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今年,我们赶上了纪录片的好时候。
清白的胖子,被警察以离奇证据送上法庭,终生监禁。“poor people lose. poor people lose all the time.”
——《制造杀人犯》。
安乐死之前,人到底在想什么?“you would like to die on your birthday?”“yes.”
——《如何死亡:西蒙的选择》。
今天,柏林金熊奖也同样拥抱了纪录片。
一面是怡然自得的原住民,一面是拥挤肮脏的难民们,他们都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的小岛兰佩杜萨岛。
——《海上火焰》。
兰佩杜萨岛位于意大利南部,距离西西里海岸120英里。
小镇很小,离意大利的繁华很远,却生活着两种颜色的人。
第一种是白人,意大利人。
塞缪尔已经12岁了,他就在这里出生,长大。
当他还小的时候,也像海边的那些孩子一样喜欢玩一个游戏。他们假装自己有枪,对着大海一通乱射,射的是谁?他们也不知道。
现在,他喜欢跟爷爷一起出海。
坐在爷爷船的甲板上,手里握着最爱的弹弓,感受着海浪拍打船身。
船上来来回回放着一首老歌,名叫《海上火焰》。
于是像他一样的原住民们,就在岛上悠闲的上学、做饭、偶尔钓鱼。
每天清晨,他们都会离开家,去跑步、遛狗。
而离他们家不远的地方,就是难民营。
第二种人,黑人。
他们可能来自利比亚,尼日尔,马里,苏丹以及更南面的非洲。
这座让原住民们平静、安逸生活的小岛,也是这些非洲难民们眼中的天堂。为此他们会乘坐毫无安全保障的私渡船,千里迢迢向兰佩杜萨岛进发。
这里是前往天堂的跳板,上了这座岛,就能享受到意大利完善的医疗制度。而从这里出发,就可以走到法国、德国这些以保障人权、福利制度好而闻名的国家。
为了抵达兰佩杜萨,他们常常趁着夜色,逃过灯塔的搜索。
意大利海军长期驻军在兰佩杜萨附近,他们截下那些船只,要求他们退回非洲。
但是对于那些受伤的、长期营养不良的难民们,他们也只能将其送往兰佩杜萨,再眼睁睁看着他们北上欧洲。
难民问题,是现今欧洲最困扰的问题。
但对于远东的中国来说,难民问题似乎很遥远。要不是那个倒在海边的孩子,我们中的大部分也许不会把问题想得那么严重。
意大利,是难民潮的严重的地区。2015年,共有12万人通过海运抵达意大利属地兰佩杜萨。
在这个小岛上,居住着十几万人,他们好像被肤色天然的分为了两种阵营:白人和黑人;原住民和难民;给予者和接受者。
一座小岛,两方势力。他们如何相处?又如何看待对方?
通过男孩塞缪尔的眼睛,我们好像终于走近了这个岛屿,走近了这个群体。
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着摄像机去岛上住了一整年。
片子里常常没有背景音乐,他从不渲染,只是客观的记录。
人划开海水的声音显得那么静谧。
原住民们骑着小摩托,走在路上。摩托的声音很喜感,画面看起来却很苍凉。
片子还没有资源,也少有人看过。
从这些预告片片段来看,应该是个真实而刺骨的故事。每一帧现实,都会刺痛欧洲,也会刺痛观众们。
正因为如此,金熊奖才选择了他。
2年前,他以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拿下威尼斯金狮奖;今年,他拿下了金熊;下一次,也许就是戛纳金棕榈了。
纪录片好像真的迎来了好时候。国际电影节在承认它们,观众们也在承认它们。
毕竟除了鸡汤、八卦和吐槽,我们还渴望看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