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谈经论政丨社会纵议丨文体娱教丨杂感随笔
用一面看不见的网络旗帜集聚思想大军
本期推荐
舆论审判风行
网红Saya成全了谁的正义之刃?
文 | 黄思琪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14日晚,“网红殴打孕妇”事件当事人Saya发布道歉微博并否认殴打孕妇杨婷,将一个月前的事件推入罗生门,引起舆论哗然。次日,杨婷回应称Saya“前面泼脏水,后面自圆自话,道歉态度让人心寒。”并列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病历、谈话记录、孕检报告对比图等证据。围观群众没有等来事件的反转,不少人开始质疑Saya在为自己洗白。
在笔者看来,Saya有明显过失无可非议,但就此要求她接受一切指控实为不理智之举。一个月前Saya遭受全网谴责,有媒体称这是一次“空前正义”的网络暴力。网络维权的发展让恶行曝光更加普遍,人们却出现塑造“绝对恶人”以供批驳泄愤的倾向。世界并非黑白两立,我们应该警惕在这起个案中出现的普遍舆情现象,即凭借有限的事实,根据标签化认知,受情感左右而非理性判断,认定事件始末并以此进行舆论审判。
在这起事件中,从案发到今日,一共出现三份“事实“陈述。最早是9月9日杨婷发布的控诉,而后是Saya的道歉,最后是杨婷提供的警方调查结果。在案发现场监控视频等客观材料有限时,冲突双方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还原事件经过。因此杨婷在控诉中略去了丈夫与Saya踢打和推搡的经过,称Saya对其进行单方面殴打施暴。后真相时代里,由于获取真相的成本太高,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比起客观事实更有影响力,于是人们凭借杨婷的一面之词,根据孕妇为弱势群体,网红为高收入低素质群体的标签化评断,将事件简化成暴戾而富有攻击性的年轻女性对柔弱且无还击力的孕妇的暴力行为,忽略了事件中首先作出暴力行为的丈夫和劝阻女儿冲动行事的母亲。
在调查事实公布前,残缺但冲击道德底线的真相碎片总能引爆舆论的怒气。怒气激发人们朴素的正义感,构造出一个非黑即白的对立世界,让一方承担全部过失,将个案泛化并循环论证:网红是高收入低素质人群,高人气网红Saya做出了低素质行为,所以网红群体的素质堪忧,应该予以抵制。
在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董婧傅首尔”事件中,舆论同样出现了相似的走向。在董婧单方面发表“傅首尔打人”的控诉状后,由于傅首尔的菜市场泼妇人设和董婧形成了明显的强弱对比,人们纷纷选择对傅首尔及其家人进行各种手段的网络暴力,将董婧的“道歉”也理解为被逼无奈。然而事情在二十天后迎来反转,傅首尔发文还原打骂事件始末,舆论又大呼上当,调转枪头反击董婧。
在一个强权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社会,人们往往会形成“在争端中弱势者必然理亏”的心理暗示,从而化身正义之师对强势者横加鞭挞。但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发达的互联网解放了人们在公共领域的表达权利,也让传统的强弱对立逐渐瓦解。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或许显而易见,但究竟谁是鸡蛋,谁才是石头,却值得人们在执起正义之刃前先思考清楚。诚然,网红Saya并没有将事实扭转,她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饱受舆论谴责,但那些质疑Saya应该受到更严重的刑事处罚的网民,在舆论审判前或许也可结合她的描述和警方调查结果,还原一个更加贴近真实的事件的来龙去脉。
鼓励舆论减少标签化论断、追寻多角度多方面的事实、思考强弱关系的相对性,并不是反对权利被侵害者的勇敢发声,亦不是给予犯下恶行的人逃脱责任的法外之地。而是警示暂时身为旁观者的人们,不要当变成恶龙的杀龙者,反被正义之刃所噬。
文/黄思琪(中国人民大学)
本期编辑:王俞
投稿邮箱:hlj@rednet.cn
<<赛事回顾>>>
-第三届评论之星落幕 湖南师大王艳华夺冠-
-月度之星收官战 郑州大学胡晋瑜夺魁-
-“评论之星”激战正酣 湖南师大王齐拔得头筹-
-“月度之星”揭幕战 浙师大胡梦佳摘冠-
<<回复关键词看往期精彩内容>>
评论大赛︱评论之星︱大学生群︱我要投稿︱评论女神︱评论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红辣椒︱红辣椒评论︱红网评论︱时评之道︱时评︱研讨会︱时评研讨会︱佳作评选︱杂文︱评论员︱评论媛︱女作者︱女评论员︱时评家︱评论家︱杨国炜︱鄢烈山︱曹林︱评委︱佳作︱投稿︱信箱︱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
QQ交流群:136645844投稿邮箱:hlj@red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