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by/羊不不(微信公号:heibaiyuyan)
他会随时随地睡着,靠着墙,或像块软布摊在沙发上,一脸慈祥,无声无息。一听到打牌声,他会迅速地醒来,上桌,兴奋得手有点抖。太多个夜晚,他都在牌桌上鏖战,输得精光,亲友再也不肯借他一分钱,看他的眼神都是鄙夷的。他奔四了,相亲无数,一桩未遂,在镇上他的赌名远扬,谁敢惹他啊。
当年,他不是这样的。他大谈理想未来,言必称拿破仑,连跑步也背诵着“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他要做大事,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后来他工作了,干着鸡肋般重复的活,一晃十几年。他姓吴,我的高中同学。偶尔,我们几个想借着酒劲骂他,问他为什么,可他总是迅速地醉了,安然入睡。
纳撒尼尔比吴同学还糟,得了精神分裂症,从音乐学院高才生变成流浪汉。要不是记者洛佩兹的报道和帮助,他只是个老是在街头拉琴的怪人。事情似乎更糟,要给这个30年没摸过大提琴的家伙办场独奏音乐会,可最后时刻功亏一篑,洛佩兹提出给他治病,纳撒尼尔却勃然大怒,差点老拳相向。他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朋友,是尊重。
据说《独奏者》涉及深刻的美国种族问题,所用的贝多芬音乐繁复优美,据说它讲述的是友情和亲情,是两个人相遇是多么奇妙的故事,而我却无可救药地、条件反射地想起了吴同学。
我庸俗地解读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城堡,里面住着孤独的王。纳撒尼尔和洛佩兹相遇,神奇的不是他又可以演奏,甚至可能扬名立万,而是他终于可以安静下来,听听自己的王在说什么,打开内心,去接受亲情友情。那个潸然泪下的洛佩兹,何尝不是如此。值得庆幸的,不是自己伟大,拯救了谁,而是终于有勇气和前妻谈谈丧子之痛,谈谈自己糟糕的生活。
吴同学令我遗憾的,不是他没有做大事业,而是他似乎不再理会内心的王,昏天黑地,沉迷牌桌,像场最无奈的逃避,他的字典里还有尊严、责任这些词汇吗?
安德烈问,其实我是个很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很震惊,为什么儿子会这么问。她举了个例子,操场上,一个跑步的人,不会对一个遛狗的人耿耿于怀。平庸是和别人比,可是千山万水走过,最后还是自己,只要自己的内心安适快乐,就够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个站在街头拉琴的纳撒尼尔,并没有那么糟,即使他神经质地紧张,被幻听折磨着。洛佩兹突然醒悟过来,与其火急火燎地拉他去独奏,去证明他有多伟大,不如请来他的姐姐,一起听场音乐会,平静安详,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
我也想对吴同学说,嘿,兄弟,醒醒,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听听万晓利是怎么唱的:“要爬上山顶去看风景/可走到山腰脚已起泡/停下来在溪边喝一口水/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