觉得太过平缓甚至太简单。
故事是很简单,“影子写手”像个鬼魂,专替名人写书,没人知道,毫无存在感,在英美似乎是个不错的职业。男主角一直替颠三倒四的摇滚歌手和过气的明星写回忆录,有天,经纪人揽到了一大单生意,为英国卸任首相的回忆录捉刀,报酬是二十五万美元——只要花一个月的时间。
听着非常好的生意,时间短,报酬高,难怪经纪人一个劲劝他接下来。
如果就这样像往常一样,平平常常、按部就班、背着破包完成任务,拿到了报酬,那一切简直太过完美。可命运中总有一些不寻常的事会发生,一个毫无经验的政治小白,想要分清神与鬼,善良与罪恶,大都是两眼一抹黑。
偏偏这个没有名字的悲剧主角,不是只顾着码字赚钱瞎混日子的人,正义感爆棚,执著于真相,即使刚接手就迎来飞来霉事,也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接下去就开始挖掘那不该挖掘的东西。
观众看着他,也如同人群中,那些身边人一样平凡,有我们的骄傲和自卑,也有我们的单纯,善良和勇敢,也少不了懦弱,和我们一样。看着他在那里,在风雨飘摇的海岛上,生活着他的生活,选择着他的选择。
我们还在等着,以为终会就奇迹发生,可故事就那样突然结束了,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也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游戏就结束了,一切都完成了,你有点吃惊,所有的事情却又合情合理,怪只能怪自己,还有那命运中注定的结局。
生命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事组成,那些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与事,总是有一根神秘的暗线连着,随随便便的、却又无比契合地联系在一起,神秘莫测地发生在我们眼前、我们的周围,不可测、不能想。
可是当那一刹那来到时,在伦敦灰蒙蒙的街道边,你就肯定能感觉到那个真相,命运中的真相,真的来了,你心心念念、一意孤求的真相,只有旁观者才清楚,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肆意可以摁灭的事实,而已。
只不过,当你站在英国那阴沉沉的天空下,也会和他一样,当然,也许不一样。
《影子写手》的作者英国人罗伯特·哈里斯,当过编辑记者,曾是英国工党党员,布莱尔的忠实拥趸,因为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对布莱尔深恶痛绝,判定英国参战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个阴谋涉及美国的中央情报局。
出版界一致认为《影子写手》影射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纽约观察者报》的书评说:“这部小说太令人震惊,所以不会是真的。但如果它是真的,那这本书几乎可以回答英国当代史的所有问题。”
故事吸引了名导演波兰斯基,他和哈里斯联合编剧把小说搬上银幕,卸任首相由 007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出演,影子写手伊万·麦克格雷格出演,首相情人由金·卡特拉尔出演。
男主身上,也有导演自己的影子,电影在柏林获银熊奖时,波兰斯基陷入了陈年旧案之中,虽最后重获自由,他对美国的厌恶,对美国政治的鄙视夷,在电影中显而易见。
妄图揭穿真相的人,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各方利益者誓要不顾一切代价埋藏有关秘密的一切。
那些追求惊心动魄情节的人,往往是一帆风顺的人。
而波兰斯基,4岁进了纳粹集中营,得以幸存下来,又经历了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遭谋杀。自己被通缉了30多年,电影刚拍完,就在瑞士被捕,引渡到美国受审。一切似乎真依照电影情节的逻辑发展成灭口行动。
这样的人,人生大起大落,必定云淡风轻,不动声色,淡淡道出一个故事,让人不经意地听到,再不经意想起,猛然才觉察出,那心口的黑洞。
图片为剧照 头条号樱花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