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80年代的辛庄是个穷村子,村里30岁的单身汉黑墩,穿着借来的夹克,戴着大姨的手表,揣了20块见面礼去相亲。
哪知,他太过紧张,暴露了衣服和手表是借来的,女方嫌他穷还爱摆阔,直接把20块钱扔掉走了。
苦闷的黑墩坐在河边发呆,这时,旁边走来一个老瓜农,听说黑墩所在的辛庄土质肥沃,便提出要在村里种植西瓜,他口中的西瓜是新品种,保证能亩产8000多斤,瓜农还称,如果能达到目标,自己每亩抽一成技术费,如果达不到,则赔偿全部损失。
亩产8000斤,这是黑墩想都不敢想的收成,而且就算失败也有瓜农保底,他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接着,瓜农就被带往村里。
辛庄的土地确实肥,但人们只会种麦子和棉花,而这些价格又很低,导致全村的收入一直上不去。
瓜农名叫老丁,曾是铁路工人,五十年代曾因说错话而被打入右派,如今平反后就在各地指导种西瓜。
听了他对西瓜的介绍,一队长算了个账,西瓜现在市价2毛,亩产8000斤就是1600多块,种个两亩,今年就能盖新砖房了。
随后,他就来找村主任商量,但主任是个老迂腐,说种粮食和棉花才是农民的本,西瓜是个什么东西,不能吃不能穿,一泡尿撒完了就没了,不让种。
你不种我们种,反正地是我们自己的,于是一队长二队长召集村民,谁愿意种就签合同,砸了有人赔,赚了也只每亩地抽一成而已。
村民村民不是傻子,至少会算账怎么算自己都不会赔钱,一天下来有五六十户报了名。
因为瓜熟需要半年,那老丁就需要再村里常住,郑寡妇家正好有空房,而且那里还干净,所以老丁被安排住在了郑寡妇家。
种瓜计划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老丁为每户每亩地提供了免费的种子和30斤底肥。这时,主任眼红坐不住了,也加入了种瓜的行列。
老丁的种瓜技术科学,每垄能结几个都了然于心,等出了秧苗,他直接住在了瓜棚,几十亩的瓜田,他每天都要顶着烈日走一遍,一来除草,二来间苗。
瓜田长势喜人,村民们也干劲十足。
这天,主任为了让瓜长得更快,偷偷去地里上尿素,老丁得知连忙赶去阻拦,他告诉大家,现在瓜已经快熟了,再加上尿素,甜度不仅会下降,皮也会变厚。
丢了脸的主任把这事记恨在心。
黑土地没有辜负老丁的辛苦,四个月后,辛庄的瓜田大丰收,每亩少说也有8000斤,村民们别提有多感谢他了,西瓜被拉到城里售卖。
主任家的拖拉机比火箭还快,因为西瓜皮薄肉脆,西瓜遭到了哄抢,别人家的一毛多,他们能卖到两毛多。
辛庄的西瓜从此一炮打响。
一队长家种的最多,这次赚了不少,高兴的他直接在城里买了个沙发床。
而黑墩卖瓜时,也遇到了之前的相亲对象,对方看他卖瓜赚了不少钱,也终于答应同他交往。大家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聚在村口庆祝,纷纷提出明年再多种一些。
这下瓜也卖了,钱也赚了,该轮到老丁抽成了,可这时主任盘了一敲变了卦,按照老丁的抽法,一亩地160块,总共算下来要抽8000多块钱。太多了,不能给他这么多,县委书记都没这工资高。
于是,他马上召集两个队长商量,一队长一听当场红了脸,这不是耍赖吗?人家有技术应该拿,再多也是人家辛苦挣的,而且签了合同白纸黑字,现在反悔,不就输卸磨杀驴嘛。
可主任还是觉得太多了,那地是村民自己的,瓜也是自己地里长的,老丁不过书浑水摸鱼而已,所以这钱,他只该拿一半。
接着,主任又召开了村民大会,开始鼓动其他人,大家都想给自己多挣点,便纷纷同意了主任的决定。
可怜的老丁还蒙在鼓里,正张罗着拿钱给村里买电视,而主任为了让他彻底离开,又组织了一场捉奸戏码。
老丁一直住在郑寡妇家,这晚,两个年轻人被派去捉奸,如果莫须有的罪名坐实,老丁就不得不离开村子。
但老丁和郑寡妇都是本分人,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但这事激怒了老丁和郑寡妇。
郑寡妇拎着两人,在主任家破口大骂,主任缩在房里不肯出来,寡妇直接砸家,惊动了全村人。
事发之后,老丁找到县里主持公道,但工作人员却劝老丁不要剥削人民群众,主任也以此威胁老丁,要是再固执己见,哪天再搞个运动,你就要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
老丁终于明白,什么叫前夫所指,无病而死。罢了,不要了,他彻底死心了,然后直接烧掉了那些合同。
其实,他本来就不准备全要那些钱,他本打算给村里买个电视,然后把所有钱捐给小学,但现在,他一毛钱都不想给了。
老丁离开村子的那天,只有一队长前来送他,其他人都像躲着瘟神一样躲着。
半路,一队长掏出了自己的5%,务必让老丁收下:这钱你得收下,我想让你知道,辛庄,还有一个绝不出卖信用的人。
最终,老丁含泪收下了这些钱。
一年过去,辛庄又恢复了往日的贫穷,种瓜全部失败。这时,他们才想到老丁的好,于是又四处寻找老丁,但此时,老丁早已不知去向。
辛庄也因此成了臭名昭著的失信村。
以上故事来源电影《失信的村庄》,有这样的村主任,辛庄的穷可以理解,以后都穷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