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离别“哥哥”16载,人间4月又重来。
4月1号的愚人节,本该是个开心恶作剧的日子。
但是却是16年前哥哥终身一跃,离别人间的日子。
从此每到人间4月天,铺天盖地的都是怀念哥哥的文章字词。
很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怀念永远的张国荣。
而我则是重温了哥哥一部早期作品——
《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那时的哥哥带着些许婴儿肥,青涩的脸庞好似嫩得掐出水来。生得如此好看,让人不忍心去看他之后的人生走向。
《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是哥哥和编剧李碧华初次合作。
有人说:张国荣就是李碧华的最佳代言人。
初次的合作他就被李碧华认定为御用男主。
后来才有了《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和《胭脂扣》的十二少。

《我家的女人》于1980年上映,这部电影开创了历史剧的先河,同时也拿下了豆瓣8.6的好成绩。
除此之外,该片还获得第16届芝加哥国际电影金奖和第一届英联邦电影电视银奖。
哥哥也多次提及这部电影,现在就让我们重温一遍吧!

这部戏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00年清末至四十年代的香港乡村里。
讲述了从省内读书回来的乡绅黄二少爷(张国荣饰演),和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小妈——美好(陈毓娟饰演),产生了爱慕关系的故事。
在民初封建礼教的男女关系,让人忍不住好奇二少爷和美好的故事究竟如何发展?电影开头二胡拉响悲惨的《二泉映月》乐曲,让观众不由得心里一紧,电影的故事又是否如这乐曲般凄凉悲苦?
大好河山宁静的镜头,随着二少从省城回来,镜头里的场景开始变得喧闹起来。

二少家里是乡里有钱的财主家庭。父亲黄老爷有着三妻四妾,母亲是家里的大奶奶。
拜山时,家仆发现黄老爷的小妾不见了,原来在前一天晚上已经和别的男人私奔了。这个消息让黄老爷犹如五雷轰顶病倒了。
黄家为了不被村里人笑话,决定从新迎娶一位小妾。
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教说是迎娶,倒不如说是花钱买来的。
在媒婆和大哥威逼利诱下,美好为了能让大哥有钱娶媳妇,只能无奈的嫁给了已一脚踏入黄土的黄老爷。
进门的第一天,黄老爷的大房给了美好一个下马威,送了一支钗子,说她做大的,美好只能永远做小的,要一辈子钗住美好。

女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特别是穷苦人家的女人只能被封建思想压制、折磨、控制。
美好在黄家被下人使唤干粗活,连大少爷家奶奶的东西丢失都会被冤枉是她偷的。
可是至始至终,美好却选择逆来顺受。
因为无法改变环境,只能慢慢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真正让美好人生变成悲剧的,是和二少爷未开始就结束的情愫。
二少爷和美好的初次见面,是在戏台的茶馆。
那时美好还是一位卖茶妹,她卖茶时和客人的灵动活波笑容,就像一只白灵鸟一样把二少吸引住了。

美好在卖茶时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头子,他说美好命中带桃花,要收敛些才好。
二少在一旁听了笑而不语,谁知算命老头子的话,为美好的悲惨人生埋下了伏笔。
被逼无奈的美好嫁入黄家后,每天面如死灰的表情,和卖茶时期灵动的神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黄家,能让美好心里感觉温暖的只有二少。
因为在当时继子和小妈谈情说爱是要被五雷轰顶的。所以,美好只能把这个秘密永远埋藏在心底。
美好看到二少爷的字,忍不住羡慕起来。
二少爷答应美好,会教美好写名字。
随着时间的相处,二少爷和美好的互动越来越多,教写字,谈心,为美好买喜欢的公仔……渐渐的二人心里的悸动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被冲击着。
但是这仅仅是不温不火的悸动冲击,并没有把美好和二少的封建思想冲破。

黄老爷寿宴上,美好穿上二少为她选择的大红布定制的衣裳。这惹来了大奶奶的嫉妒,当着下人面对美好又打又骂。
这一次让美好跌入绝望,感觉自己在黄家连下人都不如,寿宴上的热闹,唱戏的喧嚣。让美好认命的坐在门前哭了起来。
肝肠寸断的哭声和大厅里唱戏的声音鲜明对比,让人听了忍不住心酸难过。
二少或许是出于同情,怜悯,内疚,理解以及朦胧的爱,把肩膀给了美好。
二人相拥,由近到远的镜头代表着高昂到低沉、压抑已久的且无处安放的情绪。
相拥并不是美好生活的开始,而是悲剧的开始。
被打更人发现奸情,二少想过带着美好远走高飞,但是最后还是双双被抓,美好为了让二少爷活下来,主动承认是自己勾引二少爷。

二少爷虽然伤心,但是却没有勇气抵抗命运的魔爪,选择了沉默。
美好被浸猪笼的场景,暗示了二少爷即使饱读诗书,在封建社会的礼教下也无可奈何。
从美好身上看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巩俐饰演)的影子。

颂莲有着和美好一样被继母嫁给有钱的老头子当小老婆的经历,结局和美好一样的凄惨,最后被封建斗争,把女人当玩物的时代逼疯了。
颂莲和美好不一样的经历是:颂莲上过大学。只是书上的知识依然没有让颂莲冲破愚昧封建的思想。
鲁迅说:这是个吃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女人都是人血馒头,喂养着这病态社会的男人们。
这是一幕以金钱、以权势、以传统制度,蹂躏女人的悲剧。

二少爷不愿与封建思想同流合污,也没有勇气冲出去,只是挣扎游离在围墙内,就这样给美好编织了猪笼。
山河虽好,却会吃人。这部片子不止讲述二少家里和美好的故事。更是在隐喻着封建思想的恶毒和世人的冷漠。
电影前面二少“以为世界改变,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的旁白,概括了整个电影。
即使省城的人思想有些改变,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封建的时代。
《岁月山河之我家的女人》民国时期的环境还原度,还有农村风俗的考究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让人观后留有余味。

哥哥——张国荣演二少时才22岁,虽然对二少的人物青涩带着稚气,但是却拿捏得让人很难忘。
哥哥原本也是大家庭出身,父亲也是有两个侍妾,算是本色出演二少的角色。
哥哥在采访中说过:当初父亲最疼他这个小儿子,自己成绩不好还能被送到英国留学,姐姐成绩好还得靠自己半工半读。
家里重男轻女的观念和电影里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样的。

哥哥对《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里二少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艺术气质的初现端倪,也因这部电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
至始至终依然记得哥哥生前所说的:在别人的故事里,赔上自己的感动
我想“感同身受”才是哥哥好几次提起想重拍《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的原因,也是让哥哥对此电影深以为荣,恋恋难忘的理由吧。
作者简介:醒醒,老猫团队核心作者,宁愿醒着负痛成长,也不做装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