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84年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高尔夫球正式进入我国。从第一家高尔夫球场开业至今,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高尔夫球成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和我国职业高球手频频取得优异成绩以后,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高尔夫产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爱好高尔夫运动的人逐年增加,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球场满足人们的要求。
然而,我国现有的标准高尔夫球场绝大部分是采用会员制或半会员制,入会的资格限制和高昂的收费价格,把普通大众阻挡在了高尔夫球运动的“高墙”之外,严重阻碍了高尔夫运动大众化的发展。当前标准高尔夫球场过分追求规模化发展,球场的土地占用问题已成为了当今高尔夫产业最主要的问题。而具备占地面积小、地理限制因素少、价格便宜及交通便利等先天优势特点的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出现,既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又在普通大众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因此,未来高尔夫球场发展过程中,发展小型高尔夫球场必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迷你高尔夫球场也为高尔夫球大众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迷你高尔夫球场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定义和分类都有一定的争议。世界迷你高尔夫运动联合会(wmf, worldminigolfsport federation)认为:迷你高尔夫球场是指占地面积较小,相对标准高尔夫球场规模来说是一个“微缩”版型球场,但对球场的建造规格、球洞数目、洞区的形状、材料选择都有严格标准。欧洲国家和wmf认同一致,认为能达到严格标准规定,适合举行比赛并且全场只能用推杆的球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迷你高尔夫球场。
而美国却持有不同意见,认为除了标准的18洞或18洞以上的球场(即一个标准18洞球场应由不同数量的3杆洞,4杆洞和5杆洞组成,标准总杆应在66-73杆之间,球道总长度应不少于5600码)外,其他的非标准球场都叫迷你高尔夫球场,包括室内室外的各种非标准球场。
国内一直对迷你高尔夫球场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文献报道中对其描述都比较模糊,但根据相关学者的介绍、大众日常叫法和理解及我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制定的标准,国内认知与美国基本一致。因此,参考美国golf20/20于2002年3月通过的对标准高尔夫球场的定义和我国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制定的标准(非标准高尔夫球场为按照国家规定,未达到标准体育场地要求,但又可供长期体育活动健身使用,较为固定的室内外体育场地)概括出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定义。即迷你高尔夫球场是指少于18洞或18洞球场但标准总杆数低于66杆,球道总长度小于5200码的非标准高尔夫球场。其中,迷你9洞球场球道总长度应小于2600码,标准总杆数低于33杆。
2国外迷你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2.1迷你高尔夫运动的起源
对于迷你高尔夫的起源,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各种不同的起源说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主要有美国起源说、瑞典起源说,墨西哥起源说和英国起源说等4种说法(表1)。
美国起源说
1916年,美国人james barber在他的北卡莱罗纳州松林球场的庄园里建立了第一个迷你高尔夫球场,命名为“thistle du”。美国第一个申请有关迷你高尔夫运动专利的人是garnet carter,他于1927年,在田纳西州的观景台建立了自己的迷你高尔夫球场,以吸引游客到他经营的酒店住宿。
墨西哥起源说
1922年,居住墨西哥的英国人thomas mcculloch fairborn建立了一家小型高尔夫球场,球场表面是用碾碎的棉籽壳和油混合制成并染成绿色,铺设在砂土地基之上。fairborn将他制作球场表面的这种廉价制造方法申请了专利并创立了一家名为“miniature golf courses of america inc.”的公司。
英国起源说
英国最早的记载是在1912年6月8日版的伦敦新闻画报,它引入了一个叫gofstacle的迷你高尔夫球场。但也有报道称1920年,英国出现第一家迷你高尔夫球场。
瑞典起源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人harald sjolund建立了瑞典第一家迷你高尔夫球场,并把这项练习推杆技术的运动正式为其命名为迷你高尔夫运动。
中国最早引进的迷你高尔夫球场是欧洲比赛型球场,仅有的几篇介绍迷你高尔夫运动的文献也都是采用瑞典起源说。但随着九十年代欧洲比赛型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衰退,目前国内迷你高尔夫球场类型主要是以美国娱乐型迷你高尔夫球场为主。
2.2欧洲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发展现状
欧洲迷你高尔夫球场一直保持着诞生时的简单朴素风格,所有障碍的设置都是为提高高尔夫球员的推杆技术,着重于提高障碍难度来达到训练目的,而在造型变化上变动得较少。球场在球洞数目,球洞区的尺寸、结构、构建材料以及发球区,进洞区和球道等都有统一的规定。这些统一的建造标准,有利于举行迷你高尔夫运动的比赛,日渐形成为迷你高尔夫球场最主要的一类球场,简称欧洲比赛型球场。
欧洲比赛型球场包括四种类型,分别为:concrete (beton)、 miniature golf (eternit)、 felt golf(swedish felt) and mini golf open standard (mos)(见表2)。其中第一、二种为德式球场,第三种为瑞典式球场,最后一种美式球场在美国与英国较为流行并认可。前三种为制式球道,所用的球与球杆同真正意义上的高尔夫球与球杆有一定的区别,后一种美式球场用与标准高尔夫球场的用球与高球杆一致,但这四种球场的球杆都只能用推杆。
德式小微型球场
(miniature golf)
化纤、水泥
600-800 m2
最常见的迷你球场,分布在德国,瑞典。打球者不能站在球场击球。
瑞典式毛毡球场
(felt golf)
毛毡
比miniature golf球道长,面积通常在1000-1500 m2
常见类型球场,分布在欧洲。打球者能站在球场表面击球,但避免行走。
德式混凝土球场
(concrete)
表面:混凝土
边框:钢
面积比上面两类球场更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瑞士人建造,常见于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
新型迷你球场
(minigolf open standard)
人工草坪
面积不定,标准相对开放
2007年wmf为提高自身地位和推广迷你高尔夫运动,新通过的一类新型球场。
欧洲迷你高尔夫球场从兴起到发展,推广得相当迅速,很快成为欧洲人喜爱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其中,又以德国和瑞典发展最为迅速。据统计,目前仅德国就拥有4000多个迷你高尔夫球场。但是,经过wmf认证能举行比赛的球场所占比例极小。据wmf统计,截止2013年4月30日,经过认证的迷你高尔夫球场以德国为首,有301家,美国通过认证的只有5家(表3)。
主要国家通过wmf认证的迷你高尔夫球场数量
德国 301
奥地利 74
瑞典 49
美国 6
中国 2
日本 2
韩国 0
(数据来源:wmf2013年统计资料)
2.3美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发展现状
美国迷你高尔夫运动自1916年诞生以来,到 1927年garnet carter为自己创造的迷你高尔夫运动游戏申请了专利,十年间迅速发展起来,球场达到了5万家。经历这样的风靡高潮后,自1931年美国迷你高尔夫运动开始走向低迷,迷你高尔夫球场甚至销声匿迹。经过20年的调整,直到1953年,由ralph lomma改良后的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出现,开启了美国迷你高尔夫运动再次高速发展。球场表面材质的选择突破了以往的棉籽壳,新的化学加工材料得以应用,球场规格和类型开始不断推陈出新,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与此同时,美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类型也开始多元化发展。除了wmf认证的mos类型球场外,天然草坪的迷你球场也开始重新出现,三杆洞球场、非标准9洞球场、社区高尔夫球场成为美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主要组成类型。球场表面的材质除了mos类型球场采用wmf规定的人工草坪材质外,其他类型的迷你高尔夫球场都是以天然草坪非标准高尔夫球场为主。球场用球和高尔夫球杆与标准高尔夫球场一致。除了mos类型球场只能用推杆外,其他类型球场则根据球场规模和设计标准,球杆根据需要自由选定。
据统计,目前美国至少拥有4800多家正式营业的室外天然草坪迷你高尔夫球场,其中不包括私人别墅庭院修建的小型推杆球场和仅供企业内部使用球场。除极少数球场(如奥古斯塔三杆洞球场)采用纯会员制外,其余9洞球场、三杆洞球场及社区高尔夫球场几乎都是公众球场,收费价格一般为5-7美元,最贵也不会超过15美元。
2.4韩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发展
亚洲正式迷你高尔夫运动起源明显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亚洲国家的高尔夫球场最早却都是以迷你(小型)高尔夫球场的形式出现。根据《朝鲜高尔夫小史》记载,一家6洞球场的建立,正式开启了韩国高尔夫运动(孙庆硕,2008)。而直到1953年,韩国第一家标准球场君子里高尔夫球场才正式建成,韩国标准高尔夫球场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虽然韩国高尔夫球场最开始是以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形式出现,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发达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更多的球场都是以标准球场的形式出现,也出现了过分追求球场面积和配套设施的奢华风潮。随着韩国职业高球手梁容银、朴世莉的优异表现,在韩国掀起了一阵高尔夫运动学习热潮,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高尔夫行列之中来。有限的球场和高昂的价格,越来越不能满足打球人员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韩国政府规定,兴建的标准球场必须附带公众简易球场或小型高尔夫球场。为满足大众打球的需要,政府鼓励多建小型高尔夫球场和独立练习场,以推动和普及高尔夫运动大众化的发展。
3我国迷你高尔夫球场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我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起源
我国最早出现的小型高尔夫球场是1906年辽宁丹东的一家9洞球场,但最早有关迷你高尔夫的文字记载是出自上海档案馆内收藏的审批迷你高尔夫球场的文件。该球场为1928年的上海逸园微型高尔夫,占地78亩,位于亚尔倍路(今陕西南路),由法国人集资修建以满足自己休闲娱乐需要。
中国的高尔夫球场虽然最早也是以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形式出现,但真正迷你高尔夫运动的出现,却比现代高尔夫球进入我国晚得多。据陈世材《迷你高尔夫运动》的记载,1992年由美国现代迷你高尔夫之父所创办的洛马(lomma)公司的迷你高尔夫设备引进到中国,标志着我国迷你高尔夫运动的正式起源。
3.2我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迷你高尔夫球场最开始都是以wmf的规定为参照,球场类型几乎都是欧洲比赛型球场,以人工草坪为主,球场建造规格统一,球洞数量、洞区材质都按统一规定建造,选址主要以室内和公园为主。如中国第一家迷你高尔夫球场—北京陶然亭迷你高尔夫球场,就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的欧洲比赛型球场。但真正通过wmf认证的比赛型球场,国内迄今为止只有两家,均兴建于2007年,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湖滨路红塔体育馆。
由于球场风格统一,玩法单一,球场管理缺陷及宣传不到位等情况,这样的欧洲比赛型球场很快陷入困境,因为财务问题而纷纷倒闭(表4)。据成都迷你高尔夫协会会长郑海林介绍,目前中国大部分欧洲比赛型球场都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能靠自身经营维持运营的球场仅有成都南湖迷你高尔夫球场一家。这类欧洲比赛型迷你高尔夫球场经营较惨淡,大众接受程度也低,推广遇到极大困难。
中国典型欧洲比赛型球场概况
1 北京陶然亭迷你球场
1999年
中国第一家迷你高尔夫球场,因业绩惨淡于2005年关闭。
2 杭州j-c fun mini golf室内迷你球场
2010年
中国首家外籍经营的室内迷你高尔夫球场,因业绩惨淡于2011年关闭。
3 昆明红塔体育馆室内迷你球场
2007年
中国经过wmf认证的比赛型球场之一,于2013年关闭。
4 昆明滇池国家体育馆迷你高尔夫球场
2007年
中国经过wmf认证的比赛型球场之一,于2013年关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众多高球专家和学者的努力引荐,广义的美国娱乐型迷你高尔夫运动逐渐传入中国。经过沉寂后复苏的迷你高尔夫球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无论是球场类型还是开发模式,都呈现了多元化发展。室外天然草坪迷你高尔夫球场成为满足大众打球的一个主要场所,球场的类型和数量都开始了蓬勃发展。在球场类型上主要有三杆洞球、小九洞球场、小型球场以及社区公园类球场等,因地制宜,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陆续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存在较多且经营良好的迷你高尔夫球场也是以美国娱乐型迷你球场为主。
我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开发模式主要是企业主导型,投资主体以私有经济为主(表5)。大部分迷你高尔夫球场是由政府出地,租给企业,由企业修建,自主独立经营管理。企业主导的一种形式是作为房地产的配套设施出现,企业为提升房地产品牌价值而修建。另一形式是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作为公司员工内部锻炼场地形式出现。室外天然草坪迷你球场的开发形式渐渐形成了两种主要模式:一种为独立练习场+迷你高尔夫球场模式,如北京朝阳高尔夫俱乐部等;另一种为标准高尔夫球场+迷你高尔夫球场模式,如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张连伟球场等。
迷你高尔夫球场经营方式分为对外和不对外两种。对外经营的迷你高尔夫球场根据开发模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迷你高尔夫球场第一种模式“独立练习场+迷你高尔夫球场”一般是公众高尔夫球场,不招收终身会员,大部分是采取出售年卡和球票的经营方式,年卡会员和散客同时接待,对购买年卡和球票的会员,享受球场所提供的更多优惠活动。但也有极少的球场采取半会员制经营,会员和散客同时接待,购买会籍后可成为该球场的终身会员,如北京朝阳广济堂高尔夫俱乐部。第二种“标准高尔夫球场+迷你高尔夫球场”模式,它的经营方式一般和标准高尔夫球场一致,如标准高尔夫球场是纯会员制的话,所在的迷你高尔夫球场也采取相对应的会员制度。唯一不同的就是其所属的迷你高尔夫球场在节假日或主要比赛活动日中,它更多的会以公益节目的形式提供给普通大众体验打球。
3.3我国迷你高尔夫球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迷你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一直没有像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也没有像高尔夫运动稳健开展起来,这里面存在了诸多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3.3.1政策因素
国家对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政策限制,阻碍了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发展。迷你高尔夫运动本身属于大众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和标准高尔夫球场相比,没有过高的入会费,没有高昂的打球价格支撑,却一样承担着20%的娱乐税费。过高的税费,加重了球场的财务负担,影响球场正常运转。政策不支持,再加经济运营负担重,严重影响了迷你高尔夫球场持续发展。
3.3.2传统文化因素影响
一直以来高尔夫运动过高的入会门槛和高昂的打球价格,被打上了“贵族”运动的标签,和普通民众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长期以来的“误会”和“不了解”,误认为迷你高尔夫球场的打球价格和标准高尔夫球场一样高昂,经济承担能力问题斩断了去尝试打球的念头。这样的误解,失去了大众参与的来源。
3.3.3与标准高尔夫球球场的竞争冲突
标准高尔夫球场的会员和高尔夫球爱好者大部分都是社会的上层人士,他们对球场建造的标准和服务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迷你高尔夫球场作为一个简易小型球场,低廉的价格和简朴的配套设施,让传统高尔夫球消费者产生一种掉身价的感觉,失去了标准高尔夫球场的那种殊荣感。迷你高尔夫球场对传统高尔夫球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如标准高尔夫球场。
3.3.4经济因素
虽然中国的经济在最近几年有着高速的发展,国民收入有着巨大的提高。但即使是最简易的迷你高尔夫球场,年卡费用一般都在一万左右,教练费更是达到600-1000元/小时,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一小时的锻炼成本还是相对较高。
3.3.5管理宣传不到位
迷你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简易球场,打球价格已趋于平民化,宣传不到位让人们误认为打迷你高尔夫球和标准高尔夫球一样门槛高,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参与来源。经营管理方面,俱乐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和管理理念意识不够高。专业的管理人员的缺乏,对球场草坪的养护不如标准高尔夫球场,服务意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球场的长期健康可发展。
3.4合理发展我国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建议
3.4.1加强产业规范
国家对高尔夫产业的归属一直定位不明确。高尔夫球场的土地使用由国土部门审批,高尔夫球运动管理归体育部门,但高尔夫球场却按照娱乐业标准来征税。迷你高尔夫运动源于高尔夫,属于高尔夫运动的初级阶段,但由于自身的优点非常利于高尔夫运动的普及,也是大众运动休闲锻炼的首选,国家应该尽快把迷你高尔夫从娱乐业中划分出来,回归其体育运动的本质。
3.4.2增强政府支持力度
随着高尔夫球重返奥运赛场,关于高尔夫球大众化发展又重新提上了日程。国家小球中心主任张小宁多次强调,对高尔夫运动要“正确定位,回归本质,树立正面形象。”这些语言形式上的支持,似乎看到了高尔夫球解禁的一丝曙光。可真正要让高尔夫球大众化,大力发展迷你高尔夫球场,兴建小型球场是唯一途径,必须增加政府对迷你高尔夫球场的投入,普及迷你高尔夫运动,才能为高尔夫运动大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对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实质性的支持:
(1)在球场兴建审批上:要想迷你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国家应该在审批迷你高尔夫球场时给予一定的政策照顾,把迷你高尔夫球场从标准高尔夫球场中划分出来,按照新建体育场馆或绿色公园的程序来审批。
(2)在税收上:政府应当对高尔夫球场进行分类管理,将会员制高尔夫球场、公众球场和迷你高尔夫球场在政策上加以区别对待。国家对高尔夫球场的征税可采取分级征税制度,迷你高尔夫球场,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税率应该低于会员制标准高尔夫球场。应该把迷你高尔夫运动从娱乐业划分到体育项目中去,执行体育项目3%的税收政策。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土地税国家也应该给予一定优惠,对公众的迷你高尔夫球场国家应该按情况给予免税或其他补贴政策。只有减少了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运营成本,打球的价格才会下降,真正做到恩惠于民。国家对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实质性支持,才会让迷你高尔夫球场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才能让迷你高尔夫运动真正成为全民大众化运动。
3.4.3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迷你高尔夫球场应该吸取国外成熟的开发经营模式,应彻底打破传统高尔夫球场的单一经营方式,走上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1)投资主体上,现有的迷你高尔夫球场大部分都是由企业或单位开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型主导模式。要使迷你高尔夫运动真正走向大众化,成为一项普及的休闲娱乐活动,未来的球场开发应该以政府主导修建为主其他方式为辅。政府应在社区或公园多修建公众迷你高尔夫球场,鼓励大型企业或单位在修建体育馆,配套体育锻炼设施时,把迷你高尔夫球场纳入其中,丰富职工的休闲锻炼方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应鼓励兴建迷你球场,做到真正普及高尔夫运动从青少年抓起。只有这样采取多种途径发展,才能让广泛的群众参与进来,才能真正的让迷你高尔夫运动走向大众化。
(2)开发模式上,除了现有的两种球场类型“标准高尔夫球场+迷你球场类型”和“练习场+迷你高尔夫球场类型”外,在未来迷你高尔夫大众化发展的路上,可以出现更多社区高尔夫球场或公园迷你高尔夫球场等不同类型的球场,球洞数目上也应不拘于小9洞球场为主,球洞数目可以因地制宜,以达到打球练球目的即可。
3.4.4扩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定位误区
我国对高尔夫球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在我国,高尔夫运动一直以来都被定位于贵族运动,严重脱离了群众,社会参与度极低,造成了社会认知的偏差。受高尔夫贵族运动的传统观念影响,对迷你高尔夫运动存在着很大的理解误区。
在宣传方面,政府应该做出主要引导,支持发展迷你高尔夫球场,鼓励大家参与到迷你高尔夫运动这项有趣的休闲锻炼的体育活动中来。相关媒体应该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公众从以往“贵族运动”观念的误区中矫正过来,普及迷你高尔夫运动的知识,增强对迷你高尔夫球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迷你高尔夫球场自身也应该多做广告宣传,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迷你高尔夫运动,争取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
4结论
迷你高尔夫球场最初是欧洲各国的高尔夫球爱好者为提高推杆成绩而修建,而美国修建迷你高尔夫球场的目的却更加多元化,这就造成了两种不同概念的迷你高尔夫球场,所涵盖的球场类型范围也有所不同。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迷你高尔夫球场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欧洲比赛型过渡到美国娱乐型为主的发展过程,取得一定的收效,但未来的路更漫长。要使迷你高尔夫球场长期健康的发展下去,需要政府、社会、球场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打球需求,才能真正的作为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邓香洁,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硕士生
宋桂龙,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副教授,中高协场地委员会常务理事