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动漫杂谈】关于“嘴遁”:
最近《进击的巨人》漫画逐渐接近尾声,讨论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大家对137话中吉克和阿尔敏的对谈还算可以接受,但普遍不想看到以“讲道理”或者“说服艾伦”的方式,作为整个故事结局。靠语言化解矛盾,是很多作品的常见情节,容易让人感到不耐烦甚至产生反感。今天我想简单说说这个话题,为什么“嘴遁”不容易被接受?
“人与人是不能相互理解的”,很多年前《eva》就讲述过这个道理,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看到一个角色说服另一个角色时,总会心生疑虑,语言真的能起作用吗?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会受到脑内既存认知图景的影响。有限的信息构建的关于世界的连续、有序的图景,也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加快了我们对于陌生事物的认知效率;也作为一种防御手段,维护着每个人对于世界运行方式的心理预期。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很难接受与自己的理念相悖的观点,尤其是在这种观点没法验证其正确性的时候。
指望为某个计划穷其一生的大反派,像中了柯南的处刑曲一样,被一通嘴炮“破防”跪在地上忏悔,这是不现实的。嘴炮成立的条件极为苛刻,要么就是用压倒性的证据来说明主角观点的优越性,要么就是站在反派的角度用他的价值体系来说服他。在正式进入这个阶段之前,依旧需要用武力或者是法律这样的强制力量,来争取到面对面交谈的立场。
另外,即使是主角满嘴大道理,且的确足够说服对方,那也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好看”的需求。
很多观众反感文戏,可能是因为动画演出不走心,频繁的镜头正反打,让视觉一直接受重复的信息,是很挑战观众耐性的。不过也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作品,比如《终物语》对话占了绝大多数篇幅,也不会让人感觉乏味,人物动作和背景添加的大量“信息杂质”,让观众可以一直保持全神贯注。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